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从中国船舶将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到中国神华拟收购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13家能源资产股权,近期国资并购重组大动作不断。Wind数据显示,按照最新披露的时间计算,截至8月5日,A股市场2025年共计发生国有企业重大重组事件52起,其中首次披露的有21起,19起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冲刺收官、国企市值管理加快落地的背景下,当前从中央企业到地方国企都在加大并购重组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产业整合升级逻辑凸显,“资本招商”日趋活跃。业内人士认为,国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将持续保持活跃态势,呈现“央企做强主业、地方做优招商、资本市场做高估值”的三螺旋上升格局。
央企重组步伐加快
“两船合并”迎来新进展。8月4日晚,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双双发布多条公告,披露中国船舶拟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交易信息。据公告,中国船舶拟以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中国船舶为吸收合并方,中国重工为被吸收合并方。本次交易已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双方将尽快办理交易相关事宜。
中国船舶股票将自8月13日开市起连续停牌,并将于刊登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申报结果公告当日复牌。中国重工股票将自8月13日开市起连续停牌,直至终止上市,不再复牌。
据悉,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是2025年5月中国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后,首单完成上交所审核与中国证监会注册的上市公司吸收合并项目。
本次交易实施后,中国船舶作为存续公司,将消除两家上市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进一步巩固与突出其主业。根据双方2024年度财务数据估算,重组后的中国船舶总资产将突破4000亿元,年营业收入将超过1300亿元,其资产规模、营业收入规模及手持订单数量均领跑全球。
记者注意到,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央企业积极响应“并购六条”以及国务院国资委相关鼓励政策,加速推动企业内部优质资源进一步向控股上市公司汇聚,支持控股上市公司围绕提高主业竞争优势、促进产业升级实施并购重组。近期,中国神华、内蒙华电、国投中鲁、中化装备、中化国际等先后披露了相关收购预案或最新交易进展。
“以价值创造、产业协同为核心的并购重组,日益成为央企增强核心功能、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成为引领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昌明称,当前央企并购重组的核心逻辑有三点:一是解决同业竞争,满足上市公司合规要求;二是强化产业链整合,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三是注重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平台作用,体现“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的政策导向。
以中国神华为例,其拟收购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13家能源资产股权,涵盖煤炭开采、坑口煤电、煤化工、物流运输(港口、航运)等全产业链环节,将显著提升中国神华煤炭资源战略储备和一体化运营能力,同时根本性改善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在煤炭资源开发领域的业务重叠问题。
“将分散配置的资源整合到同一家企业,不仅可以减少重复投资,还可以在内部统筹优化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与产品生产,从而更快地在创新方面取得突破。”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称。
地方国资以市场化手段整合资源
央企在布局,地方国企亦在行动。通过收购上市公司、设立并购基金等多种方式开展“资本招商”,已成为地方政府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浙江,多地国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加速布局新兴产业并举,围绕“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收购思创医惠、菲林格尔、金智科技等企业。上海国资拟收购的汇纳科技与已完成收购的中颖电子,均属于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的企业。无锡国资豪掷6.8亿元买下宁波博汇股份。
在朱昌明看来,本轮地方国企并购重组呈现出向资本招商、掌握控股权、引导产业落地的特征,其本质是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产业从“低水平内卷”向“高质量集聚”跨越。但同时需要警惕“重规模轻效益”“重收购轻整合”等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相统一。
为资本市场注入活力
202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部署,下半年要推动央企进一步健全并购管理决策机制,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地方国企要紧紧围绕“三个集中”,优化国有资产增量投向,调整存量结构,带头抵制“内卷式”竞争,加强重组整合,推动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形成新的国有资本布局结构。
朱昌明认为,未来国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将呈现“央企做强主业、地方做优招商、资本市场做高估值”的三螺旋上升格局,“硬科技”与“新质生产力”是关键词,重点布局半导体与人工智能、新能源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与新材料、数据要素与数字经济等行业领域。资本市场将从“融资平台”升级为“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的主战场”,为中国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做出贡献。
刘兴国认为,国资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将持续保持活跃态势,围绕“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做优做强传统主业”两个主题展开,从多方面为资本市场发展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