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 >  正文

专访盛亚飞(四):无问城乡,做个改革行动派

2019-06-24 12:39 来源 : 新华出版社     

分享至

今年3月,新华出版社面向全国正式出版发行《无问城乡:上海松江改革田野调查纪实》。

在这本不算很厚的书里,作者从在上海松江历时5年所做田野调查一手资料入手,深度还原了上海市松江区持续近10年,且被中央文件或高层多方肯定,一系列城乡改革的来龙去脉。

书里所记录的松江城乡一体化改革成效令人侧目——通过调整土地出让净收益,成立城乡统筹基金,给农民办养老金的方式,累计5年,松江所有在土退休农民实现了1500元/月,城乡均等的养老保障;

通过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改革,机器驶入万亩粮田之际,松江种地农民年净收入超过10万元,“家庭农场”亦被写入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

松江领先全国,率先在区级层面完成的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不仅从制度上改掉了易滋生农村基层腐败的“小金库”,进城农民每年还多出了一部分分红收入,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代表团听取当面汇报后,这项改革目前已向全国更多地方铺开。

作为国家层面的小城镇改革试点,松江小昆山镇整镇范围的宅基地置换,不仅让绝大多数小昆山农民获得和宅基地同等面积,市值数百万元的商品房;改革完成后,于地方政府而言,依靠城乡空间重构带来的地价升值,更是实现了改革成本与收益之间的资金平衡,银行贷款悉数还清同时,还结余出了一部分财富不可估量的建设用地资源。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松江这一系列改革的幕后,近日,新华出版社编辑专访这一系列改革的重要推动者,时任全国第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上海市松江区委书记的盛亚飞。

内容提要(专访分四次刊出,本篇为第四部分):

◎ 当年11月16日,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陪我去松江,在区委主要领导调整会议上,我就明确对大家表态说,我是郊区农家子弟出身,从小在郊区农村长大,又长期在郊区工作,对农村、对农民、对郊区这块“热土”比较熟悉,也有比较深的感情。

◎ 松江的这些城乡一体化改革,都是持续数年才可能见到一点效果,虽然周期长,不容易被外界注意,但改革本身就是超越功利的,它是一件立足长远的事情。

◎ 对我个人而言,它只是身为对“三农”工作熟悉的地方领导,带领广大基层干部一起,上下一心做一点对农民较好、对农业、农村发展有利、对城镇发展有利,对未来有利,大家力所能及,应该做且必须做的工作。

◎ 改革虽然是“硬骨头”,但“硬骨头”的另一面,是我们不能畏惧“啃骨头”。俗话说,好肉长在骨头边,你把骨头啃下来,才会有更光明的发展前景。“啃骨头”的过程虽然很难,但它总有解决的方法,只要方法对路,持之以恒地不断推进,“骨头”啃下来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用行动深化改革,就能成功“突围”

编辑:您和北京大学的周其仁教授,平时多有往来,周教授今年5月在国内演讲说,中国经济这几年,也许包括未来几年,基本都处于突围状态,如何突围,第一步还是得靠改革,从基层实践出发,您如何来理解“突围”和改革之间的关系?

盛亚飞:可能我的这个理解有些武断,如果有什么不一致的地方,希望周教授多多见谅。

从字面上来看,这个“突围”,我理解为突破围栏。这个围栏又是什么?是影响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原有的思维定势和习惯做法。

比如第二产业要发展突围,就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就要突破在低端产业上的徘徊,那我们就要破除热衷于模仿、热衷于赚快钱,热衷于成本最低,往往忽视质量的做法和思维定势,转而立足于基础研究和创新发展,立足于打造业内的产业制造高点,等我们完成了这个转变过程,那也就实现了突围。

也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打破限制创新的原有路径依赖,才能激发更多改革参与者的积极性,才能把参与者的积极性,落实到具体的创新活动上,最终实现创新和转型发展的最终目标,无论是我们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也好,“三农”改革也好,都需要这种“突围”的精神和行动。

编辑:改革既有中央层面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也有城乡改革这样更具体领域的落实,更具体一点,您怎么看来城乡改革和中国“突围”的关系?

盛亚飞:从过去三四十年中国城乡发展来说,城市发展得较好、较快,农村发展得相对较慢,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原因也很简单,农地产出天然有限,使得它的扩张能力有限,城市里的工业和服务业蛋糕,却可以越做越大,这样就造成了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农业在总GDP里的占比,一直在下降。

农业GDP占比越来越低,“三农”工作就更容易被忽视,农民个体弱小,没有城里人有文化,能说会道的农民也不多,他们更容易成为弱势群体。

但实际上,虽然农业GDP占比在不断下降,但它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这个重要地位从来都没有变过,不仅我国如此,欧美发达国家同样如此,它和二、三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城市的正常运转,需要农业生产提供足够的刚需食品,农业人口能否顺利转移到城市里,又影响着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水平。

我们农业最大的挑战,就在于还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劳动生产率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这又体现在本国农民种植出来的农产品没有竞争力。

在一个相对流通的国际市场环境下,本国农产品生产成本高,没有价格优势,就卖不出去,结果又挫伤了农民积极性,国家托市收储,大量粮食又积压在仓库里,增加了财政负担,同时,粮食还经不起长期储存。长期维持这种低效局面,又将动摇我国粮食的自给能力。

我们又和一些只有数千万人口,依靠粮食进口就能度日的国家不同,我们是一个人口近14亿的大国,单纯依靠进口远远满足不了我们的巨量粮食需求,这也决定了我们的饭碗主要还是得依靠自己解决,坚决不能放松维持我国相当程度粮食自给能力的努力。

其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重视和发展现代农业,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并以此为基础,培育一整套的农工商产业链和多方市场运营主体,共同分担粮食收储所带来的财政压力,它又离不开农业人口的继续转移,这就需要城乡通盘考虑,深化城乡改革。

所以在我看来,深化城乡改革,是中国“突围”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是国家稳定的基本盘。而以此次中美贸易战芯片风波为镜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己真正强大,拥有竞争的底气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才会有更多的谈判筹码,并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到更多利益。

编辑:那您怎么来看通过深化改革,未来中国的突围前景?

盛亚飞:中国未来“突围”能否成功,最关键的是要上下一心,力戒形式主义,用具体行动来“突围”。现在中央的决策部署,讲得非常清晰明白,但它离不开地方上具体而扎实、持久的实践。改革到了深水区,不仅会牵扯到各方利益,攻坚难度大大提高,它需要更坚定的决心,持之以恒地去推进。

也只有通过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前进,才能最终实现突围。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又会碰到新的问题,新的问题再继续改革,再不断突破,如此往复,才能不断突破自己,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愿景。

至于未来的“突围”结果,我完全认同周教授的观点,中华儿女是勤劳、聪明、有韧性的,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中国全方位“突围”成功,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无问城乡:上海松江改革田野调查纪实》

郭涛涛/著

新华出版社|2019年3月

ISBN: 978-7-5166-4489-8

定价:56.80元

责任编辑:黄采萧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