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如果说,前几年FOF产品遇冷主要与权益市场调整相关,那么,近一年来权益市场的反弹让公募FOF重拾活力。不仅如此,公募FOF自身也在进化,向指数化投资靠拢是近一年来最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FOF基金经理在组合中积极应用ETF,对看好的行业主题进行灵活高效配置,且费率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今年以来越来越多专投ETF的FOF产品——ETF-FOF陆续问世,灵活配置ETF的策略进一步成为主流
问世8年,公募FOF终于褪去“青涩”,找准了自己的方向和节奏。
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3日,全市场公募FOF自2017年9月首批产品问世以来,平均回报为14.66%,超九成实现正收益,其中绝大部分收益在近一年实现。
除市场因素起作用外,在机构人士看来,随着可投产品类别不断扩容、自身的产品类型持续更迭,公募FOF已经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产品独具的资产配置能力正逐渐发挥作用,该类产品的潜力特别是在个人养老领域的配置价值仍待深入挖掘。
“七年之痒” 八年重生
2025年,或可被称为公募FOF发展转折之年。
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3日,全市场公募FOF近一年的平均回报为17.25%,且全部实现正收益。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将截止日调回一年前,则公募FOF自2017年9月首批产品问世以来至2024年10月14日,平均收益仅有0.07%。也就是说,近一年是绝大多数公募FOF真正开始累积正收益的关键之年。
具体来看,截至10月13日,国泰优选领航一年持有期混合FOF以近一年净值增长76.76%,在全部FOF产品中排名第一,排名在其后的国泰行业轮动股票FOF近一年净值增长65.01%,还有17只产品近一年回报超过40%。
养老FOF近一年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同源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3日,全市场个人养老金基金近一年全部实现正收益,平均净值增长16.24%。其中,国泰民安养老2040三年持有混合FOF(Y份额)回报达43.36%,在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另有6只产品净值增长超30%,54只产品净值增长超20%。
随着业绩回升,公募FOF的存量规模和新发份额也呈现稳中有升态势。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3日,全市场公募FOF产品合计规模约1767.05亿元,不仅成功扭转了2022年至2024年公募FOF规模持续下降的势头,而且较2024年底的1475亿元实现了近两成增长。从新发基金的情况来看,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14日,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公募FOF产品数量达51只,已超2024年全年的38只,合计发行份额达392.99亿份,超过2023年和2024年总和,FOF类产品发行份额在全部新发基金发行总份额中占比达4.44%,为2017年产品问世以来最高水平。
销售端对FOF类产品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招商银行2024年年报提出,持续深化“招商银行TREE资产配置服务体系”:服务方面,升级资产配置方法论,丰富可配置的资产类型,发挥多元资产配置的价值创造能力;产品方面,创设TREE长盈计划“FOF”产品,基于资产配置逻辑定制公募FOF基金产品,为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提供一站式资产配置解决方案。
破茧成蝶 创新迭代
如果说,前几年FOF产品遇冷主要与权益市场持续调整相关,那么,近一年来权益市场的反弹让公募FOF重拾活力。
“FOF产品运作的理想环境是市场波动相对较小并不断抬升。去年9月24日以来,权益市场反弹,市场中枢持续抬升,虽然过程中仍有一些波动,但整体方向不变,为公募FOF发展提供了理想土壤。”沪上某大型基金公司FOF基金经理告诉上证报记者。
不仅如此,公募FOF自身也在进化,向指数化投资靠拢是近一年来最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FOF基金经理在组合中积极应用ETF,对看好的行业主题进行灵活高效配置,且费率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今年以来越来越多专投ETF的FOF产品——ETF-FOF陆续问世,灵活配置ETF的策略进一步成为主流。
“ETF当前已成为资产配置的最佳工具之一。”一位绩优FOF基金经理向上证报记者表示,ETF具有运作透明、交易灵活、风险分散等特点,灵活性更强。专业投资者投资ETF,能更好地利用波动行情下ETF日内定价失真时的场内交易机会,比如折价买入、溢价卖出,从而增厚收益。
以今年以来业绩领先的国泰优选领航一年持有FOF为例,公开信息显示,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前十大重仓基金中有两只稀土ETF,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三,合计持仓占比近30%。从基金经理曾辉管理的另一只FOF产品——国泰行业轮动股票FOF来看,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前十大重仓基金中前三只都是稀土ETF,持仓占比均超过18%,合计持仓占比达56.79%,三季度以来相关资产的表现对产品的业绩增厚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上海证券研报显示,截至9月26日,今年以来共有11家基金管理人合计申报了15只ETF-FOF产品。研报分析认为,ETF-FOF是一种主要投资于ETF的FOF,因为ETF费率较低,且被动投资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基金风格漂移,相比传统的FOF产品,ETF-FOF具有费率低廉、风格稳定的优点。
资产配置 直面挑战
被动产品的灵活应用,对FOF基金经理的资产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恒泰证券研报分析称,如果说ETF-FOF产品代表现有公募基金的最新发展趋势,即从简单的选基能手向资产配置解决方案转变,那么基金经理的核心竞争力也从最初的专业选股、选行业、择时向多元资产配置和大类资产择时方向发展。
对此,沪上一位受访FOF基金经理对上证报记者表示,随着QDII、商品、REITs等基金品类不断进入公募FOF的配置范围,包括对被动产品的应用提升,公募FOF的覆盖范围和配置能力较前几年有了质的提升,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并有效实现收益的多元化。
兴证全球基金总经理助理,多元资产配置部、养老金管理部总监林国怀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FOF在多资产配置方面本身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这种优势随着FOF的可配置资产类别逐渐丰富而得以放大。
“早期的FOF主要在境内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中精选,帮助投资者解决选基金的困扰。随着债券、理财、存款等资产收益率的下行,普通投资者需要一些能够长期带来稳健收益且波动和回撤相对可控的产品,在此背景下,FOF的职能已超越简单的基金选择范畴,进一步拓展到通过专业化资产配置框架实现跨资产、跨周期的组合优化,帮助投资者解决投资时点、资产选择的难题。”林国怀表示,当前FOF投资范围除了传统的偏股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以外,还包括商品基金、REITs、香港互认基金等。因此,兴证全球基金将“FOF投资与金融工程部”更名为“多元资产配置部”,将研究视野扩展到更广阔的领域,以期实现传统资产全球化配置、另类资产深度挖掘以及对私募基金和衍生品工具的灵活运用。
今年5月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加大含权中低波动型、资产配置型等产品的创设力度”“适配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促进权益投资、固定收益投资协调发展”。业内人士普遍表示,以公募FOF为代表的配置型产品更加适配中长期资金的需求,未来随着权益市场稳步上行,“资金流入—配置优质资产—上涨吸引更多资金”正循环逐步开启,长期资金的持续流入也能够更好地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