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三大报精华摘要:深交所年报监管聚焦五大突出风险 中国平安打响险企一季报“第一枪”

分享至

4月23日,中国证券报和上海证券报共同关注了高度警惕私募基金房地产等领域涉非风险趋向的消息。

中国证券报表示,4月22日,2021年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扩大会议)以电视电话形式召开。联席会议召集人、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要积极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高度警惕私募基金、财富管理、房地产等领域涉非风险趋向。

上海证券报表示,会议指出,密切关注打着区块链、虚拟货币以及解债服务等旗号的新型风险,紧盯养老服务、涉农组织、民办学校、线上教育等民生领域,对侵害弱势群体利益的非法集资尽早发现,露头就打。同时,严禁借建党100周年名义开展商业谋利和非法集资活动。

规模突破21.79万亿元,公募基金高仓位应对震荡市。4月22日,公募基金一季报披露完毕。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一季度公募基金未大幅减仓,而是维持高仓位运作。在全部可比的基金中,与去年四季度末相比,全部基金平均股票仓位从73.15%微降至72.50%,仅下降不到1个百分点。(中国证券报)

BDI创近11年新高,库存时钟唤醒“周期牛”。有着大宗商品风向标之称的BDI指数近期持续飙升,逼近2010年以来新高。多位周期行业贸易人士表示,受上游原材料涨价、下游需求预期较好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库存水平总体偏低,周转速度加快。市场主动补库存的周期特征明显,大宗商品价格延续强势,未来库存周期的演变是影响商品走势的重要驱动因素。(中国证券报)

中国平安打响险企一季报“第一枪”,保险股估值修复在路上。保险公司2021年一季报披露已拉开帷幕。4月22日晚,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72.23亿元,同比增长4.5%,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长8.9%至391.2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上市险企一季度业绩相比去年同期预计有一定增长,但大概率出现分化。长期而言,看好保险业发展前景和保险股估值修复机会。(中国证券报)

晶圆代工产能持续紧缺,MCU大厂暂停接单。芯片紧缺仍没有“退烧”迹象。继2月下旬义隆宣布暂停接单MCU之后,MCU大厂盛群半导体日前宣布,交期在2022年的订单,4月21日起暂停接单。8英寸晶圆代工持续紧缺,MCU需求依旧强劲,产业链上下接连涨价。盛群半导体透露,晶圆厂及封测厂通知近期将有另一波涨价,涨价幅度为15%-30%。(中国证券报)

最高人民法院修改案件管辖相关规定,科创板公司证券纠纷由上海金融法院集中管辖。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发布《关于修改〈关于上海金融法院案件管辖的规定〉的决定》,对2018年8月10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上海金融法院案件管辖的规定》作出修改,自2021年4月22日起施行。此次修改明确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相关证券纠纷,由上海金融法院实行跨区域集中管辖。(上海证券报)

深交所年报监管聚焦五大突出风险。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已进入高峰期,年报审查工作也正有序进行。深交所制定了年报审查工作方案,聚焦上市公司业绩真实性、资金占用与违规担保、规范运作、资产减值、重组业绩承诺履行等五大突出风险,以分类施策、精准监管。(上海证券报)

特斯拉披露事故车数据,业内提议向第三方开放后台。特斯拉郑州女车主上海车展维权事件有了新进展。4月22日晚,在多个部门发声后,特斯拉的态度发生重大改变,不仅将事发前半小时的车辆原始数据提供给了女车主一方,还向媒体公布了发生事故前一分钟的数据并作出文字说明。对此,汽车业内专家表示,未来特斯拉需要将其后台数据向中立的第三方机构进一步开放、托管。(上海证券报)

明星站台不可轻信,监管提示金融产品代言风险。近年来,各类互联网平台及理财投资产品层出不穷,一些机构往往邀请明星进行代言或站台,以增加平台和产品的关注度、知名度。昨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警惕明星代言金融产品风险的提示》称,这些代言存在过度宣传、承诺高额回报、误导性宣传等问题,严重损害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要理性看待明星代言,做到“三看一防止”,切实防范金融陷阱。(上海证券报)

考核趋严票据被剔,银行普惠小微贷面临增长的“烦恼”。年初以来,银行严查个人经营贷流入楼市,风控门槛的提高把不少本可以计入小微贷指标的客户阻拦在外,加之近日监管部门要求普惠型小微贷“两增”考核剔除票据融资,进一步挤出小微贷业务数据的水分,其结果便是该项业务规模增长受限。(证券时报)

分众传媒:一季度净利增逾35倍,北向资金大幅加仓。分众传媒(002027)4月22日晚间披露年报,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20.97亿元,同比下滑0.32%;归母净利润40.04亿元,同比增长113.51%;基本每股收益0.28元。拟每10股派发现金1.15元(含税)。值得一提的是,北向资金在一季度加仓分众传媒约3.36亿股,持股比例达到12.10%。(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陈琼枝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