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秋消费警示:超八成人踩坑购物卡 这个行业是重灾区

2018-09-22 08:10 来源 : 中国财富网        作者:田欣鑫   原创

分享至

中国财富网讯(田欣鑫)中秋临近,走亲访友少不了要买一点礼品,而购物卡由于便捷实用受到不少人青睐,尤其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把购物卡作为了过节送礼的首选。但就是这样一张小小的预付类购物消费卡片,却给很多人在节日中添了堵。

踩坑防不胜防 超八成人落入购物卡陷阱

据中消协公布的2017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显示,预付式消费已成为维权重灾区,经营者卷款跑路等违法行为大有蔓延之势。北京12315中心数据也指出,2017年市工商局共登记相关投诉1791件。而根据融360日前发布的购物消费卡调查问卷显示,在购物消费卡使用过程中,踩过坑的人群占比高达80.23%。

可以说只要购了卡,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踩坑就是防不胜防。服务缩水、商家跑路、丢失不给补办、余额不能取现等等,各项数据占比不分伯仲。

因优惠而办卡人群最广 美容美发行业办卡坑最多

在融360的调查中,因为有优惠、有折扣而充值办卡的人群为数甚广,占比高达86.05%。比如充100送100或者办卡享受8折等类似的优惠形式,让很多人觉得“有这样的便宜,不办卡简直太不划算了!”

另外,在购物卡消费中,踩坑最多的是美容美发行业,数据占比61.59%,远超其他种类预付型购物消费卡。

踩坑主要是遇到霸王条款,包括购物消费卡余额不足时不支持现金补差,必须再次充值后才能使用;卡片过期后不支持退款,以及遗失后概不补办等情况,让消费者陷入麻烦和困扰当中。

近6成人采坑后自认倒霉 多半商家并无发卡资质

在遭遇购物消费卡的种种陷阱和不公之后,大多数人却选择了忍气吞声。调查显示,在购物卡消费踩坑后,选择自认倒霉的人群过半,占比59.42%。有人坦言,“维权也没什么用,还不够浪费时间!”在更多消费者看来,只要钱进了商家口袋,再想要回来,就基本等同于不可能了。

“这种预付卡对于发卡方来讲,真的可以算是一门零成本暴利的生意。”业内人士爆料称,这种购物卡大家一般不会立即消费,或者说不会马上把卡里的钱刷干净。一般都得6-12个月,有的时候会更长。但是卡里的钱其实是已经完成了充值,所以在你把卡的里的钱用光之前,这些钱都是在发卡方的账户上面,而这些钱都是可以用来买理财产品产生利息的。此外,还有那些默认不退回的余额,以及遗失或者过期后无法消费的钱,更是完完全全地落入了商家的口袋,帮他们创造更多的收益。“更别提那些卷钱跑路的商家,有多大的利益驱使了!”

实际上,很多大肆兜售购物卡的商家,大多数可能根本没有发卡资质。像是美容美发卡、蛋糕卡这种类型的购物卡,大多属于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即由企业发行,只在本企业或同一品牌连锁商业企业购买商品或服务用的一种预付卡。而早在2012年9月,商务部就出台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对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的单用途预付卡企业进行登记备案。但曾有媒体公开报道称,已备案企业的发卡金额仅约占全国发卡总金额的六成,仍有相当数量应备案企业未履行备案手续。

  更不用说还有多少商家无视商务部的规定:单张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5000元,单张不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1000元;记名卡不得设有效期,不记名卡有效期不得少于3年。

对此,律师提醒广大消费者:若个人消费需要办理预付卡,建议预付金额在2000元内,同时,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服务约定一定要落实到书面合同上。办卡时勿忘索要发票、保留书面证据,一旦发生商家侵权行为,消费者应及时向12315投诉平台说明情况,或向当地商业委员会进行举报。一旦发现商家有骗取预付款等欺诈行为,或存在卷款“蒸发”情况,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还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 被“赵薇”坑了,怎么办?

    被“赵薇”坑了,怎么办?

    祥源文化(前身:万家文化)日前发布公告称,已有440位投资者起诉公司索赔5584.77万元,其中部分案件的被告包括赵薇、龙薇传媒、孔德永等人。
    2018-09-21 07:41
  • “维权销售”应有商业底线 “视觉中国”健康成长任重道远

    “维权销售”应有商业底线 “视觉中国”健康成长任重道远

    作为连接上游图片供稿人与用图客户的图片整合平台,视觉中国的本位当属“服务”。然而现实是,视觉中国一头挤压供稿人,甚至涉嫌侵权销售图片;另一头则以“冒犯”用户的方式来获取客户,这样的“服务”模式还能持续多久?
    2018-09-17 08:36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