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区 > 正文

“蛇口工业区” 推动深圳“工业上楼”

2022-11-18 08:44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作者:黎灵希 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在产业区域空间日益紧张、工业用地成本逐渐增长的背景下,“工业上楼”正在成为各大城市发展制造业的首选模式。日前,深圳举行“20+8”产业2000万平方米“工业上楼”厂房空间签约仪式。

根据计划,深圳将按照每年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连续实施5年的进度,向社会提供“工业上楼”的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为制造业提供更加有力的空间保障。

每年再造两个“蛇口工业区”

机器设备搬进数十米高空、多台大型货梯高效运转、产业链上下游分布在同一栋楼……近年来,一栋栋设计风格颇具现代感、楼层数超过6层的工业楼宇,正在重塑人们对工厂的印象。

这正是工业载体的新模式——“工业上楼”,即让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生产、办公、研发、设计等活动,在不改变工业用地性质的前提下,提升楼宇的容积率。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记者表示,“工业上楼”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工业用地的使用效率,主要面向人口密集、地价较高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需要更加集约地使用有限土地,将工业搬到楼上是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因此,“向天空要空间”成为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冀等先发地区高质量发展工业的重要选择。

目前,深圳各区已有一批“工业上楼”项目落地。如位于宝安区的新桥东先进制造业园区,是深圳首个平方公里级的“工改工”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建设148.6万平方米工业厂房;南山区的红花岭基地是深圳重点推出的高标准建设、高效能企业集聚的“工业上楼”项目等。

此次,深圳通过“工业上楼”模式每年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厂房。 若按蛇口工业区的占地面积折算,未来5年,深圳每年所提供的“工业上楼”产业空间,相当于再造两个“蛇口工业区”。

筑牢未来产业发展“地基”

在11月16日的签约仪式上,深圳各区政府(新区、合作区管委会)、市属及区属国资平台和国企、金融机构签约,集中资源、形成合力,保质保量完成“工业上楼”的任务,全力保障制造业企业扎根深圳发展。

此次加大力度推进“工业上楼”,彰显出深圳坚持制造业立市,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的决心。

今年以来,深圳相继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的若干措施》《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等政策,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此次深圳签约建设的“工业上楼”所有项目,将紧扣“20+8”产业集群,按照产业门类进行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科学设计层高、荷载、消防设施等,形成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同时,深圳“工业上楼”所有项目将落实“三生”“三创”“三平衡”要求。

具体来看,包括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生产空间高质、生活空间便利、生态环境优美;创新、创业、创投“三创结合”,形成浓厚的草根创业创新氛围,吸引社会资本,孵化大量初创企业;运营与财务、投入与产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三个平衡”,实现供给可持续,租金可预期,经验可复制。

推进制造业“更上一层楼”

“相对来说,‘工业上楼’客观上更能促进所在城市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通过提供配套厂房的方式来吸引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工厂落地,政府也会配套优惠政策,让楼层里的工业厂房更有吸引力。”盘和林说。

深圳全至科技创新园正是借助“工业上楼”模式,从原先容纳传统低端制造生产的旧工业楼,改造转型为集研发、办公、生产一体化的摩天大楼,吸引了多家智能制造企业入驻。

同时,“工业上楼”可实现独立企业园区到产业集群的质变,创造的产值有望成倍增加。改造后的全至科技创新园有效提升工业空间3倍、提升产值30倍、入驻企业数量提升3倍。

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认为,受限于高层楼宇的承重,“工业上楼”企业一般适合生产设备较轻,生产过程噪音与污染较小,且在产业生产过程中震动较小的高端制造业。例如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或大数据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

这一特性恰好满足了深圳布局未来产业、推进制造业“更上一层楼”的需求。目前,深圳正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厚植新优势、增添新动能。

在业内人士看来,除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值外,大力推进“工业上楼”项目带来的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效应,还将大幅提升产业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

责任编辑:徐丹宁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