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品类革新破局 生态协同增势 千味央厨三季报营收稳增突破13亿

2025-10-28 10:59 来源: 周口网        作者: 0

分享至

在餐饮行业复苏呈现区域分化、下游消费市场弱复苏的背景下,郑州千味央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1215,以下简称“千味央厨”)凭借对餐饮供应链需求的深度洞察与产品战略的精准落地,交出了一份兼具规模韧性与结构亮点的业绩答卷。报告期内,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8亿元,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持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经营性现金流达1.11亿元,同比增长2589.13%,创近年来同期最佳水平。从单季度来看,第三季度单季营收达4.92亿元,同比增长4.27%,扣非净利润较二季度环比提升48.7%,盈利动能显著增强。

报告期内,尽管短期受行业竞争格局变化与传统品类迭代影响,公司秉承“B端为主、B+C端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凭借精准的产品创新、深度的客户绑定与高效的运营管理,整体业绩仍呈现“新兴品类爆发、传统业务夯实、现金流改善”的良性发展态势,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实现核心经营指标的稳健运行,为长期价值增长筑牢根基。

营收稳中有进 品类升级驱动增长新动能释放

作为餐饮供应链龙头企业,千味央厨采用多品牌运营策略实现全渠道覆盖:主品牌“千味央厨”深耕B端市场,副品牌“兴客坊”主打冷冻调理菜肴,“味宝”聚焦茶饮颗粒物赛道,丰富的产品线构筑起全方位竞争优势。

今年以来,国内餐饮业复苏整体弱于预期。从外部环境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累计27480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较上年同期的7.9%明显放缓;另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限上餐饮收入增速同比分别下降3.6个、2.0个百分点,增长动能减弱。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千味央厨通过产品结构前瞻优化与渠道效能提升,实现了营收的稳中有进。

公司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巩固行业领先地位,烘焙甜品类与冷冻调理菜肴类已快速成长为新增长极。据半年报数据显示,烘焙甜品类凭借大客户端定制化需求释放,实现营收2.05亿元,同比增长11.02%;冷冻调理菜肴类及其他品类以67.31%的同比增幅强势突破,营收达0.65亿元。两大新兴品类合计营收占比已接近三成,这种结构化升级有效对冲了传统品类的调整压力,为三季度营收环比提速以及未来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千味央厨传统优势品类主食类、小食类虽受产品生命周期与市场竞争影响短期承压,但公司通过深度推进全国大单品策略,以及对油条、象形面点等核心产品的场景化创新,有效对冲了行业波动压力。公司在抖音、京东、天猫等主流电商平台的深度布局,通过组合推广与爆品打造,实现线上流量与线下渠道互相赋能,推动小食类产品在线上渠道爆发式增长。上半年线上渠道销售额达2118.9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98.94%,且毛利率维持在34.18%的健康水平,有望凭借线上新兴渠道实现传统优势品类的新突破。

现金流暴增 赋能产能扩张打开长期空间

报告期内,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额的爆发式增长成为一大亮眼财务信号。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达1.11亿元,实现2589.13%的同比大幅增长。充沛的现金流正快速转化为产能布局的竞争优势,驱动建设项目成为增长加速器。

公司芜湖百福源食品加工建设项目、鹤壁百顺源食品加工建设项目(一期)有序推进,在建产能达8.4万吨,未来将进一步释放规模效应,满足全国市场的供货需求。新建基地与现有生产基地形成协同效应,将构建起紧密覆盖全国的产能网络,进一步降低生产运输成本,实现大客户订单快速响应,为品类扩张提供产能支撑,助力公司快速抢占餐饮供应链扩容机遇。

产业链整合与技术升级同步发力,进一步筑牢行业护城河。公司通过收购实现全资控股味宝食品,获得1.5万吨粉圆年产能与百胜中国T1级供应商资质,在正式切入茶饮赛道的同时,强化了与大客户的合作黏性。公司持续投入资源用于产品迭代,在郑州、上海两大研发基地的技术支撑下,不断推出适配不同餐饮场景的创新产品,累计拥有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85项,形成从烘焙甜品到冷冻调理菜肴、覆盖多元餐饮场景的产品矩阵。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达1650.23万元。

短期市场波动不改长期价值逻辑,当前千味央厨正处于战略升级的关键窗口期。尽管餐饮业复苏存在不确定性,但食材标准化、餐饮连锁化的长期趋势未变,公司作为供应链龙头将持续受益。展望未来,随着在建产能的逐步释放、新产品矩阵的持续迭代以及市场渠道的不断深耕,千味央厨在保持B端市场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C端与海外市场,新品类、新渠道渗透率持续提升,叠加茶饮赛道的新布局,多元增长曲线已清晰成型。公司有望持续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为投资者带来长期可持续的价值回报,在餐饮供应链的黄金赛道上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方娇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