财富 农业
首页 > 农业 > 资讯 > 正文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穿过乡村泥泞,奔向振兴希望——李小云教授团队扎根云南乡村振兴实录

2023-11-03 来源:中国财富网 作者:0

李小云教授团队在河边村合影

有一支这样的团队,他们耕耘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持续扎根在彩云之南,这就是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李小云和他的乡村建设团队。

“屋上残瓦断片,脚下粘着泥泞。铺上一块红砖,生命从这启程!”继2015年李小云教授带领团队在勐腊县河边村展开脱贫攻坚与乡村建设实践研究以来,到2021年从脱贫攻坚第一线转向乡村振兴第一线,近十年来一大批老师学生不断踏上乡村振兴前沿,为当地建设运营出谋划策。其中有带着幼子驻守版纳河边村的宋海燕老师,也有不计较得失,常年奔波在外、扎根乡土的侯玉峰老师,还有十年如一日投身乡村公益事业的董强老师,以及在中缅边境的临沧工作的徐进老师,挂职昆明放下家庭驻扎花巷雁塔的唐丽霞老师,奔波于昭通三村的张传红老师,在临沧萝卜山驻点的廖兰老师,更有此外还有武晋老师统筹全局,齐顾波老师身患眼疾依然在福安村坚持工作,陆继霞老师年复一年的派驻研究生支持万溪冲的乡村发展工作。

海燕南飞,情驻河边

2018年2月7日,云南昭通大雪封路,宋海燕老师带着3岁半的旺宝正滞留在这个城市。两天前,她刚刚结束河边村的扶贫工作,准备回4700余公里外的哈尔滨老家过年。一路上,遭遇大雾、阴雨、雨夹雪等天气,开车开了两天还没离开云南。从2017年3月至今,宋海燕每年都会坚持在河边村驻扎一段时间,儿子旺宝从两岁半一直到上小学在河边村度过了他丰富多彩的童年。“村里孩子的教育条件非常有限,看着这些孩子到了该学知识的年龄而没有人管,心里就特别想为他们做点什么”。近两年伴随着河边村的文旅业态逐步走入正轨,宋海燕母子的驻村时间才缩短了一些。她说,“我是亲眼看着河边村一点一点地变了模样。在这里,我还有很多同事和老师和当地瑶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图名不唯利,大家都在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道路上尽一份力”。

宋海燕和她的儿子旺宝在河边村

峰回路转,投身乡建

2020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关头,侯玉峰老师离开资环学院副院长的行政岗位,投身乡村振兴一线,成为李小云教授乡村建设团队的先锋队员。在工作中,他从不计较个人名利,不怕条件艰苦,不在乡村,就在去乡村的路上。云南曲靖、昭通、怒江、临沧等20多个实验村都留下了侯老师的深深足迹。在积极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侯老师持续扎根在七彩云南,奔赴在各个乡村实验点,将新时期的乡村建设理念播撒在西南大地。在疫情肆虐的2022年,侯老师驻留乡村长达189天,行程几十万公里。为了各村的规划设计、业态建设、运营模式、增收机制费尽心血,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每每到一个村子,提起侯玉峰老师,地方干部都说:“侯老师提出的建议切实可行,符合我们的现实情况,很接地气”。农民群众说:“不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农户院落,侯老师随时都会和我们讨论乡村的发展,他提出很多实用的想法,都说到我们心里去了”。在三区三州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他在中缅边境的古炭河自然村,驻扎一线前后达105天,与当地干部一起共建了怒江古炭河乡村振兴实验示范村,打造了怒江州的“五个第一”,实现了“三个激活”,怒江州的工作得到了云南省省长王予波同志的重要批示。“我投入乡村振兴事业,选择了一条康庄大道”,侯玉峰老师说。

公益探索,强农有我

从西双版纳的河边村到昆明宜良的麦地冲,董强老师跟随李小云老师参与到了乡村建设的一线工作中。乡村建设的工作体会就是要事无巨细地跟农民和基层政府一起谋划和落实每项工作。这样的工作无疑是非常辛苦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找到了工作乐趣和收获。李小云老师为了推动河边村的工作,发起成立了公益组织小云助贫中心。董强老师基于自己的公益研究基础,将小云助贫中心作为公益实践的平台,实现了研究和实践的相互促进。通过参与多个村庄的建设,直接进入到与基层政府和农民的互动场景,从而对于基层治理、乡村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产生了对学术的反哺性。

徐徐而进,久久为功

初次在村里见到徐进老师时,真没看出来她是农大的老师。经常奔走于团队在云南各地的实验村,她的脸似乎吸收了太多的紫外线,红里透着黑,她戏称自己是“正宗云南佤族”。早在2015年,长期从事国际扶贫交流合作工作的徐进老师在河边村跟着李小云教授参与贫困户评定工作时,了解到瑶族群众的生活情况,就萌生了要为村里做点事的想法。成为李小云教授团队的核心成员后,她也投入到团队在河边村、昆明等地的扶贫和乡村振兴实验工作中。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与云南省镇康县联合启动帮东和小落水村的边境小康村实验示范工作,李小云教授率队到帮东村调研并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徐进老师便是其中的主力军。她和侯玉峰老师一同带领学生开始在这里驻村工作、细化方案、群众中调研走访,为建立集体经济新业态而忙碌不停。从具体的业态设计、房屋改造、文字总结到为村里建立公众号、打造“帮东农品”品牌,还推动村干部和乡村CEO外出考察学习提升能力,力图将这个位于中缅边境的傣族村落打造成一个集现代农业、农品产业链、商业集镇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边境中心村”。2023年,帮东进入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单,中国农业大学的帮东特色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实验建设也获评教育部定点帮扶典型案例。“只有真正俯下身、沉下心,才能为改变农村面貌多做些实事,也许微不足道,却能日积月累、润物无声”,她说。

心系乡土,必有霞光

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与昆明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选择昆明近郊的六个村开展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示范,唐丽霞教授开始作为李小云乡村建设团队的重要成员,和昆明市委农办一起选择示范村、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和实验村实验方案。2020年,为了更好地推动实验村示范工作,应昆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学校选派唐丽霞教授到昆明挂职,负责统筹协调六个实验村的工作。在挂职的两年期间,唐丽霞教授在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工作外,保持了每个月都到六个实验村去开展工作,和实验村所在的县(区)、街道和村组干部一起,积极谋划实验村的各项工作,讨论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争取各种外部资源支持实验村建设和发展。唐丽霞教授挂钩指导安宁市雁塔村,在这个村庄进行乡村建设的关键阶段,她基本上每个周末都要到村里和村两委以及工作专班一起工作。在昆明开展工作期间,唐丽霞教授将社会建设实践和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指导了数十名研究生完成论文,并出版两本学术专著,发表数十篇论文。

青松傲雪,兰自葳蕤

2021年3月,临沧市与中国农业大学签订“小农发展驱动乡村振兴实验区建设”合作协议。李小云教授提出萝卜山乡村实验要建立一户多业、一户一品、一村多产、一村一品、一山一花“五个一”工程。从此,廖兰老师长期驻点萝卜山,和博士生季岚岚一起,通过入户走访,根据农户现有产业基础,尤其是自主发展意愿,帮助当地群众确定了不同类型的示范户,以户为单位、以家庭为基地,打造标准且实用的“家庭工厂”和“家庭牧场”,按照“一户一方案”原则,量身定制方案,并一对一指导。“民宿的楼梯还是应该有一个转角,这样更方便也更安全”,“对、对,还有如果房间里铺地毯,要考虑防火的问题”,“咖啡吧的吧台效果图要重新做,现在这个设计坐上去会不舒服”。数次的讨论、争论、修改方案是廖兰老师与临翔区相关工作人员的家常便饭,就在不停的讨论中,萝卜山建设完成并成功运营,“五个一”工程也荣获2022年度教育部对口帮扶典型案例。

乡建理念,传承不止

新时期的乡村建设方式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李小云教授根据中央有关政策文件,在云南省各地开展了不同类型和各有侧重的乡村振兴实验示范建设。这些融合了新乡村建设理念的实验方案,需要团队成员与当地各级政府部门逐一对接、不断宣讲,保障和促进乡村建设的实施效果。疫情前期,张传红老师就深入云南省昭通市贫困地区,与李小云教授一起选定三个脱贫致富示范区先导工程,并与昭通市各级政府部门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冬天的昭通气温直逼零度,空中飘落的细雪让人感到更加寒冷,就在这种环境中,就在数次裹着羽绒服下乡的过程中,张老师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在实地指导CEO时,和蔼的张老师每天都与CEO进行交流,鼓励她行动起来,并耐心的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方案,与她的同事侯玉峰、曾艳对当地的机制建设,业态建设方面贡献了许多聪明才智。

张传红老师在昭通范家坝在农户家走访

李小云教授团队成员怀着“三农”深厚情怀,长期植根云南指导开展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先后规划和建设35个不同类型村庄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探索形成了 “轻介入、微改造、精提升”“机制先行、运营前置、以工代赈、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等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提出“以农民为中心,使其成为决策主体、建设主体、运营主体和收益主体”的乡村建设理念。李小云教授和他的团队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增强乡村可持续发展动能,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实现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提供了有效路径,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借鉴。(图文/于洪伟)

责任编辑:谢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