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号精选 > 正文

上证早知道|重要预告,今日10时;医保基金即时结算经办规程,来了;游戏用户规模,新高

2025-08-01 09:40 来源: 上海证券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 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今日导读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发布会将于8月1日10:00召开。

•7月3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印发《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经办规程(试行)》。

•《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5年1至6月,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再创新高。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亦为历史新高点。

上证精选

•7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2025年上半年发展改革形势通报会。会议强调,要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内卷式”竞争,深入推进招标投标制度改革,规范地方招商引资行为,推动要素顺畅流通,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7月3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印发《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经办规程(试行)》。其中指出,充分考虑定点医药机构需求和现状,依申请将符合条件的定点医药机构纳入即时结算范围,实行动态管理。参保人在符合条件的定点医药机构联网结算且应由基本医保基金支付的医药费用,均可纳入即时结算范围,具体由各地根据实际合理确定。各地可按照先省内再省外的原则探索将异地就医费用纳入即时结算范围,做好与现有异地就医结算流程的有效融合。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发布会将于8月1日10:00召开。

•7月31日,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表示,总体来看,“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政策的“四梁八柱”初步构建,新型储能产业稳步发展。截至2024年底,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装机规模已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涵盖全球工程应用的主要技术路线,调度运用水平稳步提高,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7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包括建立生育补贴制度、增强生育保险保障功能、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加强生殖健康服务、健全住房支持政策等15项措施。

•据IDC最新预测,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据近半份额,并以近15%的复合增长率位居全球前列,成为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增长的核心引擎。

•由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游戏产业研究专家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5年1至6月,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680亿元,同比增长14.08%,再创新高。游戏用户规模近6.79亿,同比增长0.72%,亦为历史新高点。

上证聚焦

○AI智能体应用加速落地 百度接入带动产业链热潮

7月31日,AI智能体概念走强,易点天下、南兴股份涨停,用友网络、金现代、利欧股份、普元信息、鼎捷数智等涨幅靠前。

消息面上,百度搜索电脑端正在首页测试开放智能体应用入口。首页集成的智能体主要来自文心智能体平台、搜索开放平台接入的外部优质AI应用以及部分百度自研应用。目前该功能已在灰度测试,预计很快将全量开放。另外,日前智谱旗舰模型GLM-4.5重磅发布并开源。参数效率翻倍,API价格仅为Claude的1/10,速度超100tokens/秒。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AI大模型正在向更强大、更高效和更可靠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了推理模型的深化,也催生了智能体模型的快速发展。2025年被认为是Agent(智能体)元年,推理需求的激增将带动算力需求的爆发。当前AI应用的加速落地,尤其是在B端领域,较互联网时代有显著提升,预计将超出市场预期。

中金公司表示,在科技与金融的“双轮驱动”下,我国人工智能正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发展,需要依托相应的科技金融体系,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产业情报

○医保政策持续加码支持 创新药出海合作迎高光时刻

7月31日,创新药概念股持续活跃,南新制药、安科生物“20cm”涨停,奇正藏药、汉商集团涨停,海特生物、百诚医药、翰宇药业、广生堂等涨超5%。

消息面上,石药集团30日宣布与美国生物制药公司Madrigal Pharmaceuticals达成重磅授权协议,将其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SYH2086的全球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授予后者,交易总价值最高可达20.75亿美元。另外,为贯彻落实《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创新药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就医用药需求,近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投资专场。

中信证券表示,我国创新药发展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拥抱创新驱动和国际化+自主可控+院外营销模式改革将是下半年相对更有确定性的布局方向。建议横向维度上,下半年围绕创新驱动和国际化+自主可控+院外营销模式改革三个领域进行布局,尤其是最具贝塔效应的创新药领域。

国金证券表示,创新药全球竞争力凸显,对外授权提速,陆续步入扭亏阶段的产业向上趋势。2025年开年以来,中国新药获批上市的数量与质量都继续提升,中国创新药商业化以及国际领先新药引进到中国的节奏都在加快,经历数年低迷的创新药板块已处于价值洼地。

公告快递

○新铝时代拟投资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项目

新铝时代拟与重庆战新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通过子公司渝北新铝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对新铝时代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项目总投资不低于5.5亿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建设新能源汽车电池盒箱体产线和轻量化零部件(新能源/算力/机器人)产线。

○思泉新材拟定增募资用于液冷散热研发中心等项目

思泉新材拟定增募资不超4.66亿元,将用于越南思泉新材散热产品项目、液冷散热研发中心项目、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三晖电气子公司签订机器人产品销售框架合同

三晖电气子公司三晖联璟智算与淄博蓝丝带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产品销售框架合同》,双方就销售机器人设备等相关事宜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销售产品清单为2025年不低于50台;2026年不低于300台;2027年不低于450台。

○安凯微推出AK1037系列低功耗锁控SoC芯片

安凯微推出AK1037系列低功耗锁控SoC芯片,该系列芯片内置RISC-V内核,集成多种核心功能,具有高集成度、低功耗等特点。基于该芯片的智能门锁系统平台与“交钥匙”应用方案也已完成,可扩展应用于智能门禁考勤、家电控制面板及充电桩等终端。

○亚虹医药创新药APL-1401Ⅰb期临床试验获积极初步结果

亚虹医药开展的APL-1401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Ⅰb期临床试验获得了积极的初步结果。该研究剂量爬坡已完成,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并在仅4周治疗周期中观察到积极的疗效信号。基于研究取得的积极结果,公司计划在更大规模的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群体中,进一步评估该潜在first-in-class疗法在12周治疗周期中的疗效。

○微芯生物CS231295临床试验申请获得FDA批准

微芯生物子公司微芯生物科技(美国)有限公司收到FDA签发的关于CS231295开展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的通知。CS231295是一种透脑AuroraB选择性抑制剂,凭借良好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对脑部原发或脑转移性肿瘤存在明显的治疗优势。目前,全球尚无同类设计的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奥士康拟募资用于高端印制电路板项目

奥士康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10亿元,用于高端印制电路板项目。

○富安娜拟回购公司股份

富安娜拟以5585万至1.04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1元/股。

资金观潮

○长线资金加仓先进制造细分龙头

根据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截至7月31日,巴克莱银行、瑞银集团、阿布达比投资局等外资巨头,以及14个全国社保基金组合、3个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组合等长线资金现身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

从整体加仓方向看,先进制造领域成为长线资金的核心布局阵地,多家绩优公司获加仓。以鼎通科技为例,截至二季度末,摩根士丹利、广发基金-社保基金2003组合成为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均超过110万股。此外,广发主题投资资产管理计划36号、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基金、中欧数字经济混合基金也均是鼎通科技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

第三方检测龙头苏试试验也吸引多家机构加仓。截至二季度末,全国社保基金六零二组合、全国社保基金六零一组合、全国社保基金五零二组合成为苏试试验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

○近一个多月700亿元涌入港股主题ETF

资金持续涌入港股主题ETF。据Choice测算,6月10日以来,截至7月30日,港股主题ETF净申购额达到700亿元。其中,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净申购额为122.61亿元,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净申购额为111.5亿元。此外,广发港股通非银ETF、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等净申购额均超过49亿元。

长城基金曲少杰认为,港股市场或呈现结构化牛市,政策倾斜的科技成长和消费细分领域相对占优。此外,无风险利率呈下行趋势,港股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股息率,对资金有较大吸引力,港股红利资产也值得关注。

嘉实基金王鑫晨表示,港股估值相对全球主要市场依然较低,科技资产的性价比也在逐渐提升。但经过一轮明显上涨,港股中有一些偏主题的中小市值公司,其实已经回到一个非常高的估值水平,需要观察能否转化为长期的收入和利润,注意甄别相应风险。对于港股人工智能相关的核心公司,更看好一些基础设施以及互联网企业、公有云厂商等。

责任编辑:闫梅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