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11月8日,福建省办强办优基础教育经验交流活动厦门市金林湾实验学校分会场活动举行。活动以“人工智能赋能九年一贯制课程建构与实践改革”为主题。

福建省办强办优基础教育经验交流活动厦门市金林湾实验学校分会场
活动中,厦门市金林湾实验学校展示了在人工智能与学校教育教学、评价管理全场景赋能融合的创新实践。校长杨单女介绍,学校构建全覆盖、全场景的“臻慧”数智平台,依托人工智能不断建构丰富“臻善”课程体系,涵盖基础、拓展、研修课程,人工智能赋能不断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通过臻智慧能数据仓、AI 分析课堂表现、数字化循证教研、智能体“师、生、机”人机协同课堂、智慧作业、AI赋能综合评价等方式,形成“人工智能+”臻善课堂新样态,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优秀青年教师陈雅云分享了《臻智未来: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贯通建设的校本探索与实践》。她介绍了学校在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中的顶层设计、多元实践路径与创新教学探索。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培养了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和创新思维。
特级教师苗蕤则以《人工智能推动跨学科课程创新:从理念到落地的实践探索》为题,分享了学校在跨学科课程创新方面的实践经验。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展示如何借助人工智能进行资源整合、数据处理、综合分析,实现课堂的提质增效,促进学生研究能力的发展。
厦门大学教授张贻雄对金林湾实验学校“AI+教育”的实践探索表示赞赏,认为其打破了技术应用的固有思维。集美大学教授陈文胜点赞金林湾实验学校用数据贯通“教、学、评”,打造可见、可测、可复制的精准闭环。福建省教育厅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原主任林冬青也对金林湾实验学校人工智能覆盖学校全场景应用表示肯定和赞赏。
现场沙龙环节,嘉宾们围绕“人工智能赋能九年一贯制课程建构与实践改革”展开深入交流。
与会者达成的共识是,“教育的未来,不是AI取代教师,而是AI成就教师。”通过人工智能不断实现因材施教,在技术迭代中保持教育定力,坚守育人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