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创板 >  正文

科创板理性回归 科技主题持续演绎

2019-08-29 07:50 来源 : 中国证券报        作者:吴瞬

分享至

近期,科创板开始出现集体回调和持续降温现象。分析人士指出,科创板适度降温是好事,是科创板的价值回归之路。短期爆炒并不利于科创板长远发展,适度回调才能给真正着眼于优质企业价值的资金提供进场机会。

相较于开市初期,现在的科创板无论是从交易节奏和情绪上来看,都平静了许多。随之而来的是前期积累了巨大涨幅的科创板公司出现集体回调。

深圳一私募人士坦言:“科创板公司在这个阶段出现回调是正常的,因为之前积累的涨幅确实太高。而且,现在市场热点也不少,像深圳概念、自贸区概念、猪肉概念等都分流了不少原本热衷炒作科创板的资金。”

“很正常,这是科创板公司价值在回归,因为前期情绪高涨,现在情绪需要回归到一个平稳的过程,这也意味着很多个股的股价会回到一个较为理性的状态。”私募人士吴国平判断,科创板公司的回调过程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科创板当前的平均市盈率水平是创业板的2倍多,更是沪深两市主板的5到6倍。因此,在经历过前期的燥热之后,这一阶段的回调对科创板而言其实并不是坏事,更是其内在价值的回归,为后续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吴国平坦言,科创板短期回调不是坏事,以后市场会更加理性看待科创板。以后科创板上市首日的涨幅会越来越小,有的甚至不排除会破发,这样就跟国外成熟市场慢慢接轨。因此,之前的科创板的热炒只能是阶段性的,不会是常态。

在科创板逐步回归理性的情况下,虽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回调,但不少市场人士直言,以目前的估值水平看,科创板尚未到可以进场的机遇期。不过,就整个市场下半年的行情而言,以科创板带动的科技股行情主线仍将继续演绎。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 券商各自出招为科创板两融松闸

    券商各自出招为科创板两融松闸

    保证金比例、折算率、持股集中度是两融业务的三项重要指标。对于次轮松闸科创板两融,证券业相关人士认为,主要是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科创板首批股票已进入平稳运行阶段,两融风险预期经释放,已至较为合理水平;二是这些松闸措施能够...
    2019-08-14 09:08
  • 公募成科创板打新赢家 后市投资爱“吃”基本面

    公募成科创板打新赢家 后市投资爱“吃”基本面

    随着科创板首个交易周的结束,公募基金的打新成绩单也正式出炉。据统计,本周以来在所有主动偏股型和指数型基金中,共有290只产品的净值涨幅超过5%,其中金信智能中国2025混合的净值涨幅达到11.5%。多家机构表示,随着科创板交易回归...
    2019-07-29 08:10
  • 复盘创业板 即将开市的科创板会被爆炒?

    复盘创业板 即将开市的科创板会被爆炒?

    科创板首批个股已经就绪,
    2019-07-17 13:04
  • 技术红利加速释放 科创板先锋队半年报预喜多

    技术红利加速释放 科创板先锋队半年报预喜多

    资深投行人士表示:“这说明科创板公司是有内生动力的,而不是说仅仅在冲刺IPO的报告期内一时发力。对于成长期公司而言,能够实现由科技投入到业绩产出的转化,足以证明创新驱动发展这一路径的可行性、正确性,同时也给投资者吃下了‘定...
    2019-07-16 08:37
  • IPO市场悄然转向,上半年新股上市仅6.7涨停

    IPO市场悄然转向,上半年新股上市仅6.7涨停

    科创板重磅来袭无疑是2019上半年引爆资本市场的最大新闻,其为A股发行制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科创板进程提速的影响下,上半年A股一级市场出现了审核速度放缓、过会率提高、小规模融资IPO比例下降、首发市盈率下滑、打新收益减少...
    2019-07-01 20:52
  • 两个月内首批企业将在科创板上市交易

    两个月内首批企业将在科创板上市交易

    黄红元介绍,6月5日和6月11日上交所分别召开了上市委第一次、第二次会议,通过了6家企业。这些企业从受理到上交所审核通过,平均用了70天左右,最快的用了60天左右,接下来还有6次审核会议。“通过上交所审核之后,接下来这些企业将向证...
    2019-06-14 07:58
  • 今日首发 第二批科创基金为啥火爆?

    今日首发 第二批科创基金为啥火爆?

    6月5日,不仅科创板首批拟上会企业微芯生物、安集科技、天准科技参与上市审核“首秀”,同时,第二批5只科创主题基金也同日火热发行。
    2019-06-05 16:17
  • 备战科创板,造车新势力只是“叶公好龙”?

    备战科创板,造车新势力只是“叶公好龙”?

    新造车企业所处的行业正好属于科创板重点支持范畴,自身主打的科技属性又符合科创板定位,同时有着强烈的融资需求,缘何在科创板这方“吸金”之地,迄今没有出现造车新势力的影子?
    2019-05-28 08:07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