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网讯 12月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揭晓8家战略投资者名单,社保基金组合、央企基金等首次齐聚。至此,十年来A股规模最大的IPO即将完成。
大盘股的接连上市,是否体现出新股发行趋势的新变化,又是否会对二级市场形成冲击?
专家:IPO发行属正常范围
今年以来,IPO发行始终保持着平稳的节奏。截至11月28日,今年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共120家企业完成发行,平均每周发行2.7家,融资36.9亿元,比去年同期略有增加。
下半年,科创板首批25家企业发行时间较为集中,但随着审核注册工作步入常态化,发行节奏也逐步趋于平稳,平均每周发行2家至3家,融资规模每家平均在10亿元左右。
银河证券策略分析师付延平表示,今年以来IPO节奏有所加快,但仍属于正常范围内,不存在IPO“大跃进”的情况。
据统计,截至11月28日,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今年共核准115家企业,融资1563.09亿元,相对于全金融市场,融资总量非常有限。“从募集资金角度看,IPO募资规模小于增发募资,不必过于担心新股发行常态化对资金的分流。”付延平说。
据悉,证监会表示,当前资本市场的韧性和活力不断增强,一方面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积极支持股权融资,不会因为各种因素而暂停IPO发行;另一方面也会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保持平稳的发行节奏,不搞“大跃进”式的集中核发批文。
从目前IPO排队企业情况看,当前IPO排队企业仍然数量较多,坚持新股发行常态化有助于缓解排队公司的数量压力。同时,新股发行常态化,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融资作用,支持中国经济转型发展。
资金规模持续增长,投资者看好股市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底,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管理资产规模为36.9万亿元。2019年前11个月,公募基金募集成立的只数、募集的资金规模同比分别增加20.9%和42.7%,其中权益类基金同比更是分别增加52.6%和79.6%。公募基金持股市值为2.27万亿元,较2018年底增长超过50%。证券基金经营机构管理资产的持股市值为4.35万亿元,较2018年底增长35%,持股市值占A股总市值比例为7.9%。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占公募基金比例为51.15%,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
此外,11月份股市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主要是券商经纪业务客户资金账户)余额比较稳定,较今年1月份日均水平增加近2000亿元。
与此同时,外资也在“跑步”入场。今年以来,沪深股通净流入A股市场的资金规模近2800亿元,成为推动市场上涨的重要力量。从市场自身看,目前场内融资余额为9524亿元,较今年春节前增加了2000多亿元,表明投资者看好股市的发展前景,参与交易的积极性有所提升。
付延平称,IPO节奏的变化,是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诸多政策调整的一部分,分析IPO节奏对未来市场走势的影响,还需要关注再融资、减持及国家对资本市场发展的长期改革规划方向等多方面的政策信息,来加以综合判断。
(张维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