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创新生态,“城”就未来!7月10日,由苏州创新生态研究院、中国财富研究院、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第六届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发布会”在苏州举行。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博、苏州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姜朋明、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执行主席彼得·梅杰分别致辞。发布会由苏州创新生态研究院创始人施琴芬博士主持。
苏州创新生态研究院、中国财富研究院、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联袂发布了《2025“中国100城”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2025“长三角41城”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报告》。
其中,“中国100城”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排名前20强的城市有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苏州市、广州市、杭州市、南京市、武汉市、成都市、天津市、重庆市、青岛市、西安市、宁波市、合肥市、济南市、无锡市、厦门市、大连市、珠海市。“长三角41城”城市创新生态指数排名前20强城市为上海市、苏州市、杭州市、南京市、宁波市、合肥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镇江市、绍兴市、嘉兴市、金华市、盐城市、扬州市、台州市、连云港市、温州市、徐州市、舟山市。
会议同时发布了城市创新主体、创新协同、创新环境,创新主体规模、创新主体投入、创新主体产出,创新协同平台、创新协同互动、创新国际合作,创新投资环境和创新生活环境的榜单。
该榜单由苏州创新生态研究院施琴芬博士牵头,协同南京审计大学于娱团队、清华大学陈劲团队、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张秋菊团队、南京邮电大学朱卫未团队、江苏科技大学吴洁团队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田杰棠、中国财富研究院张庆源团队等近百人经过数十次论证,近百次数据测试,继2020年首次发布后的第六次呈现。
研究成果在政府界、学术界、产业界及国际组织等引起广泛关注。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执行主席彼得·梅杰再次寄语研究院,期待研究成果为全球创新生态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大咖云集、跨界碰撞,是该活动每年的又一大亮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住建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党委书记仇保兴,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范峰,东南大学副校长金石,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赵强,胜科纳米(苏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旻分别围绕“培育具身智能产业,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顶尖AI人才特征初探”“数字化过程中的‘中国创新方法’”“科技助力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智能超表面赋能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赋能的城市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柔性智能感知器件与系统”“技术驱动下的Labless专业化分工与半导体产业生态重构”等主题,同与会嘉宾分享了一场从创新理论到技术前沿的精神盛宴。
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动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苏州创新生态研究院施琴芬博士认为,一座城市若非用系统思维构建具有独特属性的创新生态,人才的根植性和城市的韧性就十分脆弱。事实证明“卷资源、卷政策”可以复制,唯有具备独特属性的城市创新生态难以被复制,这将成为城市创新发展的“基因密码”。目前,研究院正和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数据公司、大模型公司等合作,将研究院打造成“思想库”加“数据库”的“智慧库”,倡导创新生态成为城市新一轮发展的“破卷密钥”,为城市破解同质化竞争困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新路径。(陈航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