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正文

接棒保本保息理财 结构性存款热销背后藏隐患

2018-06-11 08:08 来源 : 中国证券报     

分享至

作为保本理财的有效替代品,本质为“存款+期权”的结构性存款今年以来成为各大银行的揽储利器,发行明显放量。央行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银行业新增结构性存款2.2万亿元,而去年全年仅新增1.8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结构性存款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实质为刚性兑付的“假结构”悄然盛行。

结构性存款走俏

与此前火爆的理财产品相比,当前银行普遍地将结构性存款作为力推的产品。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在多家银行营业大厅显眼位置可见结构性存款的宣传牌。“现在没有保本的理财产品了,要保本只能买结构性存款。”多位理财经理向记者介绍。在华夏银行某网点,多位客户向客户经理咨询理财产品的风险问题。其中有一位老人说,她此前在该行购买了某款期限为200多天、不保本的理财产品,但由于害怕遭受损失,打算更换为结构性存款。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银行业新增结构性存款2.2万亿元,去年全年仅新增1.8万亿元。截至四月末,结构性存款余额已超9万亿元,其中中小银行的规模占比超60%。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解释,所谓结构性存款,就是运用利率、汇率产品与传统的存款业务相结合的一种创新存款。相当于是保证本金加上最低保障的利率以及高出基础利率部分的利息投资衍生品。“从这个理解来看,结构性存款通常是本金100%保护,客户所承担的风险只是利息可能发生损失。”

在结构性存款的推广中,银行的客户经理着重强调了它是存款类产品。华夏银行理财经理对记者介绍,“结构性存款肯定保证本金。我行结构性存款除保证收益的一部分外,另一部分钱匹配给基金公司做投资,所以最终收益要看钱从基金公司回来的情况。”

事实上,结构性存款早在几年前就已推出。特别是在一些外资银行,结构性存款是比较成熟的产品。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当前中资银行开始大力发行结构性存款的原因在于,随着资管新规的实施,理财产品面临转型,结构性存款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对保本理财产品的替代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同样热门的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起购金额更低,一般为5万元。且不存在利率上浮限制,银行可以自主定价,以吸引资金,因此是更有吸引力的理财替代品。

从银行角度来看,增强负债端的稳定性成了结构性存款大规模增加的原因之一。“资管新规出台前,因为银行有保本和非保本理财,结构性存款只是其中占比很小的一项业务,对于存款准备金和存贷比影响都不大。”赵亚蕊表示,在强监管背景下,商业银行负债端压力显现,在一般性存款利率优势不明显的形势下,商业银行通过发行较高收益的结构性存款吸引投资者,以拓展负债资金来源。

兴业研究固定收益分析师梁世超表示,两方面原因造成银行结构性存款大规模增加:一是表外规模收缩导致对期望较高收益但较低风险偏好的资金涌向表内保本的结构性存款;二是银行对公存款增长乏力,银行负债端同业存款又受到严格限制,只能通过大规模吸收结构性存款这类高成本负债来增强负债端稳定性。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 接棒保本保息理财 结构性存款热销背后藏隐患

    接棒保本保息理财 结构性存款热销背后藏隐患

    作为保本理财的有效替代品,本质为“存款+期权”的结构性存款今年以来成为各大银行的揽储利器,发行明显放量。央行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银行业新增结构性存款2.2万亿元,而去年全年仅新增1.8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结构性存款规模迅...
    2018-06-11 07:55
  • 结构性存款渐渐取代保本理财 5月份260家上市公司购买金额高达400多亿元

    结构性存款渐渐取代保本理财 5月份260家上市公司购买金额高达400多亿元

    事实上,有着“保本冲动”的并非只有经常去银行网点的大爷大妈,更有坐拥高额闲置资金的上市公司。仅就今年5月份而言,《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不完全统计,至少已有260家上市公司购买了近500款结构性存款,合计金额为411...
    2018-06-06 08:43
  • 首套房贷利率优惠难觅 银行负债成本攀升是根源

    首套房贷利率优惠难觅 银行负债成本攀升是根源

    融360分析师李唯一认为,随着各地调整完毕,个人房贷利率在总体上涨后会保持先前特点:一线城市低于二线城市利率,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未来运作中,银行既需要处理资金成本上升带来的吸储压力,又要做好资金规划,对贷款需求审核及...
    2018-05-28 15:55
  •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合理性分析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合理性分析

    近年来,理财产品作为现金管理的一种方式,凭借回报稳定、周期性较短、风险可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上市公司青睐。有市场观点认为,此类公告数量越来越多,发生总额不断上升,甚至影响上市公司发展主业。本文通过统计2015至2017年前三季度...
    2018-05-24 19:22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