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跨境理财通是指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粤港澳大湾区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按照购买主体身份可分为“南向通”和“北向通”。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部分香港银行在陆续更新跨境理财通“南向通”的条例和细则。
招商永隆银行相关人士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最新修订的条例和细则,该行将“指定理财投资产品”的定义进行了大幅修改,将过去包括主要投资大中华区股票、“非复杂”的基金、“低至中风险”的债券、“不包括结构性存款”等表述一应删除,归为“本行按监管规定不时许可的理财投资产品”的简短表述,修订部分将于2025年10月27日生效。此举意味着该行将结构性存款等产品纳入合资格投资范围,进一步拓宽大湾区居民跨境理财的“可选项”。
记者从招商永隆银行了解到,截至2025年9月26日,招商永隆银行“南向通”客户数量较2024年2月底跨境理财通2.0上线前增加近三倍,“南向通”资产管理规模(AUM)大幅提升近十倍。其中,基金及债券类产品占比达六成,较政策升级前增长56%。
为推进“跨境理财通”高质量发展,一位资管行业分析师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在产品方面,应进一步拓展投资品种范围,逐步纳入更多元化资产,以满足投资者日益复杂的配置需求。在机制设计上,可引入更具弹性的额度管理机制。例如,根据客户资产规模或投资经验实施动态调整,并尽快明确配套税收政策,以增强制度透明度与可预期性。在粤港澳大湾区试点经验成熟的基础上,可考虑将政策逐步拓展至上海、北京等财富管理需求旺盛的城市,并分阶段、稳步推广至全国其他合资格地区,实现从区域试点到全面落地的有序过渡。
自2021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跨境理财通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的标志性项目,已累计实现跨境资金汇划超1235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
随着2024年“跨境理财通2.0”落地,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投资者人数与业务规模显著增长。比如,内地投资者开立的香港财富产品账户从2.5万个迅速增长至11万个。
在跨境理财通机制持续优化的背景下,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曾透露,还将在中央部委支持下,适时适度扩大该计划的地域范围、产品种类和参与群体,进一步拓展政策覆盖面。
当前,香港金融管理局与内地监管机构共同推出多项实操性优化措施。据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介绍,新推行的“一次性同意”“三方线上会议”及“非亲身方式开立南向通账户”等安排,显著提升了银行服务的效率与便利性。
具体来看:“一次性同意”允许香港银行在获得客户书面授权后主动推介合适产品;“三方线上会议”则支持内地客户通过线上方式同步对接内地与香港银行,极大简化了跨境服务流程。
这些措施迅速得到市场积极响应。目前,已有6家香港银行落实“一次性同意”安排,另有10家正在积极推进;而“三方线上会议”在推出一个多月内,已有多家银行落地或筹备相关服务。
随着机制不断成熟,跨境理财通正从“顺利启航”迈入“深化扩容”的新阶段。目前,“南向通”投资者仍偏好货币基金、投资级债券等中低风险产品,但随着美元利率环境变化及产品供给进一步丰富,客户对中高风险产品的接受度有望逐步提升。
招商永隆银行相关人士表示,这是一个渐进过程,需通过加强投资者教育、完善风险披露、提升产品透明度与专业投顾服务,逐步引导内地投资者建立更成熟的投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