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资讯 > 正文

易华录:致力打造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与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引领者

2025-05-04 22:09 来源: 中国财富网        作者: 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4月28日-5月4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科”)以“乘数而上,以智致远”为主题,通过数字新技术、数据新装备、数智新场景三大板块亮相展会,全方位展示数字科技领域创新实力。

峰会期间,中国电科旗下华录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肖益围绕数据要素战略、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创新、数据赋能行业转型实践、构建数据要素产业生态等议题接受了中国财富网专访。

锚定大数据服务新航线,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

谈及企业定位与数据要素战略,肖益介绍,2016年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中后阶段,易华录就敏锐洞察到各类丰富的应用程序产生大规模数据可能带来全新的产业机会,果断转向大数据服务新航线。历经十年探索与沉淀,易华录逐步形成了赋能政企数字化转型较成熟的数据要素全流程解决方案,成长为助力数字中国建设的一支新锐力量。

肖益认为,在大数据服务产业的全链条上规模化低成本收储治理数据是一切工作的起点。易华录依托自主可控的蓝光存储技术,创新融合磁、光、电多种存储介质,打造全介质数字存储底座,为区域化、行业化全场景数据存储提供安全可控可信的存储解决方案,并在国家八大算力节点周边布设IDC,为夯实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肖益进一步表示,收储治理不是目的,流通用数才是价值所在。数据流动是数据赋能千行百业的力量洪流。2023年,财政部企业数据资产入表的试行办法为唤醒数据价值、确认数据产品身份吹响号角。随着数据资产入表、价值评估、权属登记、目录挂接,数据在法律意义上、财务意义上成为企业的资产组成部分,数据资产化由动议向实操迈出了关键一步。随着资产与金融保险手段的对接融合,数据作为资产可再跃升为资本化的高级形态,数据生产、收储治理、产品加工、价值评估、权属登记、流动交易的良性循环将逐渐加速形成,数字经济随之迈向更具深度与广度的新征程。

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中,易华录厚积薄发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率先组建了全国首个数据资产入表评估联盟,打造全国首批城市公共数据授权、全国首个公共数据价值评估、全国首批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案例。截至目前,政企数据资产化业务已涵盖交通、农业、卫健、央国企等10余个行业,仅2024年落地数据资产入表案例20余项,支撑4项省级交通类数据资产体系构建。

发布“易存一体机”,解决医疗行业存算一体化难题

肖益介绍,在本次峰会上,易华录重点发布了“易存一体机”,这是公司围绕医疗行业存算一体化和数据要素化的重要创新成果。易存一体机面向医疗行业,针对海量医疗数据长期保存、高效利用、价值挖掘等鲜明需求,提出的软硬一体、智能分级、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针对小型、中型、大型医院及不同业务规模的医疗机构的数字胶片、影像会诊等存算用需求,易华录研发了100TB、500TB、1PB三种规格一体机产品,分别满足其数据存储备份、治理挖掘、价值应用的需求。产品采用无损存储/灾备模式,保持业务原始数据与业务属性,通过对医疗数据的全量采集、治理、标注,将数据全面标准化,形成数据资源、数据产品、数据资产以及数据服务全业务链条,将传统医疗数据存储升级到医疗数据要素服务,助力医疗机构将海量数据从“沉睡资源”升级为“可估值、可交易、”的核心资产,成为全面释放医疗数据价值的平台。

推动数据要素与行业融合,赋能行业转型

肖益介绍,易华录在深耕数据要素行业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与政策深度洞察,创新构建“小内核+大外围”体系,全力驱动数据要素与智能交通、健康医疗、智慧城市多行业的深度融合。

“小内核”聚焦数据要素核心能力建设,深度整合数据确权登记、蓝光安全存储、智能分析挖掘等前沿技术,构建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与全流程运营体系,夯实数据要素价值挖掘、安全流通的底层根基。“大外围”精准锚定医疗卫健、汽车智驾、智慧交通、文博等高价值行业场景。

在“数据要素x医疗卫健”方面,易华录集成生态资源,打造医疗影像数据资产化服务体系,推出区域医疗影像云与可信数据底座一体化方案,形成医疗影像数据示范性应用,推动医疗数据要素价值转化与产业升级。

在“数据要素x汽车智驾”方面,联合清华汽研院搭建汽车智驾数据空间,聚合车企、图商、智驾算法公司等数据供需方,围绕数据标注、模型训练等运营科目开展精准供需撮合,实现多方资源协同与商业价值提升。

在“数据要素x文博行业”方面,依托石景山文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构建涵盖数据接入汇聚、加工管理、存储交易的五位一体流通平台,形成高质量文物数据集,并开发教育、出版、影视等多元应用场景,实现数据全链条交易流通,全面赋能文博产业链创新发展。

在“数据要素x城市缓堵”方面,易华录为城市交通缓堵提供端边云服、精准施治、经济适用的解决方案。针对全市区域路网差异化的交通需求,强调“低峰拥堵基本消除、白天平峰拥堵减少、早晚高峰联勤联指”的务实控制目标,针对全路网交通流特性数据差异化分析,采用分类分级的设计思想,推荐“车道级互联网数据动态TOD、排队长度感应控制、中短多路段智能绿波及全感知自适应控制”的综合调控模式。在体系化、工具化、智能化交通特征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融合交通工程、信号控制和查控疏导等手段,重点提升城市大通道稳定承载能力,疏导医院/学校/商圈周边短时停车造成的秩序拥塞,解决常堵交叉口的人车非冲突、打通微循环、设置动态潮汐车道。坚持把分析和评价作为缓堵工作的起点和终点,用好管理者(排队长度)、出行者(等灯次数、平均旅行时间)、专业工作者视角(绿损、通行总量)的量化评价模式,持续迭代优化。为厦门市、北京通州区、哈尔滨市、济南市、自贡市等近百个城市提供了基于数字路网交通流特征分析的交通组织优化与信控配时优化技术服务,路口路段安全通行能力、平均旅行时间提升在12%-25%,绿灯损失和等灯次数显著下降。

在“数据要素x车路云一体化”方面,易华录在电科集团的统一组织协调下,作为车路云一体化专班成员,与海康智联、莱斯等互补协作,充分发挥车路云一体化与大交通融合发展及交通数据服务能力优势,在三个方面提供产品解决方案,助推技术与商业闭环:一是积极寻求与低速物流厂商合作,在路侧加装设备,助推智能驾驶;在云端建设智能网联车辆运行数字监管平台,加强安全动态监管。二是发挥车路云与大交通融合发展优势,形成车路云与大交通互补协同融合发展的发展格局。三是发挥数据要素服务优势,加快探索自动驾驶训练数据集服务模式,为车路云一体化找到更有市场价值的数据服务场景。易华录为重庆汽研院、成都龙泉驿等智能网联测试试验场提供了路侧智能感知、云端监管/测试/运营平台,与清华汽研院等紧密合作,探索智驾数据要素服务商业落地。

在“数据要素x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方面,易华录是智慧高速的先行者,充分发挥在智慧高速业务化数智底座优势,提供涵盖一张网出行服务、交通监测预警及应急指挥、路桥隧智慧管养、智慧服务区、车路云一体化等实战端边云体系化产品解决方案,以数智技术精准助力高速交通安全防控、高效运营、降本增效及产业融合发展。为成都绕城高速、辽宁高速、内蒙古高速等智慧高速项目建设提供优秀技术解决方案。

深耕底层技术研发,打造自主可控数据安全体系

面对数据安全新挑战,肖益介绍,易华录从多个维度构建数据安全流通能力。

在底层基座方面,依托自主可控的蓝光存储技术,打造磁光电存算一体架构,形成了软硬一体化的信创联合解决方案,具备防篡改、低能耗、长周期存储特性,从物理层面筑牢数据安全防线。

在防护体系方面,整合电科集团在密码、网络安全等领域的资源优势,构建起覆盖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体系,有效抵御外部攻击。

在技术融合方面,运用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实现数据操作全程留痕、可追溯,确保数据“可用不可见”,保障数据在流通与使用中的隐私安全。

此外,易华录积极构建配套组织机制,参与制定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数据要素流通流程,多方协同构建可信的数据要素流通生态,为数据安全流通与价值释放提供坚实保障。

聚焦五大关键赛道,全面展开下一代数据智能技术布局

肖益表示,站在数据要素X、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发展起点上,易华录以前瞻性的战略洞见,锚定存算一体化技术、高质量数据构建技术,可信数据空间核心技术、大模型应用技术、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技术五大关键赛道,全面展开下一代数据智能技术布局,致力于成为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与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引领者,实现央企上市公司的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

一是深耕存算一体化技术。通过融合磁、光、电多种介质,不断推进存算一体化发展,依托先进算法、底层基础设施及数据要素体系的快速迭代,夯实数据存储与算力底座。

二是布局高质量数据构建技术。研发多模态、多领域数据标注与脱敏工具,如针对汽车智驾场景的4D标注、合成技术,提升数据处理的精准度与效率。

三是打磨可信数据空间核心技术。将自主可控的蓝光存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在文博、医疗、汽车等领域的深化实践,构建数据安全流通与价值释放的底层支撑。

四是打造大模型应用技术。基于各行业know-how,打造交管大模型、数据资产化大模型、智慧城市行业应用大模型等细分行业模型,实现数据资源整合与价值服务的完美闭环。

其中,在交通大模型方向,易华录正在加紧布局以交通行业知识注入及copilot/agent应用服务为核心的技术研发,致力于为交通行业提供更经济高效的行业大模型应用产品,并以此为契机,实现交通数据资源整合与价值服务的完美闭环。

五是创新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技术,加速交通行业数实融合。加紧布局基于车辆运行轨迹数据、车辆操控数据和道路环境数据监测分析为核心的智能网联车辆安全监管平台技术研究,为城市级规模化车路云试点保驾护航;以低速物流为切入点,基于易华录的优势赋能车端,为车端盲区感知、超视距感知等痛点提供有效解决方案;探索路侧数据合成技术,实现为覆盖全场景的支撑车侧智驾的训练数据,为车路云一体化找到数据增值服务场景。

责任编辑:谢玥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