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将进酒Bar >  正文

【将进酒Bar】早在唐朝,他们就已道尽友谊真谛

2019-12-24 01:35 来源 : 中国财富帮        作者:九公子的浪 原创

分享至

说到唐朝诗人间的友谊,你会想到谁?

李杜。

其实不止,大唐官方认证的“男男CP”还有王孟、元白、刘柳……

看完他们的故事,或许就会明白什么是朋友,什么才是君子友谊的垂范。

孟浩然比王维大12岁,都属牛,差一轮。

孟浩然第一次见到王维老弟时,王维还背着琵琶和画夹,扑面而来的艺术家气质。

“老弟贵姓?”

“王维。”

“字?”

“摩诘。”

“摩羯座?工作狂啊!”

“此摩诘非彼摩羯,我是字摩诘。”

公元729年,二人已成忘年交,肝胆相照,惺惺相惜。

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喝不完的酒。

那一年,40岁的孟浩然刚刚落榜,搂着王维哭天抢地。

两碗酒,一饮而尽,两张白净的脸上立刻浮现潮红。

“落榜又怎么样,人越多,越要拼,明年咱俩一起考”王维说。

“我都这把年纪了,时代是你们的,我是时候归隐了。”孟浩然说。

“我还想再拼一把,等我做了官,我引荐你。”王维说。

老天爷给了王维一把好牌,有才,帅气,还懂得推销自己,没过几年他就当了官。

王维没有忘记当年承诺,一直把孟浩然的简历揣在怀里,逮到机会就推介。

《唐才子传》记载,有一次,孟浩然去找王维,俩人正聊得高兴,皇帝来了,来找王维。

孟浩然没有见过皇帝,有点儿害怕,居然躲到了床底下。

皇帝进来之后,王维觉得不能骗皇帝啊,而且这是推荐孟浩然的好机会。

就对皇帝说,孟浩然在床底下。

那会儿孟浩然的诗已经很有名了,皇帝知道他。

于是把他叫出来聊诗。

孟浩然背了一首自己写的诗,没想到,把皇帝给惹了。

这首诗里有一句“不才明主弃”,意思是自己没有什么才华,所以英明的皇帝没让自己当官。

皇帝不高兴,觉得这是在抱怨自己没给他官当。皇帝说:“你想当官,你得先来找我吧,你来找我,我一定会给你官做。你不来找我,还说‘不才明主弃’。”

得罪了皇帝,孟浩然彻底没戏了。

因为此事,王维心里一直愧疚。在孟浩然逝世后,曾写下一首无比凄美的《哭孟浩然》,读来令人肝肠寸断。

他们相差7岁,白居易属鼠,元稹属羊。

公元803年,白居易31岁,元稹24岁,同以书判拔萃科登第,授校书郎,二人一同入朝为官,至此方初相识。

那时的白居易诗名已盛,旅居长安多年;而元稹初入长安,略显青涩。

他们开始并没有觉得对方有啥特别,只是在一次次共同翻阅典籍、修正错误中,慢慢熟悉起来。

一开始的拘谨渐渐消散,两人偶尔还会相约喝喝酒,下下棋,就这样不温不火的相处着,彼此之间越来越了解。

直到有一天,两人在工作之余,聊起了人生理想,谈起了各自的抱负,才发现对方竟与自己志同道合。

一样的三观,一样的文学观点——都是推崇杜甫,偶尔黑一把李白。

至此,友情深挚,私交甚笃。

元稹家中排行老九,白居易亲热地唤他“元九”,酒酣之后唤“九九”。

那时的元白,没有触摸到官场腐朽、黑暗的一面,一同“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长安直城路、慈恩塔、皇子陂、曲江池、杏园……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不过两人之后的仕途都不太顺畅,时常被贬,四处出差,聚少离多。

两人有了心照不宣的默契:每到一处驿馆,都要题字。

不是“到此一游”,而是,给对方写诗,希望对方路过时能看见。

白居易总是兴致勃勃地寻找元稹留下的诗作,“每到驿亭先下马,寻墙绕柱觅君诗”。

两人唱和诗篇的数量,白居易自己说是900多首,其实应该有1000多首。

两个同被逐出京城的“天涯沦落人”,患难之中相互慰藉,写信叮咛,细微至极。两人中不论是谁辞官回乡,在职的人都会为另一个送去银钱,帮其度过无俸禄的艰难时期。

刘禹锡与柳宗元年纪差不多,一个属鼠,一个属牛,差一岁。

同一年进士及第,同一年分配工作,同一年调进中枢。

周末一起喝喝小酒,发现彼此三观也很一致,都是改革派。

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和使命,刘禹锡和柳宗元也许只是泛泛之交,一起喝酒,我吹你的诗写的好,你捧我的文做的棒罢了。

但共同的追求,让两个男人真正惺惺相惜,同甘苦、共患难。

公元805年,有一场轰轰烈烈的革新运动,名字不太好听,叫“二王八司马事件”。

两个热血青年一齐参加,一齐失败,一齐被贬。尽管被贬,分隔两地,心中依旧牵挂。

遇到了事情,他们也一起怼人。

柳宗元和韩愈因为哲学问题掐起来了,柳宗元写了一个《天说》怼老韩。刘禹锡立刻加入,连写三篇《天论》,怼得老韩哑口无言。

被贬十年,他俩互相通信熬了过来。

公元815年,两个风尘仆仆的人重聚长安。

两碗酒,四行泪。

好日子没过多久,两个热血青年又闯祸了。

第二次灾难的起因,来自刘禹锡。他来到长安后游览玄都观,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诗兴大发——

他明着说桃花,其实是在讽刺朝中的大臣,我要是还留在长安,能有你们出头的机会?

回长安还不足1月,柳宗元被外放做柳州刺史,刘禹锡被外放做播州刺史(今贵州遵义)。

柳宗元不仅没有怪刘禹锡让自己莫名其妙背了个锅,反而体谅刘禹锡老母亲年事已高,播州路远艰险,于是写奏章给皇帝,让刘禹锡当柳州刺史,自己愿意去播州。

皇帝看到奏章都感动了,他特许刘禹锡不去播州了,改去条件更好一点的广东北部的连州。

哥俩结伴南行,完全没有想到,这是人生最后一次见面。

公元819年,刘禹锡等来了柳宗元的噩耗和遗书。

刘禹锡打开了柳宗元的遗书,柳宗元就交代了两件事:

兄弟,我的孩子和我几十年写的诗都托付给你了。

刘禹锡用余生兑现了对柳宗元的承诺。

他把柳宗元的儿子培养成进士,官至仓部员外郎;还精心帮助柳宗元整理诗文,编出了三十卷《柳河东集》,并为它写了序文。

今天我们看到的柳宗元的诗文,绝大多数都来自于《柳河东集》。

柳氏宗祠

大唐开成年间,刘禹锡已垂垂老矣,立于柳宗元坟前,洒了一杯酒,拍拍胸脯:“柳兄,你交代的事,老刘都办妥了!”

今天,一说起唐朝诗人间的感情,往往先想到李杜,其实王孟、元白、刘柳的故事也很感人。

什么叫朋友?不仅是惺惺相惜,得意时把酒言欢,失意时宽慰消愁;更重要的是值得托付,且不负托付。这才是君子友谊的垂范。

就如同从唐代的重碧酒,到宋代的姚子雪曲,再到1909年正式得名延续至今的五粮佳酿。醇厚甘美,诸味协调,恰到好处的五粮液,千百年来滋味也始终未变,如同这深厚的友谊,不负期望。

责任编辑:徐丹宁
相关推荐
  • 【将进酒Bar】直接被保送的那些唐朝诗人们

    【将进酒Bar】直接被保送的那些唐朝诗人们

    长长的榜上,没有孟浩然。 这一年已是不惑年纪的他依旧很迷惑。他心中暗暗不爽:这两年,王昌龄、崔颢、储光羲……全都考上了!就我没有……连王昌龄都考上了!他不过是个苦出身,小时候种过地,还复读过。和他比,我再怎么也算是个书香门第...
    2019-12-14 22:49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