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财富网讯 近期,基础化工行业表现稳健,磷化工板块因磷肥出口政策明朗化而备受关注。我国磷矿资源丰富,磷化工产业体系完整,是全球最大的磷矿石、磷化学品生产国。实现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增强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已经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磷矿石市场高位企稳,资源掌控成核心竞争力
磷矿石作为磷化工产业的基础原料,其市场价格和供应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湘财证券表示,2025年1—3月,我国磷矿石产量2595万吨,同比增长17.1%。进口量21.4万吨,出口量1.5万吨。此外,开源证券指出,据百川盈孚数据,2025—2027年分别规划新增磷矿石产能 2285万吨/年、3030万吨/年、580万吨/年。预计2025年—2027年国内磷矿石产量为 12.038万吨、13.633万吨、15.173万吨。磷矿石产量将稳步提升。同时从供需情况来看,供给端国内各产区磷矿开采正常,整体库存无压,但高品位矿石供应偏紧,市场交易多以中低品位矿石为主;需求端虽受夏季肥整体需求有限的影响,但随着磷铵出口市场回暖消息的逐步传导,市场氛围已有所好转。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拥有磷矿资源的企业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以松滋史丹利宜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滋新材料”)为例,作为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6月5日,松滋新材料的180万吨/年选矿装置、2*60万吨/年硫酸装置、30万吨/年磷酸装置、40万吨/年多元素生理肥装置及200万吨/年磷石膏纯化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史丹利凭借 180 万吨/年选矿装置的稳定运行,为自身产业链提供了充足原料保障,不受原材料磷矿的价格波动影响,印证了资源一体化模式的优势。
与史丹利类似,云天化同样在资源掌控方面表现卓越。云天化拥有国内最大的磷矿储量,约达8亿吨,年产能高达1450万吨,实现了100%的磷矿自给率。这使云天化同样也规避了原材料磷矿的价格波动影响,资源的稀缺性为其利润提供了有力支撑。
磷肥出口政策明朗,一体化企业抢占先机
根据湘财证券发布的《磷肥出口有望提振,建议关注具有磷矿资源的一体化磷化工企业》,2025年磷肥出口将分阶段进行,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第一阶段的窗口期集中在 5-9月,法检时间缩短至半个月左右,已于5月中旬正式实施。尽管全年配额相比去年有所减少,但政策的清晰化仍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尤其是在国际磷肥价格坚挺、供应紧张的形势下,为国内企业的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
不仅如此,2024年国内磷肥产能基本稳定,行业开工率小幅度提升。开源证券指出,磷肥对磷矿石需求占比保持在 60%左右,行业新增产能受限,目前国内磷酸二铵、农业磷酸一铵、工业磷酸一铵 CR5 产能占比为 71%、30%、44%,2024年以来国外磷铵价格、价差高于国内。
因此,云天化集团依托“全产业链一体化”绿色化工产业基础,以国际化营销网络、跨境物流、供应链金融为支撑,整合肥料产品供应链、农产品供应链、能源化学品供应链,形成集业务、物流、金融、大数据为一体的供应链平台,为国内外的“肥粮”产业生态圈合作伙伴提供供应链服务。这种模式借助了国际化网络对接海外市场(海外磷铵价格长期高于国内),为企业在行业长景气周期中实现业绩稳健增长与高分红能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矿化一体企业转型升级的范例。
行业前景展望,资源一体化成发展主流
湘财证券指出,磷矿、硫磺等原料价格的高位运行将持续支撑磷化工产品价格,建议重点关注具备磷矿资源的一体化企业。史丹利、云天化等企业的成功实践,充分印证了这一发展趋势。通过掌控磷矿资源、构建完整产业链,这些企业在成本控制、市场响应、风险抵御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优势。随着磷肥出口窗口期的开启以及下游需求的稳步释放,这类企业有望在行业整合过程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当然,行业发展也面临一些风险,如化工产品需求不及预期、政策变动等因素。但总体而言,在资源约束与产业升级的双重推动下,具备磷矿资源的一体化磷化工企业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为磷化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核心动力,推动我国磷化工产业朝着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不断迈进。(实习生闻烔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