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基金经理被查”传言引爆!神秘的场外期权,到底是怎么“玩”的?

2022-08-09 15:08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 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昨日晚间,一则网络传言搅动了整个基金圈。该传言称“多位基金经理做场外期权被查”,涉及多家公募基金公司。

对于该传闻,中国证券报记者向多家基金公司求证,受访人士均表示不清楚。目前,尚未有基金公司作出正式回应。不过,据多位基金经理透露,这种“玩法”可能存在,且操作方式十分隐蔽。

神秘的场外期权业务

传闻涉及的场外期权业务,指的是在非集中性的交易场所进行交易的非标准化的期权合约,主要由期货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设计而成,最终的交易由证券公司等机构与客户之间以签订协议的形式进行。

与交易所内进行的期权交易相比,场外期权业务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场外期权合约的条款没有限制,例如行使价及到期日,均可由交易双方自由厘订。而交易所内的期权合约则有标准化的条款,具有可定制、灵活性、杠杆性的特点。

一位私募基金经理介绍:“期权作为一种特殊的衍生品,自带高倍杠杆,成本较低,并且亏损相对有限。因此,利用场外期权进行操作,除了高杠杆高收益外,即使出错,亏损也较为可控。”

据华东某券商人士介绍,个人是不能直接参与场外期权的,只有机构和企业客户才符合要求,券商会与这些机构投资者签署投资协议。基金经理作为个人无法直接参与,可能要通过私募等通道来完成。

有私募基金经理表示,场外期权的“玩法”通常是基金经理通过买入场外看涨期权锁定一只股票,然后用自己管理的基金买入该股票,或利用自己的市场影响力拉升股价,其持有的看涨期权就可以获得成倍的收益。由于场外期权具有高杠杆性,如果个股上涨10%,看涨期权有可能获利100%。

据其介绍,目前,对于公募和私募的监管均十分严格,若某个账户的交易与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呈现相关性,就会被监控察觉,并被追溯账户信息是否与基金经理存在关系。但由于场外期权是非标准化合约,比较隐蔽,因此不排除被相关人员利用。

某公募基金经理也告诉记者,尚不能证实传闻,但理论上这一模式存在可操作性。若基金经理通过场外期权投资获利,属于一种另类的“老鼠仓”。其另类在于,投资期权不直接持有个股,一定程度上绕开了监管对从业人员股票账户的监控。场外期权隐含高杠杆,收益可能比直接投资个股更高。

加强期权业务监管

中证协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场外期权期末存量名义本金10917.17亿元,交易笔数22324笔。在存续交易业务类型中,股指类场外期权名义本金6149亿元,占比56.32%;商品类场外期权占比8.21%;个股类场外期权占比10.19%;其他类场外期权占比25.28%。

从目前的参与场外期权的券商来看,中国证券业协会最新公布的场外期权44家交易商名单中,一级交易商有8家,二级交易商有36家。

可以看到的是,监管对券商的场外期权业务越来越关注。今年6月份,证监会披露了对部分券商的罚单,均涉及场外期权业务,包括场外期权合约股票指数挂钩标的超出规定范围、未对部分期限小于30天的场外期权合约出具书面合规意见书、场外期权合约对手方为非专业机构投资者等问题。

责任编辑:吴芃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