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A股本轮上涨行情基础并未改变 短期调整或带来布局良机

2025-11-24 09:27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作者:汪友若 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上周,避险情绪主导全球金融市场,全球主要股市悉数下跌,其中科技股波动幅度显著。在这一传导效应下,A股市场同样经历调整,上证指数失守3900点。新能源、光伏、电力设备等板块回调明显,银行、船舶制造、消费等少数概念相对抗跌。

对于近期市场的波动,券商研报分析认为,海外“AI泡沫”焦虑、美联储降息预期回落、资金情绪趋于谨慎等因素共振,引发了全球主要市场联动下挫。在这一背景下,A股市场也难以完全避免冲击。但支撑本轮中国股市上涨行情的基本面因素并未出现变化。前期热门主线的估值消化完成后,投资者可积极布局来年春季行情。

海外市场波动加剧引发A股回调

近期,受美股AI板块高位震荡及海外“AI泡沫”讨论升温影响,A股科技板块同步出现明显调整,拖累主要指数下行。对于近期市场的回调,机构普遍认为外部扰动是主要诱因。

兴业证券表示,11月以来,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回落、“AI泡沫”言论影响,全球风险资产跟随美股同步调整,近期A股与港股的波动随之加剧。中银国际证券同样认为,上周全球风险资产普遍出现显著下跌,美股市场波动对A股市场情绪造成了一定传导压力。此外,时值年底,机构资金进入结算周期,部分资金为了锁定收益和排名而选择卖出,这使得资金博弈进一步放大。

中银国际证券表示,经过上周大幅调整后,市场短期继续大幅下探的空间有限。政策基调仍然积极的背景下,维稳资金有望对市场形成托底,短期调整或带来中期布局机会。

在中信证券看来,全球风险资产的波动表面是流动性问题,本质是风险资产对于AI单一叙事过于依赖,当产业发展速度跟不上二级市场的节奏时,适当的估值修正是一种纾解风险的方式。中信证券表示,AI商业化场景的拓宽、硬件成本的下降等,都可能成为打破当前僵局的关键。

企业盈利与产业趋势未发生逆转

展望后市,机构在大势研判上形成一致共识,即本轮中国股市上涨行情的基础并未改变。

“中国宏观经济稳步复苏;中国优势产业全球竞争力显著提升,上市公司基本面改善;资本市场定位提升,居民存款搬家等一系列因素是今年以来中国股市上涨行情的基础,而这些因素近期并没有改变。因此,市场上周因为海外流动性因素、年末资金分歧带来的调整,只是短期的扰动,并未改变本轮行情的运行逻辑。”广发证券在研报中写道。

该机构分析称,前期热门主线的成交集中度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意味着交投情绪降温及风险消化。交易层面的阻力释放后,若后续产业层面催化剂出现,市场情绪有望再度回暖。

兴业证券认为,海外冲击影响下中国资产已调整出性价比,随着海外风险释放带来的情绪冲击逐步落地、消化,中国资产有望凭借自身独立逻辑迎来修复。

兴业证券称,新动能景气释放、政策转型思路明朗、经济基本面平稳,这些中国市场的内部确定性都不会随着海外扰动而发生任何变化。往后看,这些因素仍将是中国资产价格修复的重要支撑。

利用调整窗口布局2026年

基于A股长期上行趋势并未改变的判断,机构认为,本轮调整恰好为投资者调仓布局提供了机会。

中信证券表示,对A股而言,稳健回报导向的绝对收益资金持续入市,市场的内在稳定性不断增强。对需要增配权益类资产的投资者而言,当下风险的提前释放给了重新增配中国资产、布局2026年的契机。

东吴证券分析称:一方面,A股岁末年初的流动性依然充裕;另一方面,2026年上半年,以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的政策主线有望进一步强化。11月之后市场调整或将结束,并迎来春季行情的提前布局窗口。

申万宏源证券建议投资者耐心等待基本面周期性改善、科技产业趋势进入新阶段、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等因素共振。该机构认为,调整结束后,科技成长有望成为明年春季行情的重要线索。

中银国际证券认为,市场情绪修复前,银行、保险等高股息板块,以及前期超跌但基本面底部相对稳定的大消费类个股或出现轮动机会。市场情绪企稳后,科技主线有望回归。

中泰证券判断本轮AI科技行情远未结束。该机构认为,当前AI行情大致处于由硬件向应用扩散的时期,硬件基础设施行情已充分演绎,设备材料环节正在发酵,应用层面则刚刚起步。

责任编辑:陈琼枝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