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日前,在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以评促建 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平行论坛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李镇出席并致辞,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了第二批5个行业世界一流企业评价指标,同时公布了16个行业中央企业建设世界一流进展成效跟踪评估结果。来自石油炼化、医药、建材、物流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及行业协会代表,围绕指标体系解读与企业建设实践展开深入分享,为我国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路径明晰方向。
李镇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把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为国资央企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创新树立“五个价值”导向,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雁阵梯队”基本形成,部分企业综合实力达到全球行业领先水平。下一步,要在以评促建中找准方位、在以评促建中锻造长板、在以评促建中补短强弱、在以评促建中深化改革、在以评促建中强化保障,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增5个行业指标 央企“雁阵”亮相
论坛上,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委员、驻会副会长李冰在以“强化指标体系运用 推动世界一流企业建设走深走实”为题的主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第二批世界一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此次发布的内容,涵盖石油炼化、医药、建材、物流、检验检测等5个行业,沿用“5-20-50”指标框架体系,以国有经济“五力”即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为核心导向,结合各行业特性设置差异化二级、三级指标,实现评价标准的精准适配。
同时,覆盖16个行业的中央企业建设世界一流进展成效跟踪评估结果揭晓。在45家参评中央企业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中央企业跻身世界一流建设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各有13家中央企业,6家中央企业位列第四梯队。分行业来看,中央企业在多个领域具有领先优势。电网、油气勘探开发、发电、信息通信、冶金、矿业、交通装备制造、远洋运输、建筑、石油炼化、物流等11个行业均有企业进入行业前三位;汽车、航空运输、医药、建材、检验检测等5个行业,则被确定为未来发力的重点方向。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参与评估的11个行业,除了首批已进入世界一流方阵的10家企业全部保持在第一梯队外,今年又有中国三峡集团和中交集团进入第一梯队。新增参与评估的5个行业中,中国石化进入第一梯队。
“近年来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整体表现向好,高质量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部分产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企业的水平。”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表示,在“十五五”时期,国有企业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履行服务国家战略导向的功能使命,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为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局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行业标杆领航 共探企业实践路径
在主题交流环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钟韧介绍了石油炼化行业世界一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在国有经济“五力”一级维度之下,选取体现行业不同外部环境、要素供给、市场需求、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指标,形成包括规模实力、创新布局、治理现代、功能发挥、风险管控等在内的19个二级指标,以及51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
钟韧表示,中国石化把对标工作作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系统谋划部署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三步走战略路径。第一步是到2028年,以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标志,全面迈上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第二步是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企业;第三步是到2050年,建成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曲孝利介绍了建材行业世界一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并分享了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以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曲孝利表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锚定一流战略定位,聚焦一流产业结构,打造一流创新能力,发力一流资本布局。作为首批转正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探索形成以资本为纽带、以公司治理体系为支撑、以投资闭环管理体系为工具的投资公司特色发展模式。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一是战新产业加大布局,抢占“新赛道”。近三年战新产业收入站稳千亿规模、利润站稳百亿规模,收入占比从29%增长到41%;二是基础建材强基转型,构筑“新优势”。“十四五”以来,水泥、商混、骨料单位成本同比分别下降20%、30%、3%,特种水泥销量增长53%;三是两个市场协同深耕,拓展“新空间”。近三年国际化收入增长29%,占比提升7.1个百分点,国际化指数增长4.6个百分点。
对标世界一流 巩固产业竞争优势
“为切实做好培育行业世界一流企业的工作,首先要清楚认识我国化学原料药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我国化学原料药产业处于全球医药供应链的顶端,是世界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在全球医药产品供应链中处于重要位置。”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资深会长潘广成在解读医药行业世界一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时表示。同时,潘广成强调,巩固我国化学原料药的国际竞争优势的着力点包括:调整原料药产业结构,加快绿色创新和应用,推动建设集中生产基地,优化医药产业链供应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化学原料药企业。
“现代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行业。我国有望连续十年成为全球最大物流市场:2025年社会物流总额有望突破370万亿元、物流业总收入将首次超过14万亿元、物流企业前50名营业收入将超过2.3万亿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胡大剑表示。
胡大剑介绍,物流行业世界一流企业指标体系在国有经济“五力”一级维度以下,设置21个二级维度、共计48个三级指标。“从对标世界一流情况分析,我国物流企业行业竞争力稳步提升,部分领域已具有比肩世界一流企业的实力,但仍存在国际物流保障能力短板突出、全程物流服务控制力不足、企业盈利能力有待提升、创新发展驱动力不强等问题,综合竞争力仍需提升。”胡大剑建议,支持物流央企做强做优做大,支持物流资源全球化布局,支持央企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支持央企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与会人士表示,此次平行论坛的举办,不仅完善了世界一流企业评价体系的行业覆盖,更通过政企研多方对话凝聚了建设共识。随着评价指标的落地实施与企业实践的深入推进,我国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将进入精准施策、全面提速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