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 > 正文

从先秦到现代,一部潮汕经济发展史诗

2023-09-08 08:36 来源:         作者: 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潮汕地区三面为山地丘陵,一面向海,是“一个内陆比较封闭而有很长海岸线的地理小区域”[黄挺、杜经国《潮汕史》(上)],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然而,历史上的潮汕地区却是中国东南沿海与国内外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区域经济体之一。潮州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代中叶以后,韩江三角洲的农业耕作水平已显著领先于珠江三角洲。1860年,汕头的“条约开埠”使汕头迅速发展为中国主要外贸口岸和略具规模的近代商业城市,潮籍居民与南洋诸地区的大规模、长时间“代际更迭”,在海外形成众多潮人社区和潮文化圈,也使潮汕地区成为知名侨乡。1980年,汕头市跻身全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列,再一次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1992年,汕头、潮州、揭阳分设为三个地级市,潮汕地区形成了“多核多圈、错位发展”的全域空间格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历史研究的地方化和区域性趋向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区域史和区域经济史的研究成果大量出现。潮汕经济的发展史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化发展过程集合了中国经济,特别是东南沿海经济的结构变迁、制度变革以及与周边经济圈的多层互动关系,对于区域经济史研究具有比较典型的样本意义。从区域史研究的角度看,目前国内潮学(潮汕学、潮州学)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潮汕文化、社会、政治发展史等领域,而关于潮汕经济发展历史的系统性著述,特别是关于潮汕工业史、农业史、外经贸史、城市史、财政史、金融史的系统著述似较少见。在此背景下,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会、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和《潮汕文库》编委会,出于对编撰《潮汕经济史稿》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的深刻洞察,聘请陈鸿宇教授为全书主编,主持全书的编撰。

《潮汕经济史稿》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册,约170万字。上册为《潮汕经济史稿》的古代部分,叙事自先秦时期始,至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止。中册为《潮汕经济史稿》的近代部分,叙事自1860年汕头开埠始,至1949年止。下册为《潮汕经济史稿》的现代部分,叙事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始,至2010年止。全书描述了各历史时期潮汕经济发展的背景、主要动因、基本特征、演化过程及其对潮汕地区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重点揭示隐藏其后的潮汕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运行机理,并对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重点问题进行了梳理。

纵观《潮汕经济史稿》全书,该书具有以下比较显著的特点:

(一)尊重既有成果,研究较为深入,撰写认真审慎

一是全书整体设计较为完整。该书以1860年汕头开埠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两个时间节点,借助经济学研究和历史学研究的常用范式,系统阐述古代(1860年以前)、近代(1860—1949年)、现代(1949—2010年)各历史时期潮汕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由于古代经济的类目难以细分,且因早期史料有限,本书上册依照此前经济通史的较常见做法,将上册40万字分为“实时背景”“城市和人口”“商业和交通”“农业”“工业”五章,各章再依照“秦汉六朝”“隋唐”“宋元”“明清”四个时期顺次阐述,使该册的条理脉络更为清晰。中册(近代部分)和下册(现代部分)则沿袭方志编制“横排竖写”的基本体例形式,横向上分列潮汕工业、农业、商业、对外经贸、交通、城乡建设、财政税收、金融、公共服务九个基本领域的发展历史,竖向上每章依时间顺序记叙了该领域发生的标志性事件和重要的数据资料。中册和下册的第一章分别为该册的总论,中册还分别论述了随着潮汕商贸网络、商品结构、商贸形态的近代化,潮汕经济如何“因商而兴”、汕头市区城市形态如何“顺商而变”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专题。这样的结构设计有助于读者把握全貌,同时兼顾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二是通过有效的统筹互补,发挥主编和写作团队的群体优势。本书主编陈鸿宇教授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与教学,在区域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史方面颇有建树,2011年被授予“广东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家”称号。2016年,陈鸿宇受聘《潮汕经济史稿》主编后,随即建立了由汕头、潮州、揭阳以及广州、上海、北京等地专家学者组成的22人写作团队。针对该书是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会、潮汕历史文化研究文化中心首个集体编纂项目、大多数作者缺乏经济史研究经历、文献资料不充分的实际情况,写作团队在陈鸿宇教授提出的初步提纲的基础上,用一年半时间收集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分头开展初步研究,拟定详细提纲,再进入初稿写作。陈鸿宇教授和各分册副主编分别指导和参与审稿。2016年以来,陈鸿宇教授数十次往返于广州与汕头之间。2020年7月到2022年9月,陈鸿宇教授最终完成全书三册的统稿。本书顾问中山大学陈春声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林伦伦教授认真审阅了全书稿,对全书多次提出指导性意见,对于本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尊重史实文献,研究方法审慎严谨。数十年来,潮学(潮汕学、潮州学)研究成果和文献数据汗牛充栋。写作团队一开始就认为,就自身的研究基础和资料准备而言,尚不具备编撰一部较为规范、完备的潮汕经济史的能力。而潮汕经济运行的所有基本范畴,都基本根植于潮汕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并已经见诸关于潮汕历史文化研究的诸多著述。《潮汕经济史稿》只能在尊重、学习前人既有的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归纳、提炼出对潮汕经济运行的规律性认识,以避免闭门造车,少走弯路。

(二)重视多学科交叉研究,突出理论分析和归纳的特色

经济史的研究“时间上是历史的,内容上是经济的”。目前国内从事经济史研究的人员主要来自历史学和经济学两个学科,均具有各自的研究特色和优长之处。写作团队注意协调发挥历史学科和经济学科背景研究人员的作用,努力做到多学科互补。如该书的上册(古代部分)编著者李宏新,是潮汕地区的考古和先秦史研究专家,这一册的主要观点就大量利用潮汕地区考古发现的一系列新成果加以佐证。

又如在《潮汕经济史稿》的中册(近代部分)的总论部分,陈鸿宇教授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综合运用统计法、比较法、文献法,通过对1860—1949年间的大量数据文献的比照分析,认为19世纪中叶之后潮侨、潮货、潮文化要素对东南亚地区的持续输出,共同推动了海外潮人社会、海外潮货贸易网络和海外潮文化圈的生成;而海外潮人社会、海外潮货贸易网络和海外潮文化圈对潮汕本土侨乡、潮汕产业体系、潮汕城乡文明之间的回馈和再输出,使近代潮汕经济与东南亚地区形成了海外移民、国际贸易、文化交融三个维度相交织的往复循环关系,以此提出了基于潮汕经济与东南亚地区之间多维度循环关系的近代潮汕经济运行的理论范式。这一研究范式为今后潮汕经济史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

再如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近代汕头城区的市政改造是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完全由中国人自主实施的成功范例。《潮汕经济史稿》中册(近代部分)中,作者运用经济学、城市学、公共治理理论等,提出了“顺商而变”1860—1949年间汕头市区城市形态演化的主要动力的观点,着重分析了1923年《汕头市政之工务计划》这一计划编制及实现过程中的设计理念、经费筹募、政商关系等若干带有普遍性的理论问题。

(三)以史实和数据说话,使研究成果具有较鲜明的思想性、时代性和前瞻性

《潮汕经济史稿》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对大量历史数据的梳理分析,展现潮汕经济各项重要经济指标的中长期演化走向,借以澄清当代潮汕经济史研究的若干认识。

1949—2010年是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机制和发展格局发生多次全局性更迭的时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潮汕经济历史的研究问题,本书下册(现代部分)各章通过对工业、农业、外贸、财政、金融、公共事业等方面的主要指标的归集比较,认为这一期间贯穿潮汕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表现为:发展方向是“因商而兴”还是“因工而盛”;资源配置机制是以“分散自主”还是以“集中整合”为主;空间格局是“单核多层”还是“多核多圈”。陈鸿宇教授运用区域经济学的“核心-边缘理论”对这三个方面矛盾的历史演化过程进行分析,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发展机制和发展格局三组矛盾的互动与组合,导致潮汕经济呈现出对应的阶段性特征。他进而指出,1992年以后,随着汕头中心城区的工业化进入成熟期,潮州、揭阳及各县、镇的工业化、城镇化提速发展,潮汕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为主要方向、“自主分散”为主、“集中整合”为辅的资源配置主要方式,形成了“多核多圈、错位发展”的全域空间格局的基本特征,从而明确了对1992年潮汕地区三市分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

又如在《潮汕经济史稿》(下册)中,作者努力通过历史性指标的比较研究,指出20世纪50—70年代潮汕地区的计划管理体系是不完整的,所以出现了占据“半壁江山”的集体所有制企业;20世纪90年代之后,潮汕地区工业化、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化的重点如何转向潮州、揭阳和非汕头主城区周边各县区,汕头的“一城独大”的条件为什么必然改变。这些观点都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创新性。

(作者:陈小庚,南方报业集团资深媒体人、阅读推广人,原广东《南国书香节》顾问)

00.png


《潮汕经济史稿》(全三册)精装

陈鸿宇 主编

ISBN 978-7-5166-6804-7

新华出版社 2023年9月



责任编辑:周富祥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