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见 >  正文

周子勋:把深化金融开放重点放在法治化透明度上

2019-07-11 15:04 来源 : 上海证券报     

分享至

逐步建立有一定自由开放度的金融体系,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应有之义,对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吸引投资及未来金融和市场资源的国际化布局都会有很大益处。而对金融监管而言,当前尤须按照已有的渠道进一步深化,使金融监管能力与经济发展相匹配。

面对在不确定性加大、经济发展不利条件增多的外部环境,我国仍在坚持继续深化金融服务业开放。刚落幕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传出的信息是,原定2021年取消证券、期货、寿险等外资股比限制将提前至2020年,并在增值电信、交通运输领域减少对外资设限,扩大债券市场双向开放,稳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扩大商品、服务进口,外商投资法的配套法规正加紧建立。中国的发展方向是负面清单量减少,开放面不断扩大,这是大趋势。

事实上,中国继续扩大开放的信号已在此前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分别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中露出端倪。本次修订进一步精简了负面清单,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48条措施减至40条,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45条减至37条。相比2018年版,本次修订有三大变化:一是推进服务业扩大对外开放。如金融业对外开放,延续去年所提出的外资对证券、基金、期货及寿险的投资比例限制放宽至51%,且于2021年取消外资股比限制。二是放宽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准入。比如继续将制造业作为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方向,新增5G核心元组件、集成电路用刻蚀机、芯片封装设备、云计算设备等条目。三是继续发挥自贸试验区开放“试验田”作用。在全国开放措施的基础上,2019年版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取消了出版物印刷等领域对外资的限制,继续进行扩大开放先行先试。

推动金融开放可引入资金和分散风险,有利于市场活力的增加和信心的恢复。可以看到,现在的中国,债市、股市、期市、评级市场、券商及投行市场等,都加大了对外开放。

另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最新报告,5月人民币连续第七个月维持国际支付第五大活跃货币,份额从4月的1.88%升至1.95%,创下四个月以来新高。而日前的2019国际货币论坛也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指数近10年跃升近150倍,凸显出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果。

正是看到了我国加速金融开放的趋势,外资也早已开始调整布局。MSCI指数、FT富时指数、彭博债券指数等都在把中国不同的资本产品和部分上市公司纳入。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日前发布的《201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去年我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增长4%,创历史新高,达1390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10%以上。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金融市场已然出现结构性变化。

从趋势看,我国金融市场将会与过去制造业、消费市场一样,成为真正的“大国市场”。开放金融市场后,很多外资机构和多种指数会策略性地纳入中国市场,这就使很多国外机构投资者会配置中国市场的策略性资产,哪怕是被动性配置,也会带来规模可观的资金流入。据国家外汇局数据,中国2018全年金融账户顺差1117亿美元,远高于2017年同期的180亿美元。巨大的外资增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的策略配置。

有分析认为,这将会掀起新一轮的外资来华投资潮。事实上,今年以来,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连续扩容,5个月内新批准14家RQFII,累计新增投资额度共计306.5亿元,已超过2018年全年批准总额度的一半。

继科创板开板、“沪伦通”开启等密集举措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截至目前,上海金融市场体系基本确立,已成全球金融市场门类最为完备的城市之一。集聚了股票、债券、货币、外汇、黄金、期货、票据、保险等各类金融要素市场,2018年上海金融市场成交总额1645.8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全国直接融资总额中的85%以上来自上海金融市场。目前,有60多家央行增持了人民币储备资产,带动了股票和债券管理者投资人民币资产。这意味着上海亟须加快金融市场交易、服务、咨询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建设,以满足全球人民币资产投资者的需求。

无疑,逐步建立有一定自由开放度的金融体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应有之义,对经济发展、对外贸易、吸引投资及未来金融和市场资源的国际化布局都会有很大益处。因此,未来应长期、有序坚持金融改革与开放,做大做深国内金融市场。从大金融角度看,坚守金融稳定,防止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也是应对外部复杂环境、防止经济出现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措施。当然,历史经验也一再告诫我们,与经济发展和金融监管能力不匹配的金融自由化是引爆金融危机的诱因,会加剧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波动,会对处于发展中的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带来很大损害。所以,中国的金融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逐步推动,协同有序地推进。对金融监管而言,当前金融开放尤须按照目前已有的渠道进一步深化,着力点应在强化市场的法治化和透明度上。(作者周子勋系资深宏观经济评论人)

责任编辑:吴芃
相关推荐
  • 李扬: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李扬: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5日在“2019金牛基金高峰论坛暨第十六届中国基金业金牛奖颁奖典礼”上表示,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进行金融结构调整,管理好金融风险,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
    2019-07-08 07:51
  • 安青松:落实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 推动证券业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

    安青松:落实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 推动证券业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金融工作的主线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是资本市场落实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心任务。
    2019-06-05 16:46
  • 张晓慧: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要向供给侧改革要动力

    张晓慧: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要向供给侧改革要动力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25日在“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最近一年来,我们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和严峻。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依然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从国内看,当前经济运行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解决这...
    2019-05-25 10:20
  •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破题之举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破题之举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上市公司协会2019年年会上的发言提出从增量上吸引更多各行各业的优质企业上市,从存量上促进“僵尸企业”“空壳公司”及时出清。这一提法振奋人心,非常及时,给正在受到中美贸易战波及的A股市场注入了信心
    2019-05-17 10:17
  • 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童道驰:三亚将深化金融业对外开放 实施HNFT账户体系等创新试点

    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童道驰:三亚将深化金融业对外开放 实施HNFT账户体系等创新试点

    2018年三亚全市生产总值仅为595.5亿元,实体经济对传统金融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有限。同时,三亚还面临着房地产业转型调整,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发展壮大仍需时日,经济外向度低、营商环境亟待优化、公共服务还存在明显短板等问题。
    2019-04-22 09:26
  • 丁安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提升市场活力

    丁安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提升市场活力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也就是说,服务实体经济才是金融的本质。
    2019-04-16 08:55
  • 李扬: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六大方向

    李扬: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六大方向

    李扬表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基础、六大方向”。“一个基础”就是确认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六大方向”是未来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主要领域,分别为:服务实体经济、优化金融结构、管理金融风险、遵循经济规律、...
    2019-04-10 09:42
  • 期市应做好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

    期市应做好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

    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正确把握金融本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包括期货行业在内的金融业发展...
    2019-03-20 08:02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