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 > 正文

【新华书摘】古代的卫生预防

2022-01-13 16:41 来源: 新华出版社        作者: 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随着人们对疫病认识的不断深化,夏、商、西周时期产生了我国疫病预防最早的思想。这些思想有很多保存在《周易》这部书中。《周易》以卦和爻来占卜和象征自然和社会变化的吉凶,其卦辞和爻辞则是对占卜情况的记录或总结,保留了古人对疫病预防思想认识的资料,这些资料大多是殷周时代人们真实思想的流露。

在《周易》中,一再提到在疫病未发生时,要确立预防疫病发生的思想在精神上做好准备。《易经·需卦》的九三爻辞说:“需于泥,致寇至。”《易传》解释说“需者,饮食之道也”,“需于泥,天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因此在疫病未发生前,就应该充分意识到疫病的危害及严重性,做好预防疫病的心理准备。

《易经·乾卦》的九三爻辞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苦厉(疠),无咎。”后代王弼作注时说:“九三,在不中之位,故终日乾乾,至于夕惕犹苦厉(疠)也。因时而惕,不失其机,虽危而劳,可以无咎。”不中之位,指处于忧患之境、困难时期。王弼意谓处于困难时期,君子要自强不息,不要像见到疫病一样害怕得不要命。如果时时警惕,艰苦奋斗,即使情况最后不很妙,但上天也不会归咎下来的。反过来看,《周易》本意是说即使有了疫疾,君子也要带头进行防治,不要在疫疾面前心慌失措。中国古代就是在这样的思想启发下,树立起了预防疾疫的思想,坚决了战胜疾疫的信心,因而在防治疾疫的医学理论和实践上,发展很快。

为预防疫病发生,早在夏商时代的人们在个人卫生方面已十分注意,在甲骨卜辞中已有个人洗面、洗澡、洗手、洗脚的记录。在安阳的殷王墓中,出土了壶、盂、勺、盘、铜洗等全套盥洗工具。注重个人卫生是预防疫病的主要措施。

秦汉时期的法律条令规定,官员每五天一休沐,即五天要洗一次澡。在《大戴礼记》中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兰即佩兰,又叫零陵香,散发香味,驱除细菌,清洁身体,有利于健康。秦汉还有“祓禊”,即消除不详之祭。禊祭方式是熏香沐浴,《续汉书·礼仪志》云:“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灰为大洁。”通过沐浴,搞好个人卫生,驱除疫病流传的可能。

汉代的《论衡》说:“鼠涉饭中,捐而不食。”这符合现代意义上的卫生要求。《金匮要略》也告诫人们:“果子落地经宿虫、蚁食之者,人大忌食之。”否则会得疟疾。夏代人已知凿井而饮,相传伯益作井,人们已注意饮水卫生,而如果饮用河水就很容易转相传染。

预防疫病,环境卫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商周时期的人们已知在高亢之地建造房屋居住,因为住在向阳干燥地方有利于太阳光照,干净消毒,限制了疫病病菌的传播。在河南安阳发掘的商代遗址中,发现在平民住屋附近,已有地下排水管道,说明商代人民已注意到排除积水、污水。在甲骨卜辞中,已有在室内外打扫和除虫的记载。《汉书》载,汉武帝时,戾太子发兵与丞相军战于长安,“合战五日,死者数万人,血流入沟中”。颜师古注释说:“沟,街衢之旁通水者也。”这段记载表明,当时城市街道的两旁开有通水的水沟。在考古发掘中,秦汉大中小型城市遗址之内普遍发现有下水道遗迹。下水管道多系陶制,逐节串连贯通,以供排泄污水之用。汉代已专门有装人体排泄物的容器。孔安国曾为汉武帝掌过唾壶,即痰盂。在考古发掘中,我们已发现了汉代的瓦厕,即专门供方便的厕所。《周礼》中讲到周秦时期的宫内已经建立路厕,汉朝我国都市中普遍设立公共厕所,当时称之“都厕”,从出土的汉代明器来看,设计已相当合理。这些环境卫生的处理技术和方法,方便了群众生活,对疫病的防治所起作用重大。唐五代时政府专门有管理厕所卫生的官员,城市的卫生设施在世界文明史上处于领先的地位。

汉代在各大城市附近开造了大规模的人工湖泊,在第宅庭院中还散布着许多规模较小的水池。这些人工水面的存在,既提供了居民的部分用水,而且还可以起到改良局部气候的良好作用,有利于预防疫疠的产生。《淮南子·汜论训》说:“发狂的马不能接触木头,疯狗不能投于河中。”古人知道狂犬、狂马通过啮咬而很容易使人感染,所以捕杀之后严禁食用。同时也知道不能将打死的狂犬扔入水中,因为扔入水中,病毒会污染水源,将疫病传给更多的人。《后汉书·礼仪志》云:“夏至日浚井改水,冬至日钻燧改火,可去温病。”水源卫生是人们控制、减少疫病的关键,因而夏天时必须挖好井,保证一年四季有清洁澄净的水饮用。

古人认为,许多传染病是由尘埃中得来的,因此早在秦国时期对“弃灰于道者”要判处一定的刑罚。就是说,垃圾不能随便抛撒到街道上,城市的垃圾须按政府的规定处理。为防止尘土飞扬,当时采用喷洒水的办法来降低尘埃飞扬的密度,防止由尘埃传染疾病的危险。为防止尘土飞扬,保持城市卫生,官府常常征发百姓清扫街道,并洒水于道,这对于净化环境,改善卫生,具有相当的意义。

对疫病的预防还表现在药物消毒方面。《夏小正》记载端阳时,“蓄药以蠲除毒气”,通过药物,消除疫气存在的可能。据云梦秦简记载,秦国在凡外来宾客入城时,对其车上的衡轭要用火熏燎,以防马身上未被消灭的寄生虫等附着在衡轭和驾马的皮带上。用火熏燎的方法是历史上延续最久的风俗之一。用这种方法除有防虫害作用外,对一些细菌和病毒也有杀灭作用,带有防疫性质。

(本文节选自《中国抗疫简史》)

《中国抗疫简史》

张剑光 著

新华出版社 2020年2月

ISBN:978-7-5166-5064-6

定价:39.80元

责任编辑:李艳霞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