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杜小同”展览9月4日下午在浙江美术馆举行开幕式。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京新;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庆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见;江苏省美术馆党总支书记、馆长王法;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刘明波;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刘云;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方向军、刘毅、栾剑;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敏杰;浙江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应金飞;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李勇;浙江画院副院长余宏达;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李昌国;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管怀宾、黄骏、林海钟、雷子人、李桐、潘汶汛、叶芃等。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的朋友及同仁们。
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在致辞中提到了杜小同的创作是一种剥离浅表化的现实主义,在模糊形态下蕴含着更丰富、更厚实的内涵。以极简形态呈现,克制多余表达,以“笨拙手法”传递人物孤独感,在留白与极简中创造新的空间维度。最终回归原始创作状态,追求“陌生感”。最后应金飞馆长提到了在当下流量时代,美术馆应更多展示具有实验性、突破惯性的作品给观众,而非以流量为导向的艺术作品。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届副主席,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周京新致辞中提到杜小同创作的作品中“恰到好处的未完成感”是难得的艺术修养——既保留朦胧意境,又以精准线条引出虚灵空间,展现出独特的艺术境界。他强调,本次展览呈现了杜小同五六年创作的跨度与深度,学术性与观赏性兼具,能带动观众视觉感受与艺术判断的深度共鸣。
中央美术学院刘庆和教授则通过对比杜小同近十年的作品变化,称赞其“自省与自律”的艺术追求。他表示,他在找到独特创作方法后,未陷入“一招鲜”的固化模式,而是持续关注现实、突破自我,其作品对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敏杰认为杜小同是当代中国画领域具独特面貌与哲学思辨的一位艺术家,认为其作品根植传统又直面当代,超越技术层面,聚焦生命状态、空间意识与自然关系,为中国水墨的当代探索提供了优质个案。
展览策展人杨大伟在发言中分享了展览筹备细节,提及本次展览获得了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江苏省国画院以及浙江美术馆的大力支持。感谢了到场的学者、嘉宾对此次展览的支持与肯定。最后策展人阐释展览以“杜小同”为名,核心用意在于区别于以往展览模式。它不再依赖抽象主题,而是将艺术家本人作为展览的核心载体,以此让展览的定位更清晰、形象更“有形”。
杜小同首先向本次展览的主办方、策展团队及各位嘉宾致以诚挚感谢。他特别指出,杭州在中国画发展的历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此次选择在这里举办展览,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主任编辑孙欣主持
开幕式现场
展览现场
部分作品
《此山》
145X365cm
水墨宣纸
2022年
《皆是》
228cmX558cm
纸本水墨
2024
《一块石头·二》
365X145cm
水墨宣纸
2022年
《域》
228cm×552cm
水墨宣纸
2019年
《源·连续的石头》
145X365cm
水墨宣纸
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