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产 > 正文

上半年房企合计销售近5万亿 拿地总额、成本呈双降

2018-07-13 08:41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0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新华网北京7月12日电(王日晨)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上半年,共有138家房地产企业销售额超过50亿元,较去年增加12家;合计实现销售额49743亿元,平均销售额361亿元,同比增长25.6%;市场份额提升15.2个百分点,达到76.4%,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分阵营来看,强者愈强态势明显。1000亿以上超级阵营共7家,销售额增速为32.5%,规模化优势持续凸显,其中碧桂园、恒大、万科均突破三千亿大关,逐步拉大与其他企业的差距;500~1000亿共20家,较去年新增13家,销售额增长率均值为60.0%;200~500亿有33家企业,销售额均值为309亿元,同比增长67.8%;100~200亿有47家,较去年增加4家,平均销售额为135亿元,同比增长61.1%;50~100亿有31家企业,较去年减少了8家。

在“有规模才能继续生存下去”逐渐成为行业共识下,品牌房企目标积极,增速平均达到41.9%。除万科、碧桂园明确表示不设定目标外,恒大目标定在5500亿,融创、保利、绿地剑指4000亿,龙湖、泰禾期待突破2000亿,其中泰禾预期增长率高达98%;阳光城、正荣等誓破千亿,目标增长超过40%;华润、中海、龙湖等企业的业绩目标也预期20%以上增速。

土地储备方面,房企拿地日趋理性,拿地面积大幅上涨,拿地总额、成本双下降。上半年,20家代表房企累计拿地135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8%;累计拿地金额6101亿元,同比下降12.4%。具体来看,上半年企业拿地逐季下降,2季度20家代表企业拿地金额环比下降25.5%,拿地面积环比下降27.1%。分区域来看,二线城市仍为房企布局热点,拿地金额占比为53.4%,一线和三四线城市拿地金额占比分别为12.3%和34.3%。其中三四线占比较2017年上升了8.5个百分点。

其中,碧桂园前6月以884亿元拿地总额居首;万科以723亿元拿地总额稳居第二,保利以615亿元居第三位。TOP10房企1-6月拿地总额4784亿元,占TOP50企业的44.7%,与1-5月占比基本持平,龙头房企获取土地资源优势相对稳定,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从拿地模式来看,收并购持续增长,且仍集中于一二线城市。2018年上半年,代表房企拿地仍以招拍挂为主,但收并购比例持续增加,并购面积占比已超20%,非热点二线城市及部分三四线城市收并购力度有所加强。随着市场集中度的快速提升,市场优质资源逐渐减少,未来房企收并购难度恐加大,2018年或将成为房企在一二线城市收并购的最后窗口。

同时,2018年房企融资渠道持续收紧,海外发债投资房地产受阻。随着金融监管和防风险已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房地产行业融资更加合规,融资门槛和结构也将发生新的变化。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从融资成本来看,大型国有房企融资优势较大,中小房企融资成本普遍提高。从融资渠道来看,严监管环境下整体融资渠道收紧,尤其非标业务的严厉监管对中小房企影响较大。预计2018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热度将进一步降温,房企在拿地、融资等方面会更加谨慎。

责任编辑:郭俊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挥起贸易大棒 为何又砸中美国企业

    “美国大幅上调关税对我们几乎没什么影响。”旭升股份(603305)董秘周小芬在接受中国财富网电话采访时表示,“因为我们(旭升股份)和特斯拉签订的合同都是以出厂价(EXW)核算。”
    2018-07-12 19:31
  • 16家险企获入税延养老 百亿增量资金来了

    作为重要配套政策之一,有关税延养老保险资金运用的政策细则终于如期而至。银保监会日前正式印发《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对税延养老保险资金运用在投资范围和比例、投资能力、投资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作出规定。
    2018-07-09 10:06
  • 穿透式监管趋严 房地产信托快速增长时代料终结

    银保监会网站近日发布北京银监局对辖下两家信托公司的处罚决定,处罚案由是未按照“穿透”原则向上识别最终投资者、向下识别底层资产合规性。此外,中国证券报记者还了解到,在上述被处罚的信托公司中,有一家公司受罚原因是,在去年的现场检查中,监管层“穿透”其底层资产后发现其通过嵌套一层资管计划投放的一笔信托贷款
    2018-07-09 08:06
  • 七部门在30城展开治理 多地对企业个人购房再设限 央地新一轮调控组合拳剑指炒房

    业内人士表示,6月下旬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房地产市场展开新动作。值得注意的是,从调控方式、范围和调控重心来看,打击遏制投机炒作之风,成为央地新一轮调控“组合拳”的发力点。
    2018-07-04 08:02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