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将进酒Bar >  正文

【将进酒Bar】张居正:明朝首席运营官

2020-03-08 07:39 来源 : 中国财富帮        作者:九公子的琴 原创

分享至

公元1573年,马尼拉大帆船在亚洲和美洲两地间游弋已有8年之久。

正处在伊丽莎白女王一世统治下的英国,开始鼓励贸易和航海,他们对明朝颇有兴趣,如何能与中国做上生意,成了商人们的首要任务。英国航海工程师威廉·布尔在那一年开始研究英国到中国可能的5条航线。

全球化发端、“海丝”兴起,世界已经开始研究前往中国的航线。这一年在中国发生最大的一件事却是:一位中国宰相给皇帝编了一本漫画书,教帝王心术,被载入史册。

帝王之师 荣膺首辅

1572年,张居正奉召入朝。

小万历说:“先生为父皇陵寝,辛苦受热。”

又说:“凡事要先生尽心辅佐。”

张居正奏请神宗遵守祖宗旧制,讲学亲贤,爱民节用。

小万历回答:“先生说的是。”

奏疏记载了10多岁的小万历和老师相处的细节。那时候,万历对张居正有严重的依赖,几乎言听计从,实际是张居正带皇帝有一套。

小孩子不爱看密密麻麻的古书怎么办?没关系,自创的漫画书来了。张居正为了引发万历学习兴趣,亲自组织编撰了一本《帝鉴图说》,以连环漫画透视人物关系、讲述王朝兴衰故事,小万历喜欢的不得了。

帝鉴图说之八骏巡游

皇帝课本一不小心流传到宫外,还成了明清的大畅销书。精英教育果然是一如既往的受欢迎。

小万历喜欢书法。要做好皇帝怎么能沉迷于个人喜好呢?

小皇帝的兴趣班被停了。

张居正认为皇帝有些爱好是可以,但是不能浪费过多精力,他给小万历举个“栗子”,当年的宋徽宗就是如此,书法独步天下,但是玩物丧志丢掉了江山。

张居正,像不像那些年我们又爱又恨的老师……

张居正进《帝鉴图说》的这一年是万历元年,小皇帝登基,属于张居正的时代刚刚开始。

他对于国事稳中求进。看到元末大动乱,很早就懂得宽猛相济这个道理。

面对官场腐败风气,张居正雷厉风行的进行改革,于当年份六月,他正式提出了《考成法》。

《考成法》实施后,朝廷裁掉的官员高达四百多人,地方裁掉九百多人,整个朝廷呈现出新的风貌。

民间有一句流行语,“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

湖北人为何被称九头鸟?

与张居正的“考成法”也有关。“九头鸟”指的是九个在全国各地巡查、政治贪官污吏的监察御史,“湖北佬”就是张居正了。

《万历首辅张居正》剧照 唐国强饰张居正

“九头鸟”的步伐谁也挡不住,他们观察着各地官员的一举一动,打压以公谋私的官员。

自此,全国掀起了一场整治贪官的风暴,效果很好,万历前期的吏治出现前所未有的清明。

锐意改革 挽救大明

夜雨,晓起。

张居正登上衡山,苍茫云海,长空莹如磨。

刹那,红日升起,金光烁烁。

“幽草珍卉,夹径窈窕,锦石斑驳,照烂丹青。”太美。待八天都待不够啊。

张居正,大明王朝首席运营官。难得,他也有旅游度假的时候。

别慌,这才是公元1556年。

度假算什么?

休假三年的朝廷命官当起了泥瓦匠,盖几间房,起名字“学农园”。盖好园子,种种树,种种菜,张居正和老农打成一片。慢慢的,一幅反映社情民意、民间疾苦的画卷也在他心中画完。

荆州一带,老百姓田少、税多,眼看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甚至典当老婆、落草为寇,让人触目惊心。

他深刻地意识到:危巢之下,如果没有改革,大明,很快就衰亡了。

人这一生有多种活法,世界上也有许多简单易行的路,最难的是违背自己的心的那条路。既然心里放不下,何不磊落一次,重返政坛吧。

潜心研究,积蓄力量,终于公元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了惠民政策“一条鞭法”。赋税和徭役全部折成银两,赋役由实物货币化。重商益农,农商互惠的新思路就此大刀阔斧的运用在改革之中。

张居正画像

2002年我国同样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也曾效仿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四年后,正式废止《农业税条例》,从此再也不用交公粮了。

“一条鞭法”于1575年在福建开始试点,福建的经济状况得到了好转,百姓安居乐业。后来又在江浙、南方地区、山东等地继续推行。“试点”在现今也是经常被采用的改革重要方法之一。

《明实录》记载,由于张居正的改革,国库的粮食吃几年都没问题,万历年间成为明朝最富有的几十年。

那时的明朝市场在“一条鞭法”刺激下大量流通白银。变法主要使白银流通呈以下“一点、一面、一关键”:生丝、绸缎、瓷器产地东南沿海和长江三角洲,和外国人做生意聚集白银;再通过朝廷收缴和再分配白银流通至全国;部分白银在关键的时刻用作北方防线军需。

这样一来,明代白银就实现了从下到上的崛起,并且官方也得到认可,而这一切竟然和市场推动密不可分。

1568年明朝正式开放海禁,白银非常规的流入,导致了原有的纸币价值一落千丈,明朝的纸币因此退出了市场。

张居正采用白银挽救明朝经济也有这个原因。

“一条鞭法”实施后,白银需求量加大,又反过来促进了白银流通和贸易往来。如此一来,伊丽莎白女王想和明朝皇帝做生意的愿望也是更强烈了。

中国的银本位制度遇上航海时代,世界就这样出现了新的活力。

错综复杂,却又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可以说,张居正推行的白银货币化直接影响了世界市场的建立和全球化的开端。

白银中毒 福祸相倚

中国学者严中平在《丝绸流向菲律宾白银流向中国》一文中指出,从马尼拉像美洲贩卖丝绸的利润,最高可达十倍。

对于外国人来说,马尼拉大帆船就是中国帆船,帆船满载的生丝、绸缎、瓷器,“海禁”开放给他们带来可观利润。

明朝开放“海禁”

不管是美洲的土地,还是大西洋的波涛,地理大发现给世界带来了不可思议的影响。

起源于希腊的西方文明和孕育于长江、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被连接起来,断断续续的交往,交流物产、传播文化,使人们的活动空间和视野更加开阔。

产银大户美洲、西班牙葡萄牙商人纷纷去贩运货物。不仅如此,白银贡献大户日本也加入出航贸易之中。

趍利而靡,往往陷之。

1620至1660年间,欧洲市场爆发了贸易危机。

1634年,西班牙颁布了紧急限制贸易的征税令。

1640年,日本断绝了与澳门的所有贸易往来。

对于明朝来说,凭借出色的中国制造,这笔“生意”捞了不少全球的银两。

在影响上看,起初效果不错,会馆激增,手工业发展迅速,农业更加商业化、专业化,百姓就业机会和货币所得逐渐增多,多层次商品经济市场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在“太平洋丝绸”的贸易中,形成了以明朝中国为中心的经济共同体。

欧洲贸易衰退以后,白银流入大大减少。

明朝自身又不是白银主要产国,白银锐减,金融命脉系于白银的明朝遭受沉重打击。

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中写道:明朝末年日益恶化的通货膨胀可能正是白银进口长期不足的严重后果之一。1635年至1640年白银进口量骤减期间,由于国际丝绸贸易萎缩,浙江北部的湖州等丝绸产地迅速衰落。与此同时,罕见的自然灾害席卷中国大地。

经过浩劫,晚明的人口总数大幅度下降。

中国人口的严重下降与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同时发生,仅这一点便足以使历史学家们相信,中国也被卷入了17世纪那场困扰着地中海世界的普遍危机。

也就是说——白银,把大明“绞杀”了。

即使名相如张居正者,也没睁眼看世界,在懵懵懂懂中为皇权巩固殚精竭虑,无法为国家民族前途深谋远虑,这就是历史的局限性。

张居正故居

世界依旧 滚滚向前

1573年,大明王朝进入后半段,农耕文明开始达到鼎盛;“海上马车夫”革命兴起,迎来荷兰的“黄金之年”;丹麦一位名叫第谷•布拉赫的天文学家看到了一颗超新星;瑞典建立造纸厂。

同年,中国科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计算上保持了10个世纪的纪录,被德国数学家奥托打破。

意大利数学家兼天文学家丹提在他所著的《欧几里德远近法》中称,使用凹面镜片,可以把倒像弄反成正像,这使得摄影方法得到更大改善。

西方的科技进步开始显示出欧洲全面超越中国的势头,西方正在迈向新技术时代。

随着西方科技进步积累达到了科学革命的临界点,工业革命爆发,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责任编辑:徐丹宁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