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11月28日,海南绿色发展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简称“绿发信评”)以“聚焦主体地位,推动产业升级”为主题,正式发布覆盖5393家上市公司的ESG主动评级结果。本次发布,是绿发信评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我国国情,适应国际规则,构建的兼具科学性与实践性的ESG评级体系,依据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全面评估了截至2025年4月30日上市的5393家企业可持续发展表现,为资本市场可持续投资、企业绿色转型及行业规范发展提供了参考,积极响应国家“十五五”规划绿色低碳战略目标。
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备案的专业信用评级机构,绿发信评以环境(E)、社会(S)及治理(G)三大维度为基础,涵盖19个核心议题,300余项数据指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导向,建立ESG表现与实时舆情分析调整双维度下的四级评级结构。同时创新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全面提升数据处理与评级分析能力。值得关注的是,体系创造性融入环境政策差异、产业链上下游风险传导、国家产业责任、信用风险等特色指标,通过实时舆情监测完成企业级别动态调整,有效解决了传统评级中行业不可比、风险覆盖不全面、国家战略导向不清晰等痛点。
此次评级结果呈现出鲜明的差异化特征:ESG表现卓越的AAApi级别企业共30家,占比不足1%,集中于家庭耐用消费品、机械制造、电气设备、通信设备、汽车等行业。迈瑞医疗、时代电气、老板电器、阳光电源、徐工机械、赛力斯等企业凭借“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实践与“终端消费导向+海外出口布局”的双重驱动脱颖而出。

与之相对,Bpi级以下企业共1484家(含166家CCCpi级企业),清越科技、元道通信、ST云动等企业的核心问题集中于ESG信息披露严重缺失及财务造假、监管处罚、实际控制人违规等重大争议舆情频发,反映出其在可持续发展管理与风险管控方面的显著短板。从维度表现看,环境维度整体平均分相对较低,凸显我国上市公司在节能减排、绿色生产、气候变化应对及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等领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企业规模、行业与区域分布上,评级结果呈现清晰规律:规模及以上上市公司凭借资金储备、资源整合能力及产业引领力,ESG表现普遍优于小规模企业;金融服务、水公用事业、交通基建等行业平均分领跑,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行业高等级(AApi及以上)企业数量居首,彰显强监管与绿色转型的双轮驱动效应;广东、江苏、浙江、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因外向型企业集聚、国际市场对接频繁及政策引导力度突出,高等级企业数量与占比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据绿发信评首席经济学家胡宏海介绍,绿发信评为正凯集团出具的评级报告成为工商银行浙江分行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的核心依据。绿发信评通过货币化计量拆解指标,构建与金融市场相适应的评级体系,为企业绿色转型提供明确坐标,扩大ESG评级在金融场景中的应用,推动国内ESG评级行业形成规范统一的市场,助力资本市场构建可持续发展良性生态。
胡宏海表示,未来,绿发信评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持续完善ESG评价体系,逐步将评价范围拓展至全球上市公司。该体系的建成将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全面提升ESG绩效,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