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 > 正文

百读不厌 百炼成钢 ——小书迷读《我们的语文》有感

2024-04-26 09:31 来源: 新华出版社        作者: 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苏东坡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不仅浸润了我的心灵,还蕴养了我的气质。小时候,爸爸妈妈经常陪伴我阅读,并鼓励我说:“要坚持阅读,书是生活中最要好的朋友。”习惯成自然,渐渐地,我就爱上了阅读。

今年年初,妈妈给我带回来一套《我们的语文》系列丛书,帮我打开了一扇智慧的大门,我遨游其中,享受着阅读带给我的快乐。


读者在公园阅读《我们的语文》。(张石榴 摄)

我热爱阅读,并且涉猎广泛。在我的阅读书单中,《我们的语文》是我最喜欢的一套课外读物。书中不仅有新华美文、名师精讲、考点素材,还有新华社记者说,不仅延展了我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还带我阅见课外的大千世界。它像一位良师,带我认识世间万物;又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间萌发智慧之芽。


《我们的语文》。(张石榴 摄)

我是一个小军事迷,这本书中描写战争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

在《上甘岭战役中惊心动魄的生死瞬间》中,年仅19岁的胡修道在一天之内击退了敌军41次进攻,仅凭一己之力歼灭了敌军283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惊心动魄的生死瞬间让我感到非常震撼。在这场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精神血战43天,创造出以弱胜强的光辉战绩。作家杨朔曾写道:“这个19岁的青年活生生地说明了敌人为什么在朝鲜碰得头破血流。敌人攻不动上甘岭,更攻不动朝鲜,因为在上甘岭上,每条战线上,我们到处都有无数像胡修道这样的人物。”

在《 90年前的“最后一课”》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精神。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开始大举侵占中国东北。在距离沈阳105公里的海城腾鳌堡的一间小学课堂里,年仅13岁的杨增志上了一堂令他永世难忘的“最后一课”,他的老师失声痛哭,用颤抖的手在黑板上写下“我是中国人”5个大字。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伪当局的精神摧残和思想奴役,杨增志以及成千上万名中国东北同胞不甘沦为亡国奴,用各种形式开展爱国斗争,捍卫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尽管这段历史已经远去,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却从未远去。


小作者和赵晓京老师一起学习《我们的语文》。(张石榴 摄)

除了读书,我还喜欢运动。我想,作为新时代的新少年,我不仅要多读书,武装我的头脑,还要强健体魄,将来保家卫国。从四岁开始,妈妈把我送去学习搏击和散打。在学习过程中,我也曾经有过怕苦、怕累、怕疼的时候,也曾想过放弃。曾为军人的爷爷告诉我说:“部队有一种精神,叫‘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你要做一个铁铮铮的男子汉,将来好报效祖国。”听了爷爷的话,我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现在回想起来,这不正是书中读到的“上甘岭精神”吗?只有拥有坚韧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历史时刻,排除万难,力挽狂澜,我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小作者曾获得2023年“武林风”青少年搏击联赛保定站、赤峰站37KG级两站冠军和2022年“万达杯”尚武国际青少年搏击联赛北京昌平站冠军。(刘玉春 摄)

阅读和运动,如同两束光,照亮了我的成长之路。它们不仅使我在知识上更加渊博,在身心上更加健康,而且使我在心智上更加成熟、稳健。

纪伯伦曾说:“再遥远的目标,也经不起执着的坚持。”追求梦想的道路总是充满了坎坷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放弃了,有人歇歇再战,而有人一直执着地坚守。我要珍惜我生命中的这两束光,百读不厌,百炼成钢!

(作者:刘赫夫 指导老师:北京市西城区进步小学 赵晓京)


责任编辑:张丹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