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高波动成为“收益沃土” 量化CTA策略人气居高不下

2025-11-19 09:31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王辉 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近期,商品市场成为资金关注的焦点。黄金在历史高位震荡,碳酸锂经历“过山车”行情,有色金属板块内部强弱分明……多个市场人气品种波动率显著攀升,为擅于捕捉价格变动的量化CTA策略提供了施展身手的舞台。与此同时,今年量化CTA策略迎来显著业绩复苏。岁末将至,商品市场的高波动态势有望延续,量化CTA策略的应对之道、配置价值与发展趋势成为市场关注的核心。

市场环境对量化CTA策略有利

“波动本身并非风险,失控的波动才是风险。”知名CTA策略私募象限资产相关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揭示了当前市场环境下专业投资者的核心考量。近期商品市场并非呈现单一趋势性上涨或下跌,而是在多个人气品种上呈现出典型的高波动特征。这背后是宏观预期分歧、产业供需错配与资金驱动等多个维度的复杂博弈。

具体到品种,驱动逻辑各异。上海富钜私募首席投资官唐弢分析,黄金市场中长期配置逻辑未变,这主要源于美联储降息周期与美元信用削弱等多个核心驱动因素,但因12月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金价短期可能高位宽幅震荡。碳酸锂市场因政策面的影响而大幅波动;多晶硅行情则由“反内卷”政策预期驱动,在相关政策实质落地前,价格快速上涨的空间有限。

在此背景下,市场不确定性显著抬升,反而为擅长在波动中觅食的量化CTA策略创造了潜在机遇。象限资产认为,当前多个品种持续的高波动状态,为量化CTA策略发挥其“波动率溢价捕获能力”提供了有利环境。无论是趋势跟踪、截面多空抑或套利策略,均有望在价格大幅变动中捕捉超额收益。

市场中确实不乏敏锐的波段机会捕手。上海一家以深度基本面研究见长的主观CTA私募近期调整了策略重心。该机构投资经理透露,公司近期加强了对碳酸锂和多晶硅产业的实地调研,紧密跟踪头部企业的排产计划和库存数据。“部分产业政策干预改变了部分品种价格的运行轨迹,相关品种频频出现单边下跌和单边上涨行情,这恰恰创造了某些短期定价分歧的机会。我们基于对产业成本线和供需边际变化的判断,在碳酸锂等品种上进行了波段操作,并在多晶硅品种上构建了针对上下游企业的价差套利组合。”该投资经理表示,看好年底前的商品市场波动机会,资金调仓、政策预期兑现与季节性因素叠加,将催生结构性投资机遇。

应对各有特色

面对复杂市况,一线私募机构如何应对?其策略表现又呈现出哪些新特征?

对此,唐弢将近期商品市场的运行特征概括为“宽幅震荡”与“结构分化”。在此之中,不同板块间强弱关系鲜明,有色和贵金属板块表现相对较强,化工系和黑色系则相对较弱。这种环境造就了两种显著的投资机会:一是部分商品的趋势行情;二是板块间的多空强弱交易。例如,在截面多空策略方面,由于不同板块强弱关系稳定,例如有色、贵金属品种持续强于黑色、化工品种,这使得做多强势品种、做空弱势品种获得了很好的表现机会。

象限资产人士认为,在此环境下,精细化的风险管理体系格外重要。面对高波动市场,依托优化因子筛选、强化品种分散投资、动态调整模型仓位等手段,可以持续提升策略韧性。公司的核心目标是在有效控制风险敞口的前提下,精准捕捉市场结构性机会,实现稳健收益。

前述主观CTA私募的投资经理也分享了他们的应对之策。他坦言,在高波动的环境中,单纯依赖历史经验的判断容易失效,因此强化了量化工具辅助决策,利用数据模型快速识别市场情绪的极值和潜在的拐点。“例如,在铝品种上,我们看到电网订单支撑铝线缆需求,但整体面临淡季累库压力。这种结构分化的格局下,我们更倾向于进行阶段性的做多,以及跨期限及跨品种的对冲,而非简单的方向性博弈。”他认为,临近年末,这种板块和品种间的分化可能加剧,这对于无论是主观还是量化的多空策略都意味着机会。

此外,有私募业内人士进一步表示,为适应复杂的市场环境,今年以来国内私募机构的CTA策略整体不断细化。短周期策略和混合型策略被更多管理人采用,以提升在不稳定趋势环境中的适应性。

关注配置价值

从大类资产配置的宏观视角审视,国内CTA策略正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与清晰的演进路径。

象限资产相关负责人认为,CTA策略的核心配置价值,深刻体现在其穿越经济周期、有效分散风险的特征,并在市场巨震中为投资者成功构筑“防护盾”,提供了宝贵的阿尔法。其与股债资产的低相关性,奠定了在多元化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专业的财富管理组合中,CTA是不可替代的关键性配置。”该负责人说。

排排网集团旗下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从FOF管理人的角度分析,近期商品市场高人气品种的核心驱动因素既有宏观逻辑,也有产业逻辑,同时也是地缘局势、全球流动性预期与国内产业政策的复杂交织。对于FOF机构的配置而言,更需要关注类似当前市场环境为不同类型CTA策略提供的“肥沃收益土壤”。

李春瑜认为,CTA策略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与传统股债资产的低相关性甚至负相关性,特别是CTA策略的收益来源与股债迥异,能有效平滑整个FOF组合的净值曲线,是组合中优秀的减震器。展望未来,国内CTA策略的发展正呈现出鲜明趋势。

具体而言,第一,量化CTA已成为CTA策略的主流赛道,但头部效应加剧。头部量化机构在硬件投入、算法迭代、因子挖掘上建立起巨大壁垒,业绩分化会越来越明显。第二,主观CTA依靠基本面研究深度提升与量化CTA的差异化。顶尖的主观CTA团队通常聚焦于少数几个细分领域,拥有极深的产业背景和产业人脉,能获取超越市场共识的深度信息。第三,多策略与多周期融合,成为提升夏普比率和投资者体验的重要路径。

募资环境也随之出现变化。象限资产方面透露,今年以来,伴随CTA策略业绩的显著复苏,市场认知度逐步提升,该策略的募资环境相较于前两年有所回暖。该机构将致力于模型迭代与策略多元化拓展,力求成为在投资者稳健财富组合中,继股票、债券之后的核心配置品种。

有业内人士进一步认为,对于投资者而言,未来配置CTA策略的关键是如何筛选出真正有阿尔法能力的优秀管理人。唐弢表示,近两年不少CTA私募都在拓展能力边界,向多策略转型,相关稳健的复合策略,能够利用不同市场、不同策略的低相关性平滑波动,同时增加收益来源。


责任编辑:陈琼枝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