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卖鹅保壳”上演新剧情?

2022-02-09 19:45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作者: 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变本加厉,还是吃一堑长一智?

去年,因“鹅保壳”,*ST圣亚遭到监管连番追问并遭到“最后通牒”。

有了此番“教训”之后,2021年,*ST圣亚卖鹅行为不仅没有收敛,而且翻了一倍有余不止。

据*ST圣亚回复上交所问询函披露,公司去年卖出企业数量达114只,远超出2020年引发轩然大波后52只的卖鹅数量。

鹅保壳”的新剧情,究竟如何呢?

“卖鹅”激增

2月8日晚,*ST圣亚回复上交所问询函,就2021年收入状况及企鹅销售情况进行了说明。

根据回复,去年*ST圣亚一共销售了114只企鹅,销售金额合计约4886万元。其中34只被算作生产类企鹅销售,销售收入计入资产处置收益,共计1452万元;80只算作消耗类企鹅销售,销售收入计入营业收入,共计3434万元。

但是,有了前年的教训,*ST圣亚还是将卖消耗类企鹅的收入作为营收扣除项目。

*ST圣亚表示,其2020年度年审会计师将消耗性生物资产销售收入认定为新增销售收入,同时认为其性质特殊,可能影响投资者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作出正常判断。出于谨慎性考虑,公司2021年仍将消耗性生物资产销售收入作为营收扣除项目。

回溯看,2020年,*ST圣亚打算卖52只企鹅“挽救”业绩,其中44只企鹅被列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列报营业收入1876万元。加上这笔收入,*ST圣亚2020年营收将超过1亿元,刚好跨过了触发退市风险警示情形中规定的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的“红线”。

上述操作引来上交所的重点关注,公司年审会计师也在监管持续关注下更正了收入扣除专项意见,明确表示应当扣除企鹅销售相关的收入1876万元。扣除后,*ST圣亚的主营业务收入金额为8401万元,触及退市风险警示情形,公司继续“披星戴帽”。 

门票“救急”

从最新情况看,*ST圣亚似乎不用靠“卖鹅”来保住营收过亿的“红线”了,“救急”的是门票收入的增加。

*ST圣亚在回复函中表示,2021年,公司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为1.699亿元,其中大头为景区经营,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101.22%,毛利率为9.11%,同比增加32.59个百分点。

*ST圣亚表示,2021年随着新冠疫情的缓解,公司景区门票及年卡收入较2020年有较大幅度上升。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如果*ST圣亚2021年度出现“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或“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等情形之一的,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1月26日,*ST圣亚披露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1年的净利润亏损1.6亿元至2.4亿元,扣非后的净利润亏损1亿元至1.5亿元。

因此,*ST圣亚2021年的营业收入能否过亿,显得至关重要。如果上述1.699亿元营业收入能够实现,*ST圣亚2021年就能暂时避免退市规则的风险警示。 

鲸世界“惊险”

除“卖鹅”外,*ST圣亚2020年年报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原因,还包括无法获取参股公司三亚鲸世界海洋馆有限公司的财务数据。

*ST圣亚在回复中表示,年审会计师已前往三亚鲸世界。

公告显示,*ST圣亚持有三亚鲸世界35%的股权。经前期沟通,三亚鲸世界已同意配合*ST圣亚接触该公司的财务信息,*ST圣亚及2021年度年审会计师已前往三亚鲸世界进行现场查看、获取财务报表、查阅会计账簿并了解相关财务信息,相关工作尚未结束。

根据三亚鲸世界提供的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三亚鲸世界净利润分别为-2985.93万元、-3614.73万元,2021年,三亚鲸世界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据此,*ST圣亚认为,三亚鲸世界的持续经营能力以及未来盈利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公司对三亚鲸世界的投资未来是否可通过权益分红或者股权转让等方式收回存在疑虑,公司将派遣相关人员前往三亚鲸世界积极行使股东知情权,核实被投资企业持续亏损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并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聘请专家评估该等股权投资价值。

责任编辑:谢玥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