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10月23日,A股市场下探回升,上演缩量上涨行情,成交额为1.66万亿元,连续6个交易日成交额不足2万亿元。冰雪旅游、锂矿、煤炭、量子技术、操作系统等板块表现活跃,整个A股市场超2900只股票上涨,逾70只股票涨停。
近期正处于上市公司三季报密集披露期,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已有372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三季报,其中,73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出现了QFII的身影,QFII在三季度新进成为3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并对另外21只个股的持股数量相比上季度有所增加。
分析人士认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仓位仍低,有增持空间,随着政策明朗和经济数据回暖,市场有望迎来上升行情。
缩量上涨
10月23日,A股市场下探回升,上证指数一度跌近1%,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均一度跌逾1%。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0.22%、0.22%、0.09%,科创50指数、北证50指数下跌0.30%、1.07%。
大盘股集中的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0.56%、0.30%,小盘股集中的中证1000指数、中证2000指数分别下跌0.06%、0.22%,大盘股表现相对强势。此外,中证红利指数上涨0.81%,10月以来连续走强,累计上涨4.23%,走势明显强于大盘,反映了近期红利价值股的强势。
个股方面,整个A股市场上涨股票数为2994只,72只股票涨停,2302只股票下跌,9只股票跌停。市场成交缩量,当日A股市场成交额为1.66万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减少295亿元。
从盘面上看,冰雪旅游、锂矿、煤炭、量子技术、操作系统等板块表现强势,培育钻石、光模块、先进封装等板块出现一定调整,市场出现明显轮动。申万一级行业中,煤炭、石油石化、社会服务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75%、1.52%、1.07%;通信、房地产、建筑材料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下跌1.51%、0.99%、0.91%。
领涨的煤炭板块中,陕西黑猫、山西焦化、云煤能源、上海能源、郑州煤电、大有能源等多股涨停,其中大有能源近10个交易日9次涨停。
近期,A股市场持续缩量,10月16日-10月23日,A股市场成交额已连续6个交易日不足2万亿元。
尚艺基金总经理王峥表示,近期市场持续缩量震荡是多重因素叠加下的流动性收缩和预期分化所致。首先,市场情绪不高,增量资金观望情绪浓厚,日均成交额持续降低,存量资金博弈特征明显;其次,当前处于政策空窗期,市场在等待“十五五”规划等明确信号;最后,结构性问题突出,科技主线不明朗,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制约风险偏好。整体上这种缩量整理反映了市场在寻找新平衡的过程。
思源电气最受QFII青睐
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正在密集披露当中,三季度末QFII重仓股及三季度持股变动情况浮出水面。从已有情况来看,QFII三季度积极加仓A股市场,新进成为3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并对另外21只个股的持股数量相比上季度有所增加。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共计372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三季报。在已披露三季报的上市公司中,有73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了QFII的身影,合计持股数量达3.73亿股,持股市值为86.94亿元(以2025年三季度末收盘价计算)。
从QFII持仓市值排名看,QFII对思源电气的持仓市值达12.67亿元,位居第一;对中国西电、海大集团的持仓市值分居第二、第三位,分别达8.77亿元、7.66亿元。
在73只QFII重仓股中,QFII对30只股票在三季度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序列,其中铂科新材、中材科技、中策橡胶前十大流通股东中QFII持仓市值均超4亿元。
从持股增加数量情况看,QFII三季度对21只股票持股数量增加。具体来看,持股数量增加股数居首的中国西电获QFII加仓7285.11万股;星网宇达、思源电气分别获QFII加仓699.80万股、351.20万股。
从行业板块持仓情况来看,在73只QFII重仓股中,QFII对电力设备、农林牧渔、机械设备行业持仓市值居前,分别为24.27亿元、14.26亿元、8.56亿元。
从QFII相关机构持仓市值排名看,在73只QFII重仓股中,摩根士丹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三季度末持仓市值最高,为20.38亿元;摩根大通证券有限公司、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持仓市值分居第二、第三位,持仓市值分别为15.3亿元、11.8亿元;美林证券国际有限公司持仓市值超10亿元。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表示,从全球投资者的总体配置来看,中国股票资产的仓位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从长期来看,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进一步增持将是大势所趋。
市场有望继续上行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3日收盘,A股总市值为115.73万亿元。万得全A滚动市盈率为22.41倍,沪深300滚动市盈率为14.46倍。
“短期看,A股市场仍将维持震荡格局,方向选择取决于政策催化与基本面改善的共振。”王峥表示,当前位置向下空间有限,中长期上行行情正在孕育,因为市场估值不高、政策托底预期明确、企业盈利逐步改善以及资金迁移的长期趋势未变。随着政策明朗和经济数据回暖,市场有望迎来上升行情。
华西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策略首席分析师李立峰表示,股市微观流动性仍较充裕,资本市场稳市机制建设和投资者回报制度完善是本轮行情区别于以往的最大特征,当前中国资产整体不贵,短暂调整后有望开启一轮修复行情。
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最新发布报告称,中国股市将进入更为持久的上涨阶段,预计关键指数到2027年底将有约30%的上涨空间,主要由12%的盈利趋势增长和5%-10%的进一步重估潜力推动。中国股票相对全球股市仍存在折价,潜在的中国资产再配置资金规模可达数万亿美元。
对于市场配置,王峥认为,投资者可以采取稳健防御叠加适度进攻的策略,配置高股息、低估值的防御性板块,在提供安全边际的同时关注科技成长主线,聚焦AI、高端制造等政策支持方向,把握结构性机会。
李立峰表示,指数调整期会加快风格轮动,低位的红利、金融板块可承接资金的流入。待结构再平衡后,市场向上突破大概率还是依靠高景气度的成长板块,资金仍有望重新聚焦科技成长和未来产业投资。主题上,建议关注并购重组。
高盛建议,采取以超额收益为中心的策略,在成长型股票中重点关注AI题材、出海领军企业、“反内卷”受益企业和A股小盘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