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证券业日前迎来并购重组新案例。近日,中国证监会官网发布关于同意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注册、核准万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主要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批复。这也意味着该并购重组项目正式注册生效。
业内人士表示,并购重组是券商实现外延式发展的有效手段,在政策支持下,未来证券业并购案例或将持续落地,行业集中度也将随之持续提升。
历经一年获核准
根据相关公告,中国证监会同意国信证券向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资本”)发行约3.48亿股股份、向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发行约1.57亿股股份、向深业集团有限公司发行约4963.58万股股份、向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行约2252.28万股股份、向深圳远致富海十号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发行约2164.20万股股份、向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行约2109.98万股股份、向海口市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行约948.31万股股份购买相关资产的注册申请。
同时,中国证监会核准国信证券成为万和证券的主要股东,核准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投控”)成为万和证券实际控制人。对国信证券通过换股方式依法取得万和证券约21.84亿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96.0792%)无异议。
根据监管要求,国信证券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应当严格按照报送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有关申请文件进行,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本次发行股份的相关手续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而万和证券则应当切实做好与国信证券的风险隔离,严格规范关联交易,严防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风险。国信证券应当会同万和证券按照报送中国证监会的初步整合方案确定的方向,在一年内制定并上报具体整合方案,明确时间表,妥善有序推进整合工作。
回顾“国信+万和”整合进程,已历时约一年。2024年8月21日,国信证券发布《关于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的停牌公告》,正式披露了收购万和证券的初步计划,公司拟以发行A股股份的方式购买万和证券控制权。同年9月,国信证券公告了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预案。预案显示,国信证券拟通过发行A股股份的方式向深圳资本、鲲鹏投资等7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万和证券96.08%股份。
2024年12月20日,国信证券公告称,公司收到深圳市国资委出具的《深圳市国资委关于国信证券发行股份收购万和证券有关事项的批复》,深圳市国资委原则同意公司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方案。
2025年4月10日,国信证券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受理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申请文件的通知》,前述交易相关申请事项获得受理。2025年6月19日,深交所审议通过国信证券前述交易方案。
积极整合区域资源
公开资料显示,国信证券成立于1994年,并于2014年登陆深交所。从股权结构来看,国信证券的前三大持股股东分别为深投控、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云南合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33.53%、22.23%、16.77%。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市国资委直接持有深投控100%股权,为国信证券实际控制人。
业绩方面,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达5062.11亿元,净资产达1202.30亿元。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6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2.17亿元;经纪业务客户数量、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代理销售金融产品净收入等指标排名行业前列。
万和证券成立于2002年,其前三大持股股东分别为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深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交子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79.38%、10.00%、7.32%。而其前两大股东同意为深圳市国资委100%控股。这也意味着国信证券、万和证券同属深圳市国资委旗下的两家券商。
谈及并购资源整合,国信证券此前在公告中称,公司将充分发挥交易带来的协同作用,对万和证券进行资源整合,同时利用万和证券注册地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金融服务试点的先发优势,凭借上市公司自身突出的市场化能力及业务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盈利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深圳市国资委旗下的两家券商,国信证券与万和证券的整合具有战略意义,这体现了地方国资对资源分配的重新考量,以此整合旗下券商资产。
并购重组持续升温
去年以来,证券业并购重组“浪潮汹涌”,在监管核准批文密集落地的同时,整合路径也更趋多元。
2024年3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为券商高质量发展明确了路线图。《意见》提出,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做优做强,鼓励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在此背景下,多起券商并购案例迅速落地,备受市场关注。
同在今年8月,中国证监会核准西部证券成为国融证券主要股东,同时核准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国融证券、国融基金、首创期货的实际控制人。根据相关公告,中国证监会要求西部证券应当会同国融证券按照报送中国证监会的初步整合方案确定的方向,在一年内制定并上报具体整合方案,明确时间表,稳妥有序推进国融证券与西部证券的整合工作。
而在已完成的案例中,“国君+海通”这一“航母级”券商并购案例于今年正式完成。3月16日,国泰君安发布系列公告,宣布拟变更公司名称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并同步披露了合并后公司董事候选人与吸收合并交割后客户及业务迁移合并安排等重大事项。除此之外,此前还有“国联+民生”形成国联民生证券,国都证券控股股东变更为浙商证券等。
此外,还有外资券商并购整合的相关案例。今年3月,中国证监会批复核准瑞信证券主要股东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北京国资公司依法受让瑞信证券85.01%股权。7月23日晚,方正证券发布《关于出售瑞信证券49%股权的进展公告》表示,瑞信证券(已更名为北京证券)完成股权变动的工商变更登记,公司不再持有瑞信证券股权。新的券商北京证券随之诞生。
“目前监管明确鼓励行业内整合,在政策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下,并购重组是券商实现外延式发展的有效手段。”中航证券非银分析师薄晓旭表示,预计随着行业并购重组案例逐渐增多,行业集中度也有望随之提升,头尾部券商分化将加剧,行业“头部券商+中小特色券商”格局逐渐明朗。
当前,证券行业并购重组预期仍在持续升温。今年5月7日至8日,东兴证券与信达证券相继发布公告,宣布其控股股东的股权变更已获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实控人均变更为中央汇金,引发市场对于汇金系券商整合的讨论。
国盛证券非银分析师马婷婷认为,同一国资旗下的券商股权关系更明确,合并重组流程更简单,通过上市券商兼并非上市企业的模式也不涉及退市等问题,节约时间和沟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