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近期,公募加大了进场力度。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股票仓位已连续多周上行,达到今年以来高位。与此同时,次新基金快速建仓,不少产品成立仅1个月左右,收益就超过10%,把握住了市场上涨的机遇。
次新基金收获颇丰
随着市场热度持续提升,次新基金“跑步”入场,部分基金收获颇丰。例如,首批成立的26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目前均处于封闭期,尚未开始日常申购,基金净值仅为一周披露一次。截至8月15日,已有10只产品成立以来收益超过5%,其中有4只超过11%。
以景顺长城成长同行混合基金为例,该基金成立于6月27日,截至8月15日,其成立以来收益已达18.61%。类似的还有,6月19日成立的嘉实成长共赢混合基金、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分别为14.4%,13.13%。值得注意的是,成立时间未满一个月的信澳优势行业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也达11.86%。
除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快速建仓外,多只主动权益类新基金也“火力全开”。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圆信永丰科技驱动混合基金、富达港股通精选混合基金、工银科技先锋混合基金、鑫元新兴产业睿选混合基金等成立以来收益均在12%以上,这些产品成立时间均只有一个多月。
“上述次新基金净值显著上涨,表明其股票仓位已处于较高水平。新基金通常有6个月的建仓期,且渠道关注度往往较高,这也使得基金经理在建仓时更为谨慎,须兼顾安全垫的构建。近期,多只次新基金快速建仓,反映了基金经理对后市的看好,也成功把握住了市场反弹机遇。”沪上某基金研究员说。
在华南某基金公司人士看来,新基金收获颇丰,有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资金入市,实现业绩与规模的正向循环。
机构加大进场力度
总体来看,公募布局力度持续加大,股票仓位处于较高水平。据信达证券测算,近期主动权益类基金连续提升仓位,整体仓位达到今年以来高位,偏谨慎的“固收+”基金也在持续上调仓位。具体来看:截至8月15日,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约91.41%,与8月8日相比提升0.86个百分点;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仓位约88.93%,提升1.9个百分点。
从近期基金加仓方向来看,公募基金较为注重对成长板块的配置。其中,通信行业正被公募基金持续加仓,这是近3个月以来被加仓最多的行业。不过,基金在消费板块的配置比例有所下降,食品饮料行业的配置比例已达近年来低位。
展望后市,机构普遍持乐观态度。“本轮行情的核心特征在于多种资金共振。随着经济基本面的稳步修复,中国资产价值将得到重估。”博时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陈显顺表示,市场有望持续上涨,但是将体现为震荡上行的特点。
招商基金认为,无风险利率下行与增量资金入市趋势明确,依旧看好A股中期走势。后市将继续关注具备产业催化的成长方向,包括AI算力与应用、创新药、高端制造、科技互联网等,以及调整兑现后配置价值提升的大金融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