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险 >  正文

对抗监管 险企搞出“解聘门”“硬盘闪崩门”……

2019-01-09 08:47 来源 : 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婷婷

分享至

还记得2017年那部保险版“窃听风云”吗?

一部苹果手机、一支录音笔、一卷透明胶带……英大财险自导自演的一部“对抗”监管大戏以被罚56万元收场。如今,保险公司“对抗”监管检查大戏再度升级。

小编梳理发现,2018年,有保险公司为对监管行为“了然于胸”,偷拍监管资料并通过微信群转发;另有机构在检查组检查期间临时开会解聘总裁,还有机构在检查组入场前一天,声称个险营销部基础管理岗员工电脑硬盘损坏……

这么精彩的素材,不拍部电影似乎都有点可惜了……

刚开年就有人“以身试法”

2019年开年,银保监会直接点出了“藐视”监管的机构。

事情是这样的:2017年9月,原保监会对浙商财险下发监管函,因偿付能力不达标、风险综合评级为D类,责令其增加资本金,停止非车险新业务,停止增设分支机构。

但是浙商财险在原保监会监管函(监管函〔2017〕23号)要求公司停止接受非车险新业务期间,通过批单的方式延长保险止期,共涉及保单357份,批增保费189.35万元,签发新保单1674份,保费金额合计1462.4万元。

“各种门”花式上演

去年有多家保险机构轮番“博弈”,妨碍、阻挠、拒绝、对抗监管。

其中最经典的当属“总裁解聘门”。

这场“解聘门”是这么开始的:永安财险在已知检查组进场情况下,决定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拟审议《关于解聘蒋明同志公司总裁(总经理)职务的议案》,而总裁蒋明和统计负责人顾勇此前已被通知参加检查组确认会。

检查组曾约谈董事长陶光强,要求适当延后董事会临时会议。陶光强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拒绝接受检查组的合理建议。为此,确认会和董事会临时会议同时召开,永安财险董事长和总裁均缺席确认会,影响了检查工作的正常进行。

为了实时掌握监管动态,上演“偷拍门”的也有。

去年5月21日,福建保监局罚单显示,对某险企漳州中支开展现场检查期间,该险企存在妨碍依法监督检查的违法行为:一是该公司工作人员郭某、销售人员李某通过公司微信工作群发布妨碍依法监督检查的信息;二是该公司工作人员吴某未经检查人员同意,擅自对检查工作资料进行拍照,发送至公司微信工作群,并发布妨碍依法监督检查的信息。

此外,还有“硬盘闪崩门”。

去年10月22日罚单显示,海南保监局检查发现,某上市寿险公司在海南保监局检查组入场前一天,该公司海南分公司个险营销部基础管理岗员工电脑硬盘损坏,原留存的所有海口本部“产说会”视频录像全部丢失。直至8月3日应检查组要求,公司方才进行数据恢复,但仅恢复两个完整的视频。

直接“赤膊上阵”对抗监管的也大有人在。

比如,浙江洲际保险经纪甘肃分公司便直接和监管机构说“不”。2018年8月3日,甘肃保监局下发《现场检查通知书》,上述公司也知晓,但是该公司负责人以公司无营业场所、人员离职等原因拒绝接受检查。

去年拒绝接受检查的不止浙江洲际保险经纪一家,辽宁保监局要求颖海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按照《现场检查资料调阅清单》提供相关资料,该公司未提供。多次要求后,该公司还是不提供。

天网恢恢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惹怒监管部门,后果很严重。针对“妨碍、拒绝”监管部门检查,不仅有大额罚单,还有终身“禁入令”。

《保险法》规定,存在以下行为

(一)编制或者提供虚假的报告、报表、文件、资料的;

(二)拒绝或者妨碍依法监督检查的;

(三)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的。

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限制其业务范围、责令停止接收新业务或者吊销业务许可证。

此外,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任职资格。

小编统计发现,去年以来,银保监会和各地派出监管机构已对“对抗”监管行为进行处罚,对机构共计罚款290余万元,对相关负责人共计罚款70余万元。


责任编辑:郝梦圆
相关推荐
  • 11月融资规模超千亿 房企分化加剧

    11月融资规模超千亿 房企分化加剧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当前房地产市场销售业绩增速普遍放缓,企业之间的规模竞争仍在延续,大小房企分化加剧,整个四季度房企的融资需求仍然强劲。
    2018-12-11 07:55
  • 2019险资投资路线图浮出水面

    2019险资投资路线图浮出水面

    多位险企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资本市场处于估值合理位置,对上市公司频繁调研后,会考虑加大权益类投资比重。在市场普遍非理性悲观的时点勇于作为,在估值合理位置加大资产配置力度,有助于为投资人创造安全合理回报。
    2018-12-03 08:15
  • 为解年底资金“饥渴” 房企频频牵手信托

    为解年底资金“饥渴” 房企频频牵手信托

    在房企融资渠道日渐收紧的2018年,信托公司正变身为地产企业“输血”的重要渠道。虽然信托业整体面临募资难的困境,房地产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水平也日渐高企,但当下的房企似乎已别无选择,后续或将继续倚重信托这一融资渠道。
    2018-11-30 08:16
  • “高商誉”非A股独有 疏堵结合化解减值风险

    “高商誉”非A股独有 疏堵结合化解减值风险

    有权威人士日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高额商誉现象非A股市场独有,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市场相比,A股市场商誉尚处于较低水平,高额商誉公司数量占比相对较小。
    2018-11-29 07:50
  • 什么样的公司能上科创板?先从上海这些“硬科技”企业说起

    什么样的公司能上科创板?先从上海这些“硬科技”企业说起

    科创板的消息公布以来,几乎所有人都在猜想:什么样的企业可以上科创板?虽然标准暂未定,但市场的共识之一,高新技术类硬科技企业无疑是科创板的首要潜在标的。
    2018-11-25 16:45
  • 万亿规模债转股市场将开闸  民企质押困境将得到缓解

    万亿规模债转股市场将开闸 民企质押困境将得到缓解

    险资、私募和外资等五种机构将可以投资市场化债转股,参与化解杠杆风险迎来增量资金。
    2018-11-21 15:11
  • 东风日产加快本土化布局 目标合资车企前三

    东风日产加快本土化布局 目标合资车企前三

    积极进行本土化融合是合资车企永恒的话题,东风日产对中国市场的不断加码,是其构建百万体系的先决条件。
    2018-11-15 08:25
  • 偿付能力指标拨云见日 险企“体检”报喜

    偿付能力指标拨云见日 险企“体检”报喜

    各家保险公司新鲜出炉的2018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传出好消息,前三季度人身险公司偿付能力、净利润等备受市场关注的指标拨云见日。与去年同期相比,已公布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近80家人身险公司盈利能力普遍提高。同时,有10余家险...
    2018-11-12 08:06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