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正文

去伪存真 结构性存款迎强监管

2019-05-21 07:38 来源 :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作者:郭梦迪

分享至

银保监会日前发布《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 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排查结构性存款,排查主要针对结构性存款不真实、通过设置“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分析人士指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想要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必然要发展“真”结构性存款,当前需要逐步提高自己的金融研究能力和市场交易能力。

结构性存款突破11万亿

近年来,结构性存款一直发行火热。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中资大型银行和中资中小型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总计为11.13万亿元。具体而言,4月末,中资大型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为3.77万亿元,中资中小型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为7.36万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揽储压力是结构性存款走俏主要原因。中金公司指出,在银行存款增长总量不足,且旱涝不均的情况下,银行更需要有市场化利率的业务来吸收负债。目前结构性存款利率是唯一可以实现市场化利率的存款业务品种,从成本来看,结构性存款的负债成本目前已经接近银行理财的利率,大幅高于有上限指导的大额存单的利率。

中银国际证券认为,结构性存款的激增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负债端同业负债监管趋严,各大行加大对存款市场份额的争夺;二是资管新规落地后,保本理财不复存在,需要寻找理财的替代品来防止资产流失;三是非标监管下,部分表外融资回归表内,提升负债端资金需求。

2017年以来,监管对同业业务监管趋严,将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考核,影响了商业银行从同业端获取资金的能力;同时,出台流动性管理办法,加强同业业务监管。银行负债端资金的获取更加依赖稳定的存款。在存款竞争趋烈以及对保本理财转型市场份额争夺的背景下,结构性存款增长迅猛。

部分中小行“被迫”暂停

在结构性存款规模增长的背后,此前市场上更多存在的是“假”结构性存款。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青岛银行博士后高绪阳介绍,“假”结构性存款的操作模式主要包括两种:

第一种是行权模式:商业银行根据同业市场资金利率及存款FTP价格等因素,确定结构性存款的成本,再将这些成本划分为保底收益部分和期权费部分,用期权费部分向交易对手购买挂钩金融衍生品的期权,同时设置较宽的波动区间和较窄的观察期,确保未来挂钩标的以极大概率落在波动区间内,到期后,交易对手按照约定支付投资收益,实际收益相当于之前支付的期权费用,同时收取手续费。

第二种是不行权模式:商业银行一般不参照成本金额,而是参照成本率,将其确定为较低收益率,同时设定一个较高收益率,为较高收益率购买一款期权,该期权的触发条件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商业银行只是以期权费为代价给高息存款嵌套了一个形式上的“结构”。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理财新规落地后,部分不具备衍生品交易资质的中小银行便接到“通道行”的通知,暂停与其合作发行结构性存款。

“去年10月理财新规发布当晚,我们银行就接到了‘通道行’的通知,考虑到新发布理财新规的规定,‘通道行’不敢再让我们借其通道发行结构性存款了,所以我们紧急叫停了手头上的结构性存款新增项目。不过,存续的产品还在继续发行。”华北一家小型商业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其所在银行因为暂不具备发行理财产品的资格,而发行一般性的存款又不具备竞争力,便将发行结构性存款作为变相“高息揽储”的方式之一,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后,公司还和“通道行”合作过一段时间。

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并不具备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而理财新规规定商业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应当具备相应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有部分不具备衍生品交易业务资格的银行也在准备申请该业务资格,同时也在招聘相关人员。“我们公司有衍生品交易业务资格,但是不知道之后业务细则出来会不会要求重新申请业务资格。”一位外资行相关业务人士坦言。

结构性存款“去伪存真”

展望未来,中银国际证券指出,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是银行短期负债端资金补充的方式,但长期来看,负债端稳定资金的获取依然需要依赖存款。仅仅通过提升产品定价来获得资金的方式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存款的获取更加依靠各家银行吸储的综合实力,例如,客户资源禀赋、渠道的拓展、为客户提供的综合化服务。

高绪阳认为,对商业银行来说,发展“真”结构性存款不仅仅是短期盈利的需要,更是长期战略的需要。因此,想要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商业银行必然要发展“真”结构性存款,当前需要逐步提高自己的金融研究能力和市场交易能力。

中泰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戴志锋认为,结构性存款更多被看作是利率市场化过渡期产品,真正的结构性存款较难迎来大发展。而且,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可替代品会有很多,真正的结构性存款对银行的投研能力以及客户的金融知识要求较高,短期内行业生态很难有大的突破。“假”结构性存款以起购金额低、收益率确定且高,替代了大额存单,成为了利率市场化过渡期的产品。“假”结构性存款被严监管及利率市场化完成后,预计客户投资需求将被普通存款替代,届时,普通存款利率上浮将不再有上限约束,大额需求也会有相应更为透明、标准化的产品满足。

责任编辑:尹磊
相关推荐
  • "丢了"122亿银行存款,实控人刚刚又被抓了!

    5月12日晚间,张家港市公安局官微发布信息称,康得集团董事长、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钟玉,因涉嫌范围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19-05-13 11:09
  • 存款增量创近年峰值 银行一季度流动性充裕

    存款增量创近年峰值 银行一季度流动性充裕

    根据今年上市银行一季报数据,剔除刚刚上市的2只新股,上市银行单季吸收存款增量合计6.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几乎翻倍,创下近年新高,而在吸收存款大幅增加的带动下,多家上市银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
    2019-05-07 08:23
  • 央行:5月15日起开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5月15日起开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建立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框架,促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9年5月15日开始,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
    2019-05-06 09:35
  • 揽存压力不减 大中型银行存款利率普涨

    揽存压力不减 大中型银行存款利率普涨

    在优质资产难觅的同时,银行负债端的揽存压力也不小。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提供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3月,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均值均比2月有所上涨。同时,20万元起购的大额存单各期限利率继续上涨,均较基准上浮50%以上,达到自2018...
    2019-04-08 08:09
  • 间隔3个月 银行结构性存款再破10万亿大关

    间隔3个月 银行结构性存款再破10万亿大关

    商业银行的“网红产品”结构性存款,在去年冲高回落后似有卷土重来之势——今年1月规模再度冲破10万亿元大关。
    2019-02-25 08:07
  • 增长空间有限 结构性存款降温

    增长空间有限 结构性存款降温

    结构性存款规模在2018年曾一度突破10万亿元大关,但在2018年末回落至9.61万亿元。专家认为,随着未来对结构性存款监管的进一步明确,许多中小银行将因为不具备衍生品交易资质而无法开展这一业务,预计未来结构性存款规模难现大幅增...
    2019-02-19 07:45
  • 理财产品屡见卖断货 银行却主推存款类产品

    理财产品屡见卖断货 银行却主推存款类产品

    “预期收益率4.88%的卖光了!4.6%的也没额度了!”春节前两周开始,高预期收益率的银行理财产品便屡遭疯抢,部分理财产品刚起售就被卖断货。
    2019-02-11 08:17
  • 因短期高收益成“爆款” 智能存款是创新还是风险

    因短期高收益成“爆款” 智能存款是创新还是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成为“爆款”的智能存款产品因为存款收益权转让模式而饱受市场争议,监管部门也开始对这类产品的规模和利率进行限制。不到半年时间,智能存款产品就从热卖走向冷场了吗?
    2019-01-18 08:46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