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正文

银行年中再现送礼揽储 结构性存款推介占据网点“C位”

2018-06-26 08:06 来源 : 证券日报        作者:刘萌

分享至

    随着年中时点临近,新的揽储大战再次打响。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年中时点,“存款送礼”现象再现,个别银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揽储活动。同时,大额存单和结构性存款成为今年各银行揽储利器,其中,后者在部分银行网点占据了“C位”——最醒目位置进行推介。

    “存款送礼”仍未绝迹

    上周末,《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北京地区部分银行网点发现,为了吸收存款,个别银行再次推出了“存款送礼”活动。

    在某股份制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现在新增存款5万元及以上,并绑定期限三个月以上的产品,银行都会有礼品相赠,新开卡的客户以及资产提升的客户都可以参加活动,活动没有截止时间,礼品送完即停止。”同时,工作人员对于“绑定期限三个月以上产品”的要求为定期存款或者大额存单。

    根据银行工作人员的介绍,赠送的礼品也是多种多样,包括抽纸、洗衣液、大米、花生油等。

    这位工作人员还告诉本报记者,“这次存款送礼活动是端午节活动的延续,我行每逢节日,存款达到一定金额均有礼品赠送,有闲置资金可以考虑存到我行,下次活动估计要等到中秋节了。”

    在某城商行网点,大堂经理告诉本报记者:“存款30万元或以上,存款期限最低3个月,可以送一袋米和一桶油。”关于活动的起始时间,大堂经理表示:“大概开始了快10天,结束时间不确定,送完这一批米和油应该就停止。如果活动未结束,米没有了,那就送两桶油;油先送完了,那后续就送两袋米。”同时,大堂经理提醒记者,如果提前支取存款需要退回赠送的礼品。

    值得一提的是,存款送礼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存款,但是这种揽储行为涉嫌违规。

    本月8日,银保监会刚刚下发《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银行不得采取七种手段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其中第一项要求“银行不得违规返利吸存,通过返还现金或有价证券、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

    大额存单成揽储利器

    除了上述两家银行,《证券日报》记者走访的其他银行均未发现“存款送礼”等现象。从记者走访的情况来看,各银行网点对定期存款利率以及大额存单利率进行了上浮,不少银行在央行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50%以上。

    记者拿到的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产品单显示,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为2.24%,较央行基准利率的1.5%,上浮49.33%;二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为3.14%,较央行基准利率的2.1%,上浮49.52%;三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为4.12%,较央行基准利率的2.75%,上浮49.82%。其中,上述定期存款要求的金额为5万元起。

    某城商行的大额存单表也显示,存款20万元起,3个月的利率上浮至1.56%,6个月的利率上浮至1.84%,一年期上浮至2.25%,二年期上浮至2.98%,三年期上浮至4.0%;分别较央行基准利率上浮41.82%,41.54%,50%,41.90%,45.45%。若存款50万元起,一年期上浮至2.28%,三年期则上浮至4.07%;分别较央行基准利率上浮52%和48%。若存款100万元起,三年期则上浮至4.14%,较央行基准利率上浮50.55%。

    在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网点,客户经理介绍道,“我行目前大额存单2年期、3年期和5年期利率都较基准利率上浮52%,1年期则上浮50%,其余期限较基准利率上浮42%,且额度有限。”

    除了上调利率,大额存单的起购金额档位也比之前更加丰富。《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之前一般大额存单的起购金额为20万元,现在很多银行增加了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等不同的档位,针对不同的档位给予不同的利率,吸引不同的投资者。

    此外,有银行还推出按月或按季付息的大额存单,改变了以往到期兑付本息的做法。需要资金周转时,不少银行还有质押或者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服务。

    结构性存款抢镜

    与往年相比,今年结构性存款在银行揽储大战中可谓实力抢镜。随着资管新规落地,保本理财规模被极大降低,结构性存款临时“补位”,成为保本理财的“继承者”。其既有存款属性,又能满足投资者“保本”的诉求,相对于传统定期存款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

    在《证券日报》记者走访过程中,不少银行的理财产品宣传单都将结构性存款写在了最醒目位置,在记者咨询时也是多次推荐。

    根据融360统计,上周(6月15日-6月21日)结构性存款发行量共47款,其中股份制银行发行量最大,为32款。这47款结构性存款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12%,其中人民币结构性存款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98%,美元结构性存款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2.81%。同时,目前设置接近于100%触发预期最高收益率条件的假结构性存款仍然存在。

    有业内人士表示,规模激增背后存在的部分违规行为也已引发监管层关注,市场普遍预期,监管将对结构性存款进一步加强监管,并驱逐“假结构”产品。

责任编辑:郝梦圆
相关推荐
  • 定向降准延续结构性宽松 流动性充裕利好债市

    定向降准延续结构性宽松 流动性充裕利好债市

    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提“定向降准”后,新一次定向降准大概率将很快落地,但市场围绕货币政策取向的讨论还在继续。近期央行多措并举是否确认宽松基调?下半年流动性环境到底如何?大类资产投资的逻辑有变化吗?中国证券报本期邀请中信证券...
    2018-06-24 08:46
  • 保持战略定力 坚定不移推进结构性改革

    保持战略定力 坚定不移推进结构性改革

    这些观点,是对去杠杆和金融强监管过程中带来的“阵痛”不适应的表现,同时也低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低估了中国从过去规模扩张到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变的决心。当前,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对中国经济面临的内部外部环境有足够清醒的认识...
    2018-06-22 08:26
  • “真假”结构难辨

    “真假”结构难辨

    在某银行网点,该行理财经理介绍一款与黄金价格挂钩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时表示:“黄金价格浮动在400美元一盎司以内就可以给客户较高一档的收益率。黄金价格的浮动从来没有超过这一范围,也就是最后给到客户的都是较高收益率。”
    2018-06-11 14:27
  • 接棒保本保息理财 结构性存款热销背后藏隐患

    接棒保本保息理财 结构性存款热销背后藏隐患

    作为保本理财的有效替代品,本质为“存款+期权”的结构性存款今年以来成为各大银行的揽储利器,发行明显放量。央行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银行业新增结构性存款2.2万亿元,而去年全年仅新增1.8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结构性存款规模迅...
    2018-06-11 08:08
  • 结构性存款渐渐取代保本理财 5月份260家上市公司购买金额高达400多亿元

    结构性存款渐渐取代保本理财 5月份260家上市公司购买金额高达400多亿元

    事实上,有着“保本冲动”的并非只有经常去银行网点的大爷大妈,更有坐拥高额闲置资金的上市公司。仅就今年5月份而言,《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不完全统计,至少已有260家上市公司购买了近500款结构性存款,合计金额为411...
    2018-06-06 08:43
  • 跨监管套利 结构性存款爆红存隐患

    跨监管套利 结构性存款爆红存隐患

    记者在多地走访发现,多家银行集体上浮大额存单利率,这与近期出现的结构性存款明显增长等现象叠加,透视着在行业监管从严、存款低速增长常态化背景下,银行业吸储难度加大、经营压力增大,在资产端和负债端受到双重挤压。
    2018-06-05 08:38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