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将进酒Bar >  正文

【将进酒Bar】蒲松龄:逆境怕什么 我为“穷光蛋”代言

2020-05-24 15:58 来源 : 中国财富网        作者:九公子的散丹 原创

分享至


什么能改变一个人的心境?
蒲松龄表示,贫穷不能,挫折不能,逆境也不能。
世人皆赞蒲松龄文采斐然,想象力十足。
实际上,他永远坚守正义、积极向上,不曾被黑暗生活扭曲心理,更不曾被无尽痛苦击败斗志,才是最值得被称颂与铭记的。

志怪系小说由来已久,从玄学盛行的魏晋南北朝就开始产生和流行。
一千五百多年的志怪文化持续流传,备受欢迎。但要问其中的明星产品,从三岁毛孩到耄耋老人,八成都会提到《聊斋志异》。

《画皮》剧照。来源:网络

黑山老妖的狰狞大笑,妖怪鬼祟的画皮换脸,狐狸精们的张狂诡计……曾是多少人童年里挥之不去的噩梦。
不过,有多少带着恐惧的烙印,就有多少满是认可的喜爱。
老舍说它,“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聊斋志异》从来不是为了惊吓而恐怖。
郭沫若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赞其于寥寥数笔中,将一个个形象、生动、立体的角色跃然于纸间。

《聊斋奇女子》剧照。来源:网络

仗义救爱的狐女辛十四娘、为琴痴狂的程道士、记忆可存三生三世的汪可受……这些超前而新颖的人设,让多少绝望的编剧望而生叹。
蒲松龄从22岁时开始撰写狐鬼故事,历时四十余年,倾注了大半生的精力。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有姓有名有个性的角色不下千号,人物涵盖三教九流、个性鲜明,情节脑洞大开、光怪陆离,就算是21世纪接触各类信息的我们,也会自愧弗如。
《聊斋志异》的三观立意,十分刚正前卫。在小人与女子并称难养的封建时代,蒲松龄笔下的女子各个敢爱敢恨、果敢坚毅。爱情观不受专制的左右,道德观不被权力所恐吓。放到现在,说蒲松龄是半个女权主义者,也不为过。

《倩女幽魂》剧照。来源:网络


《聊斋志异》写得是鬼狐怪异,涉及的却是现实人性。书中有喜有悲,有美满有遗憾,蒲松龄用犀利的笔法,揭露统治阶层的黑暗与残酷,彰显着鲜明的个性态度,妙笔生花照进真实生活。
这样放荡不羁的文风下,究竟是怎样一个鲜活有趣的灵魂呢?

实际上,蒲松龄的生活并不惬意美好,甚至连舒适也谈不上。
因为他是个彻头彻尾的“穷光蛋”。
同时期的《红楼梦》中,刘姥姥曾经提到过,一个四口之家一年维持基本生活要二十两银子,而蒲松龄一年最多只能赚八两。
一家七口,靠着蒲松龄这么一点微薄的工资生存,听着都叫人泪目。

《神探蒲松龄》剧照。来源:网络

其实蒲松龄不是一直这么穷。他小时候也是出生于书香世家,接受到良好教育的文青少男。19岁那年,因为分别在县、府、道中考取了第一,还在当地小有名气。人人都期盼着他继续考中,加官进爵,仕途通畅。然而小组赛晋级后,蒲松龄再也没有运气冲出省线。
倔强的蒲松龄,从来没有放弃过,坚持作为分母陪跑多年,为科考事业贡献他仅有的力量。直到七十多岁,政府实在不忍心看老头子颤颤巍巍地拄拐再来,象征性地给他个安慰奖,奖励他当个贡生。
蒲松龄的穷,不是因为他一心考学,而是因为他一家门的“好”亲戚。
蒲松龄一家四个兄弟,两位兄弟娶得悍妻,吵闹着要分家。蒲松龄的妻子性格温顺,导致夫妻俩在这场家产大战中颗粒无收,只分得了农场老屋三间。
蒲松龄无奈,为了温饱,只好找了份教书的工作,每年八两银子,还要背井离乡、远离妻孩。
好在乐观没随着财富离开他。
在穷苦难熬的时候,他还能各种苦中作乐。时常拿上笔杆子,给“上面”写信,问问天上的“有关部门”管不管。
他写信给穷神,问:我与你有何亲,兴腾腾的门儿你不去寻,偏把我的门儿进?
腊月二十三敬灶王爷,没有好菜,他又写信给灶王爷:灶神呀,你不会因为贡品太寒酸,就在玉皇大帝面前说我们一家人的坏话吧?
走到菜市场,看见最普通的青鱼,天天吃白菜熬豆腐的蒲松龄口水直往下掉,擦擦口水,只能感叹一句,“口腹喜新皆厌频,人生丰约何不均?”
虽然饭菜吃不香,但是蒲松龄人生鸡汤喝得饱。
作为一名山东汉子,穷也自有山东汉子的穷法,口袋再空,煎饼也不能少。

来源:摄图网

蒲松龄酷爱煎饼,甚至为煎饼梳理演变史,还做《煎饼赋》,“圆如望月,大如铜钲,薄似剡溪之纸,色似黄鹤之翎”。要是生在现代,这形象又夸张的形容,绝对能当个合格的煎饼带货主播。

尽管生活以苦难反复捶打着蒲松龄,但他从未妥协过,反而以一种随性到近乎任性的方式前进。
中年时科考,蒲松龄灵感乍现,文思泉涌。写着写着不自觉地写翻了页。这就好比你参加中高考,老师反复强调了答题位置,你却偏要写在密封线外。在清朝这种公然违反考试书写规则的考生,轻则要取消考试资格,重则杀头。
纵使蒲松龄把八股文写成科幻小说,写得再好,也只能“凉凉”收场。况且这样的“激情犯错”,不是一次,而是两次。
或许蒲松龄一直追求的并不是高官厚禄,而是施展才华的舞台吧。
据民间传说,在蒲松龄执教的毕家,毕老爷宴请朋友,邀蒲松龄作陪。席间毕老爷建议联诗佐以下酒,一位朋友看蒲松龄衣着寒酸,便想作诗嘲讽,吟道“三字同旁绫锣纱,三字同头官宦家。身穿绫锣纱,都是官宦家。”
蒲松龄一听,当然不乐意,穿绫罗绸缎有什么了不起,哪顾得上那人什么名头官职,张口讥讽道:“三字同旁稻秫稷,三字同头屎尿屁。吃了稻林稷,放出屎尿屁。”这样粗鄙却有才的比喻,大概只有蒲松龄这样风一般不羁的男子,才能想出。
不过较真完毕,两人马上都了解到对方的实力,那位朋友被蒲松龄的才情折服,三杯下肚,一笑泯恩仇。后来,他们成为了一生的朋友知己。
可惜这样精彩的酒局,山东汉子们却没能饮上已经在四川区域流行开来的“姚子雪曲”,“高粱36%、小麦16%、糯米18%、大米22%、玉米8%”,几近完美的科学配比,使得佳酿“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酒味全面。如同惊世的《聊斋志异》一样,五粮液的浓香也流传至今。
这样随心所欲的蒲松龄,一生只有一位妻子。虽然在上文中与叔嫂们抢夺家产,夫妻二人稍显无能,但在穷苦生活中,二人一直互相搀扶、支撑(不排除是因为太穷,没钱干坏事),蒲松龄的妻子从来没有因为他的任性而埋怨不甘。
这些蒲松龄都感受得到。
据说,在蒲松龄妻子去世时,蒲松龄悲痛万分,向众多儿孙辈宣布,自己也将于三年之内,随她而去。果然,在他75岁那年,也溘然离世。
在普遍早逝的古代,蒲松龄和妻子都以高龄去世,不知道和常年少油吃素有没有关系,也算是因祸得福。

蒲松龄故居。来源:网络

除了《聊斋志异》,鲜有人知的是,蒲松龄还写过一本《日用俗字》。因为他发现普通话和山东淄博话在听写转化上,存在着不小差异。他就自己动手,给当地百姓编了一本常用字典。这样不管是录抖音还是发微信,普通话和方言俚语都能自由使用。再也不会出现,人家问“你吃不杂”,却不知要不要张嘴的情况了。

这算是粗悍爷们的细心之举,也算是为不沾染鬼怪之书的读者,提供一个拜读蒲松龄灵动文字的机会。
回首看去,一生执着于考公务员的蒲松龄,在无形间,其实解锁了更多的身份属性。
在书中,他是执笔的侠客,泼墨的豪杰,用文字替天行道。在工作中,他是育人的园丁,辛劳的使者,用智慧浇灌学海无边。在生活中,他是可靠的丈夫,乐观的父亲,用心态抗击贫困苦难。
所以,下次说到蒲松龄的时候,别再让他仅仅成为《聊斋志异》的作者。他更是苦中寻乐的代言人,让我们领教到逆境中“穷光蛋”的乐活生存之道。

责任编辑:徐丹宁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