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10月11日,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最新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的若干措施》有关情况。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炜在会上介绍,为进一步系统性、前瞻性、全局性地培育未来产业,经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上海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的若干措施》,力争到2027年,突破一批前沿颠覆性技术,体系化布局建设一批未来产业集聚区,培育20家左右未来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到2030年,培育壮大一批未来产业,推动形成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引领地。
《若干措施》从六个方面推出具体举措。其中一大方面内容是明确了重点发展领域。上海将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方向,分近、中、远三个层次,合理规划、分层推进、精准培育。发展壮大细胞与基因治疗、脑机接口、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领域,重点支持降低成本、提高可及性、构建产业生态;加快培育硅光、6G、第四代半导体、类脑智能等领域,重点支持优化产品设计、拓展应用场景、验证市场价值;加速布局量子科技、可控核聚变、再生医学等前沿领域,重点支持技术难题攻关、技术路线收敛、产品可行性验证。
同时,上海将打造产业集群高地,核心是以空间集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根据重点领域的产业潜力和规模,市、区合力谋划建设未来产业集聚区。据介绍,目前,上海已在浦东、闵行、杨浦、临港等启动了若干未来产业集聚区建设,谋划创建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制定专项政策支持,助力先导区高质量发展。
为优化核心要素保障,上海将围绕产品、场景、金融、人才、合作这5个核心要素提供全方位保障。支持创新产品在多领域规模化应用,更快进入市场。推动应用场景开发开放,加速技术迭代。发挥未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加强面向企业培育的全周期、多元化金融支持。打造科学家、创业者、投资人的“开放式创新社区”“创业者联盟”,形成多层次交流网络。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支持创新主体更好融入全球创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