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资讯 > 正文

衡东实践:流动供销破题“最后一公里”

2025-11-09 20:11 来源:         作者: 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10月28日清晨,在衡东县吴集镇杨梓坪村,“流动供销”冷链车准时抵达。村民们带着刚采摘的蔬菜有序排队,工作人员称重、核算、扫码支付。新鲜的农产品被整齐码入冷链车,直通单位食堂和商超货架。这一场景的背后,是湖南省衡东县供销社构建的一套高效运行体系。

啊.jpg

衡东供销冷链车

这套运行体系,配备了1台冷链车保障农产品鲜度,3台农资配送车提供上门服务,在乡镇、行政村设立流动服务点,按照“定点、定时、定线路”原则开展常态化服务,提供“农资直供、农产品销售、日用品代购、快递代收代发”等一站式服务,还构建了“田间地头-消费终端”直连渠道,与多家单位食堂和大型商超建立长期合作。

如今,穿梭于乡村的“流动供销车”,已成为农户眼中的“便民车”“致富车”。它搭建起的,是一条从田间直达餐桌的“绿色通道”,也是一条凝聚民心的“连心桥”。

湖南省衡东县作为“流动供销”的积极践行者,让供销服务“跑”起来,让农产品“走”出去,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精准赋能乡村振兴。

A2.jpg

衡东供销便民点服务

“流动供销”其核心在于变“等客上门”为“服务下沉”,变“固定供给”为“按需流动”。它要求供销系统不再是静态的“坐商”,而要成为穿梭于田埂乡间的“行商”,精准对接农户在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农产品销售、日常生活用品补给等方面的“急难愁盼”,尤其是针对偏远山区、丘陵地带等公共服务覆盖不足的区域,打通为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衡东县,境内地貌多样,边远村组分散,传统固定网点服务半径有限。湖南省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流动供销”的工作部署,为衡东破解服务“三农”瓶颈提供了新思路。

衡东县供销社召开专题学习研讨会,全体干部职工围绕“流动供销怎么干”展开头脑风暴。会议摒弃了“流动供销就是送货下乡”的简单化理解,深刻把握其“服务跟着需求走”的本质。坚持以人为本,强调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精准掌握群众需求。注重因地制宜,结合衡东丘陵广布、村情各异的特点,探索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模式。

为了让方案更接地气,衡东县供销社组织干部职工深入边远村组,开展扎实的走访调研。科学选定2个乡镇、4个村作为首批试点,量身定制工作方案,明确了时间表与路线图,确保了方案的可行性与精准性。

“流动供销”的可持续运行,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和强有力的政策护航。在《衡东县“流动供销”工作实施方案》中,从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中划拨2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用于“流动供销”建设;同时,落实100万元供销改革专项资金,支持体系能力建设。衡东县总工会倡导全县工会会员积极购买供销系统农产品,并将其纳入工会福利采购目录,以“以购代扶”方式推动“地产地销”,形成稳定的内循环消费市场。这笔资金和政策,如同及时雨,为“流动供销”从“有思路、有方案”转向“能落地、能推进”提供了关键动能。

衡东的“流动供销”实践提供了宝贵启示:一是服务下沉是核心,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将资源、服务、人才下沉到基层;二是整合资源是关键,“流动供销”有效整合了政府、供销、交通、邮政、工会等多方力量;三是机制创新是动力,从固定网点到流动服务,从单一买卖到综合服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农民需求的变化;四是农民满意是标准,衡东的“流动供销”之所以受欢迎,正是因为它精准解决了农民的“急难愁盼”。

(作者王克修是湖南省委党校二级教授,湖南省县域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宣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

责任编辑:谢玥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