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浙江农行:深耕“三农”,描绘共同富裕新画卷

2022-01-25 10:38 来源: 新华财经        作者: 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2021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标志着我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共同富裕”新征程的开启。作为农村金融国家队和主力军,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以下简称浙江农行)长期聚焦“三农”,服务“三农”,在支持乡村振兴之路上勇于探求、善作善成,成为浙江同业中的佼佼者、先行者,为描绘共同富裕新画卷贡献了“农行智慧”“农行经验”。

支持“三农”事业,浙江农行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农业银行是中央赋予服务“三农”使命的国有大行,是浙江省内当之无愧的领军银行。资料显示,浙江农行是浙江同业中机构人员最多、存贷规模最大、客户群体最广的银行。特别是在“三农”领域,浙江农行始终走在同业金融机构的前列,在落实重大战略、出台支持政策、金融资源投放、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等方面持续保持同业领先。

近年来,浙江农行紧紧围绕中央和浙江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紧随县域和农村经济转型的步伐,出台一系列专项支持政策。早在2015年,浙江农行就出台了《助推浙江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8条意见》。2021年,围绕浙江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建设方案,浙江农行第一时间制定出台《服务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30条意见》《服务乡村共同富裕16条意见》,体现了良好的前列意识。

聚焦“三农”领域,浙江农行的三农贷款投放持续保持行业领先。目前,该行三农贷款总量达7263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量超861亿元,2021年前8个月达到1035亿元;增速每年超过全行贷款增速,增量是全国农行第一、同业第一;已经连续4年居系统第一、四行第一。其中,在农村普惠金融、城乡建设方面,浙江农行均位居系统和同业“双第一”。2020年末,浙江农行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口径普惠贷款余额达到2068亿元、308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759亿元、959亿元,连续三年贷款和客户数总量、增量保持系统和同业“双第一”,至2021年8月末,继续保持系统和同业“双第一”。此外,浙江农行着力把信贷服务下沉到镇、村,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项目,成为重大项目建设的主办行、牵头行。目前城镇化贷款余额1311亿元,覆盖全省326个乡镇,受益农户250万户。目前,乡村建设类贷款余额1311亿元,覆盖全省326个乡镇,覆盖村庄4400个,受益农户250万户,位居系统和同业第一。

浙江农行的成绩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浙江省人行和农业农村厅服务乡村振兴考评中,浙江农行连续3年列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首位。此外,连年获得“支持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一等奖”,并被浙江省政府评为“融资畅通工程突出贡献行”,被万家民企评为“最满意银行”,多次获评支持实体经济优秀奖、支农支小优秀奖、金融改革创新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

创新供给金融产品,有效带动乡村振兴、农民富裕

加大金融资源总量投入的同时,浙江农行十分注重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供给,针对三农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和新形势新需求,提供精准有效的破解之道。据了解,该行在浙江全省设立8个三农产品创新基地,围绕城乡融合,先后创新推出“治水贷”“富村贷”“美丽乡村贷”“美丽城镇贷”等系列产品。支持块状经济发展,创新锦绣贷、汽零贷、国网订单贷、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等区域性产品。呼应农村“三权”改革,在浙江较早推出了林权抵押、农房抵押、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有效盘活了农村要素市场。

其中,“富村贷”是浙江农行在同业中率先创新推出的村集体贷款产品,专门支持村集体发展物业经济和服务型经济。该产品有效增强了村集体经济的自身“造血”功能,盘活了农村集体资产,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如浙江农行支持的平湖市“智创园”项目,是当地政府强村计划的重点项目,由36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抱团开发,建设包括研发办公、创意研发平台、展示交易平台等17幢标准厂房,通过项目支持,提升了当地工业发展环境,做强了36个村集体经济。

“美丽乡村贷”是浙江农行“美丽乡村”系列金融创新产品的典型代表。2014年,针对美丽乡村建设政策手续不全、地域分布散、主体层级低、投资额度小、资金需求急等问题,浙江农行率先创新“美丽乡村贷”,着力把信贷服务下沉到镇、村,支持了一大批农地整治、农房改造、农污治理、环境整治、古村落保护等项目,成为金融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骨干力量。浙江桐庐的芦茨村作为首批支持的村庄,获得浙江农行5000万元贷款用于芦茨村风情小镇精品村和慢生活体验区建设。有了金融活水注入,芦茨村迎来发展机遇,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被评为“桐庐县十大最美景区”。

此外,为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浙江农行积极对接农业新业态新主体新需求,前瞻性推出系列产品,精准做好金融支持。例如,针对生猪产业发展,与人保财险等保险机构合作,在同业中率先推出生猪活体抵押贷款,打造“生猪活体登记+保险保单+银行授信”模式。针对新型主体培育,推出家庭农场贷、合作社贷、农业生产托管贷等产品,批量支持契合当地产业导向、农户带动效益明显的主体,省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服务覆盖率88%,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3.02万户、余额123亿元。针对乡村旅游等新兴业态,创新“乡村旅游贷”“民宿贷”等产品,支持了一批有规模、有口碑的旅游精品线和民宿发展,目前乡村旅游贷款的总量161亿元,有力促进了农村繁荣、农民富裕。

全面筑牢服务根基,“乡镇金融干部”领行业之先

建设完善的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是将金融活水引入“三农”领域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在浙江农行搭建的广覆盖、深下沉的“三农”服务网络中,“金穗惠农通”工程是该行为农村普惠金融量身定制的基础服务体系,也是其金融服务“三农”的一张靓丽名片。它依托惠农通金融平台,以村为单位,以农家店为集散地,为广大农户提供足不出村、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实现农村自给自足的金融生态。农村客户可在惠农通服务点办理扫码消费、小额存取款、助农转账、惠农e贷、惠农理财、福彩定投、手机充值、各类缴费等业务,成为村民“家门口”的银行。2012年以来,浙江农行累计投入1亿多元,在全省1.5万个偏远行政村铺设“惠农通工程”,基本实现惠农金融服务村村通。浙江农行目前有53%的网点、一半以上人员在县域和乡镇,在农村地区设立了800多家金融便利店和三农工作室。

数字科技可以极大地提升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效率,也是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浙江农行大力推进线上办贷、惠农理财、电子商务和新农合、新农保代理等移动金融服务,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存取款、转账、贷款、缴费等便利的金融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村基础金融服务难题,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例如,从2014年起,浙江农行研究创新以“惠农e贷”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互联网平台,为农村各类经营主体提供了“快、简、惠”的优质服务,实现了批量作业、自动授信、自动放贷,农民通过惠农通机具,或者手机微信、手机银行都能自助操作办贷、用款、还款,7×24小时在线办理,客户体验良好。截至今年8月末,“惠农e贷”已累计发放2300亿元,授信户数22.6万户;贷款余额728亿元,比年初新增185亿元,总量、增量连续五年居系统首位。

做好“三农”服务,“融资”之外还需“融智”。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人才、服务、知识“三缺失”,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为了破解这些短板,让现代金融服务真正扎根农村,从2014年起,浙江农行主动向浙江省委提出派驻300名“乡镇金融干部”,专职任乡镇长助理,分管金融工作。在浙江省委主要领导支持下,浙江农行和省委组织部联动发文、双线推动,迄今已连续7年共下派1817名优秀骨干,以融资融智支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了服务“三农”国家队和主力军作用。7年来,全体下派干部在乡镇农村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累计走访1.6万个行政村、18万户专业大户、3000多家企业;举办金融知识巡讲13000多场,推动1372个民生项目加快立项或提前放贷,协调相关银行授信900多亿元;帮助引进企业1052家、投资总额近800亿元,惠及农村400多万人,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广泛好评,有效缓解了农村金融人才、服务、知识“三缺失”问题。每年选派约300名干部到全省乡镇挂职,浙江农行的这一做法在浙江金融史上是第一次,在全国金融系统中也是开创先河之举。

未来,浙江农行将继续发挥好农村金融国家队和主力军作用,全力服务好乡村共同富裕,下一步工作安排将聚焦打造融资畅通工程“三农”样板,全力倾斜政策资源,持续加大产品和模式创新力度,打造服务三农样板工程等方面。(张威)

责任编辑:谢玥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