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 > 资讯动态 > 正文

【新华书摘】《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长期积累出佳作

2022-01-13 16:22 来源: 新华出版社        作者: 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南宋·朱熹在《观书有感》一诗中写道: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诗人在这首说理诗中,以“行舟”作比喻,说明“春水”对于“行舟”的重要性,借以阐发了思维与写作的自由来源于广博知识的积累。我们的记者(通讯员)是时代巨轮上的瞭望哨兵。要胜任此职,保证时代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的航道前进,没有满江知识的“春水”,就只能走“枉费推移力”了。

随着全民族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受众对新闻报道的生动性、知识性、趣味性及报道的深度与广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要提高新闻的可读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通讯员)对各方面资料的长期积累,日本《朝日新闻》的辰浓和男说:“报纸上一二行简洁的描写,背后包含着数百行的积累,要写一百行的报道,就要积累一千行的素材,如果用一百行素材写一百行报道,就会失之肤浅,想写出深刻的报道,必须用二千行素材垫底。”这是经验之谈。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一句名言:“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古今中外善为文者,几乎没有一个不注重积累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平时的长期积累,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奇而不怪的现象:不少搞文字工作的能手、高手,不一定是学文科出身。他们之所以能写出漂亮的文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自觉养成了一种边干边学习、边学习边感悟、边感悟边积累的习惯。实践证明: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由量变引起质变,给作者一种神助的力量,帮助作者进入一种新的写作天地。

许多著名记者在新闻写作上表现出来的惊人速度和质量,都是由于注意了平时广泛积累各种资料的结果。以新闻名篇《上海严冬》一稿为例,这是1957年正月上海下了一场大雪,当时新华社记者写的一篇消息。文中引用了臧克家1946年2月在上海写的一首诗《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记者写完这两句接着写道:“这几天比十年前冷得多,但据上海市民政局调查,到目前并没有发现冻死的人。”写得很有文采。如果记者没有读过这首诗,没有把它积累下来,临时现翻材料是不赶趟的。没有平时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倚马可待”的写作本领。第8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陈泉涌在“获奖感言”中说:“积累是拓展的基石,唯有积累,才能富有升华的底蕴。积累孕育创新,勤奋依托积累。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积累是不能缺少的。”可见,积累资料对记者(通讯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19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在科学界不胫而走,至今仍为一些科学家当作重要格言。爱因斯坦也说过:“只有你的眼睛看见东西,那是不会发现什么的,还要你的心能思考才行。”“能思考的心”和“有准备的头脑”是一切科学家成功的“诀窍”。对于一名记者来说,要想写出新闻精品,既需要有“能思考的心”和“有准备的头脑”,还需要不断积累资料。

第10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作品《中国地铁列车今天穿过天安门广场》(原载《人民铁道》报1999年9月29日)一稿的成功,就是作者用心思考、认真准备、深入采访和不断积累结出的硕果。

据介绍,为写这篇消息,作者进行了采访前的认真准备,搜集、积累了大量的相关信息,反复提炼筛选信息之魂和最佳切入点,甚至为写好这篇消息而专门购买了大部头的城市地铁专业理论著作,并对背景材料拟写了初稿。举行地铁开通仪式的当天,作者提前到现场观察、捕捉鲜活的信息,并抢在首发地铁列车到达天安门站后的第一时间把稿件发回报社编辑部。直到报纸签发印刷前的最后一刻,作者还对这篇消息的标题、导语、正文反复进行了字斟句酌的推敲和修改。最后奉献给读者的是一篇信息量大、现场感强、可读性高、具有独家新闻特色的新闻精品。

如何积累资料?根据一些成功者的经验,有以下几点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一是积累资料要做有心人。即需要练好“内功”和“外功”。所谓“内功”,就是史学家吴晗劝青年做到的“三勤”:勤读、勤抄、勤写。“外功”就是“四勤”:勤跑、勤看、勤听、勤问。有些年轻的记者(通讯员)总自信自己的记忆力好,平时读书看报,甚至包括采访,总是不愿意做笔记。实践证明,记忆是不可靠的东西。

我国著名报人邵飘萍有个好习惯,他在社交场合,一旦听到什么新闻时,马上把手放进口袋里,用事先准备好的铅笔和笔记本暗中记下来,而后迅速发稿。勤跑也是如此,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真实”又不像罩在玻璃罩里那样容易观察,一目了然,真实,仿佛隐藏在砖墙后面,难以捉住它。因此,只有勤跑到生活中去观察、分析、比较,把自己的见解和感受随时记载下来,日积月累,久而久之,你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宝库。

著名漫画家华君武,走到哪里就积累到哪里。一次他在理发店理发,有人说了一句歇后语:“高射炮打蚊子——小题大做”。他立即掏出本子记下来。他画的漫画题目多是从群众中来,从积累中来。新华社著名记者郭超人,当年采访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坚持天天写个人日记和笔记,随时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包括自然的景象,人们的谈吐,个人的思绪,以及一切使他感兴趣的东西。后来他利用这些积累,撰写出了专著《向顶峰冲刺》。著名记者邓拓生前曾这样打比方说:“你看农民出门,总随时带粪筐,见粪就拣……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这是经验之谈。

二是积累资料要有战略眼光。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积累资料不能搞急功近利和“立竿见影”。平时长期的积累是为了写报道时的急需。西方一些新闻学者强调,记者必须有自己的“资料库”。给自己所分管报道的新闻人物的单位、团体建立“档案”,并不断补充、丰富。比如说,一个文艺记者,对自己所采访范围内的艺术家、作家,要尽可能地收集他们的资料,做成卡片。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否、家庭成员、作品、爱好等。有了这些“家底”,一旦需要写什么,背景材料马上就出得来,稿子就写得快,下笔就有激情,有把握,写出的新闻就能“立”起来。以第17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二等奖作品《研究生蔡成龙回乡当农民》一稿为例,记者在得到这条新闻后意识到,这是一条难得的农村题材的好新闻。但由于蔡成龙当时回乡不久,事业刚起步,他还不愿意接受采访,记者感到采访时机不成熟。于是在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记者多次与蔡成龙联系,交流感情,了解情况,不断积累有关资料;在争得他接受采访后,记者抓住时机,赶到乡下采访了乡镇干部,又深入村屯采访村民和他本人,在掌握积累了大量新闻事实后,及时写出了这条独家新闻,经过编辑认真修改,在报纸一版头条位置发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并得到了高度评价,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可见,积累资料不能急功近利,是需要有战略眼光的。

此外,搜集资料时,要“以百当一”,用材料时要“以一当百”。这就是说,不要收集一个例子就满足了,同一个观点,同类问题,要收集三五个、十个八个例子,而在用材料时,则要选择最有代表性、最能打动人心的例子。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说过这样一段话:“开采一克镭,需要终年劳动。你想把一个字安排妥当,就需要几千吨语言的矿藏。”多方面的积累对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大有益处,只要我们有战略眼光,持之以恒,力戒浮躁,学用结合,就一定能采写出新闻精品来。

三是积累资料贵在持之以恒。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做法,是难以做好资料的积累工作的。凡是积累资料做得好的,都是由于长期坚持、持之以恒的结果。例如美国著名记者约翰·根室为了撰写《非洲内幕》一书,他从1934年起即系统收集资料,并保存了近25年的关于非洲的文章;马克思为了写《资本论》,先后查阅了1500多种书籍,摘录、笔记达100多本;鲁迅为了撰写《中国小说史略》这部篇幅不算很长的学术著作,前后几乎用了20年的时间收集资料,辑成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三部资料专用书。第17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二等奖作品《长征启示录——献给长征胜利70周年》一稿的新华社记者贾永,在写此稿之前,为了积累资料,他曾在1996年沿长征路采访;2004年又组织了“我的长征——寻访健在老红军”活动,熟练掌握并积累了136位健在红军的感人故事;2006年作者再次赴长征沿线采访。由于有了上述持之以恒的积累,最后才采写成这篇新闻精品。可见,积累资料是一件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积少成多,集腋成裘。

四是积累资料贵在系统化。收集一堆杂乱无章,乱麻似的材料,是没有多少用处的。资料收集起来后,应按内容分类,归入一定的系统,并且沟通每条资料的相互关系,做到主次分明,合理编排,使平时分散、零碎的资料系统起来,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由广博到专深。不然,一大堆头绪纷繁的资料,天文、地理、历史,包罗万象,看起来内容丰富,实际上使用价值不大。著名作家秦牧认为,作家应该有3个仓库,一个是直接材料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是间接材料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再一个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仓库。这种作家资料的系统分类,值得新闻工作者借鉴参考。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对记者知识仓库是按照“基本知识”和“专门知识”分类的。对积累的资料还要注意它的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科学性、权威性,等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资料库”这个源头汇成的滔滔“春水”,就能载着新闻工作的“巨舰”,自由自在地向前行驶,新闻精品就会源源不断地呈现在受众而前。

(本文节选自《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

《新闻精品是这样采写成的》

刘保全 著

新华出版社 2017年9月

ISBN:978-7-5166-3366-3

定价:68.00元

责任编辑:李艳霞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