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深圳,正迎来冰雪奇迹。
随着十五运会进入百天倒计时,由华发股份投资建设运营的全球规模最大、纬度最低的顶级室内滑雪场——深圳·前海冰雪世界项目官宣:华发冰雪热雪奇迹将于8月28日举办开票仪式,并正式宣布开业节点。
项目实景(拍摄于2025年8月24日)。华发集团供图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华发股份深圳负责人李挺介绍称,深圳·前海冰雪世界规划建设伊始,便承载着推动我国南方地区冰雪运动普及、助力国家冰雪战略“南展西扩东进”和打开“冰雪丝路”南方接口的重大使命。该项目拥有全球最大的室内滑雪场垂直落差、全球最长室内单条雪道,同时也是全球纬度最低的室内冰雪综合体。
项目雪场室内效果图。华发集团供图
“全球之最”是如何炼成的?
北纬22°,炽热的深圳,建设一座用钢量达4.7万吨、全球规模最大、垂直落差最大、单道最长的室内滑雪场,体量大、涉及专业众多,主体钢结构、幕墙、机电、体育工艺等各专业间穿插作业,无一不是对华发股份及各参建方施工组织、精度和质量控制的考验。
“项目南区深藏流塑性极强的淤泥层,传统桩基工艺在此彻底失效。”李挺介绍,技术团队以18-21米超长护筒成桩方案配合大吨位履带吊插打,将44根巨柱桩深扎地层,为雪场铸造“定海神针”。项目创新采用“半逆做施工法”——地面钢结构拼装与空中转体提升同步推进,以毫米级精度控制完成重达3600吨的桁架区块整体提升,既规避了对地铁的干扰,也将工期压缩25%-35%。
李挺特别介绍,4.7万吨钢结构的“空中芭蕾”,全凭“一模到底”数字化系统驱动:BIM模型实时同步数万构件坐标,激光扫描与AI算法动态纠偏,令“蓝鲸跃海”的流线穹顶在南海之滨昂首成型。
项目钢结构实景(拍摄于2024年12月)。华发集团供图
如何在30℃盛夏维持10万平方米的“永不融雪”,并破解“电老虎”难题?李挺表示,项目采用“主动+被动+新型能源”并举的节能降碳策略:双层围护结构采用喷涂反射隔热涂料及强化通风效果等措施,降低围护结构表面温度进而降低室内冷负荷需求;配备高效制冷造雪系统,较常规能效提升12%;屋面铺设13614块彩色光伏板,年发电超650万度;冰蓄冷系统在夜间低谷电价时段蓄冷,有效降低能耗成本。该组合拳使整体碳排放较常规方案直降43%,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冰雪基建树立绿色标杆。
让冰雪经济在湾区“热”起来
冰雪经济正从北国风光转化为全国性“热产业”。前海冰雪世界这一“超级引擎”正是深圳发展冰雪经济的主要依托。
李挺表示,后续陆续开放的超感公园打造全球罕见的33米室内深潜基地,搭配攀岩、冲浪等极限运动项目,构建全天候“滑雪+体育+潮流”生活方式复合场景,满足当代青年一站式“运动潮玩”+“圈层社交”需求。此外,同步在建的JW万豪酒店,将实现酒店直达雪场,为滑雪爱好者带来不可多得的“住滑一体”度假体验。
项目超感公园效果图。华发集团供图
据估算,前海冰雪世界投运后,预计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2000个,间接带动周边酒店、零售、装备制造等产业链新增就业逾万人。据《中国冰雪产业白皮书》预测,粤港澳大湾区冰雪产业规模五年内有望突破300亿元,而这里将成为核心支点。
如果说前海冰雪世界是湾区消费的“新引擎”,深中通道则是贯通湾区脉络的“大动脉”。一桥飞架,让深圳与珠江西岸的时空距离从两小时压缩至20分钟,珠江两岸的文旅资源首次实现“同城化”串联,创造了“通道经济”与“冰雪IP”叠加的虹吸效应。
李挺说,前海冰雪世界绝非孤立的旅游地标,而是驱动“人产城”融合的超级生态。在产业层面,这里正形成设计研发、装备制造、赛事运营、教育培训的完整链条:YONEX中国首家独立形象店、NITRO华南首店等国际品牌抢先入驻;国际雪联(FIS)认证赛事基地与青少年训练营将构建全年龄段赛事矩阵;更联动深圳智能制造优势,孵化冰雪装备国产化创新。
深圳·前海冰雪世界效果图。华发集团供图
李挺表示,在开业前的最后一个月,项目团队将继续秉持国企责任担当,以坚如磐石的信心、使命必达的决心,与各参建单位协同作战、奋力冲刺,确保项目如期建成、完美呈现,为深圳新质文旅发展增光添彩,为大湾区喜迎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献上“冰雪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