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 >  正文

“教研相长七书”出版:一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画卷

2018-09-05 07:00 来源 : 新华网     

分享至

2018年9月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教研相长七书”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行龙谈到,本次出版的“教研相长七书”是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科研、教学团队二十余年孜孜不倦、辛勤耕耘的成果结晶。

《礼记·学记》谓:“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里所说的“教研相长”,则是强调教学和研究的互相促进,互相提高。教学和研究,两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这七本书就是紧密结合学术发展的趋势,以翔实的一手资料,严谨的理论分析向读者铺开了一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画卷。对社会史、区域史既注重宏观阐述又注重微观,既理论的论证又有身体力行的总结,集中体现了著编者数十年的历史研究的生涯和自己的思考。

行龙还介绍,乔志强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社会史》,自1992年出版后,迄今已有25年,是国内从事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必备入门教材,此次再版是顺应,学界愿望。《近代山西社会研究——走向田野与社会》一书中所开辟的人口资源环境史尤其是水利社会史研究、灾荒史研究、山西义和团时期的民教冲突研究等或已成为学术热点,在教研相长、人才培养、学术创新方面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集体化时代的山西农村社会研究》集中发表该中心在集体化时代山西农村社会史研究方面的成果,反映了山西大学在集体化时代中国社会史研究方面所做的新探索。《区域社会史研究导论》是一部为当前国内有志于从事区域社会史研究者提供一个入门教材,是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在区域社会史学科建设方面的最新成果。《在田野中发现历史——学生田野调查报告(永济篇)》、《区域社会史研究读本》分别体现了区域社会史研究的方法论及其实践成果和国内学界同行在区域社会史研究方面的经典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示范性。《山西区域社会史十五讲》是从自己近年来发表的有关山西区域社会史的论文中辑出的,这些论文都是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初次亮相,吸收各方面意见成稿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虞和平认为,“教研相长七书”作为教育与研究相结合的成果,有助推动教学研究的深入。“优势学科如果没有研究做后台也很难成为优秀学科,只有与研究很好的结合,这个学科的教学才能在全国具有一定的领先力。”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李伯重谈到,回顾三四十年前,社会上建立很多基地、中心、研究所,各个学科都在蓬勃发展,但是对于社会史领域研究却是很少。山西大学四代人持续从事社会史学科事业难能可贵。“教研相长七书”让读者对中原文化的核心区域——山西有一个非常深入的了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李长莉谈到,整套书用“教研相长七书”统和起来,出现一个新的面貌。这确实是一个团队三十年长期积累的成果的集中展现,从第一代乔志强先生的白手起家,到第二代领头人行龙教授,立足于山西区域社会史领域的开拓,使山西在区域社会史研究中位居前列。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赵世瑜认为,作为社会史研究来讲,其教学和研究不仅仅是在课堂里,不仅仅在书斋研究,还必须在田野中教学,这样我们的历史教学才能对现实有作用。在教学上短期内还不能放弃“师傅带徒弟”的风格,“手把手”的传授经验。教什么、研究什么,不仅仅是讲理论和概念,而是要结合学生生长其中的生活,教学生从生活当中悟出的道理,这是社会史研究的生命力所在。

“教研相长七书”简要的介绍:

一、《中国近代社会史》(第2版)

乔志强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 (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该书为乔志强先生“和青年教师的集体尝试”,该书分社会构成、社会生活、社会功能三编建构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知识体系,内容包括人口、家庭、宗族;社区与民族;社层变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际关系;教养功能;控制功能等。有学者称为“乔氏体系,三大板块”。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的社会史研究著作,有评论认为此书为社会史研究“从理论探讨到实际操作迈出的第一步”,“具有某种划时代的意义”。该书又有台北南天书局1998年6月中文繁体本,已经成为许多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的必读教材。

二、《区域社会史研究导论》

行龙主编《区域社会史研究导论》。2004年开始,由行龙牵头在山西大学历史系开设《区域社会史研究导论》课程,期间,或历史专业选修课,或全校公开课,连续十余年未曾间断。该课程以“集体授课”的形式进行,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的8位教师共同担当本课程的授课任务。2007年,该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次年区域社会史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013年,该课程作为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向社会开放。授课的同时,团队就在进行着相关教材的编写,结合授课实际和学生的反映,大家一起讨论,反复修订,课程讲授—田野考察—修订教材,不断地循环往复,终于完成了这本经过10余年努力而成的教材。该书共七章一个绪论,讲授区域社会史研究的趋向、学科定位、区域特性、小地方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方法、资料等内容,意在提供给学生一个怎样研究区域社会史的入门教材。

三、《近代山西社会研究——走向田野与社会》(第2版)

行龙主编《近代山西社会研究——走向田野与社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初版)。本书为“山西大学百年校庆学术丛书”之一种,本书是以近代以来山西人口、水资源及水案、灾荒、集市、民教冲突、祁太秧歌等分专题为中心的区域社会史研究。本书试图从社会史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注重在田野调查中搜集史料、解读史料,展现出历史学对地方社会变迁的理性关怀。

四、《集体化时代的山西农村社会研究》

行龙主编《集体化时代的山西农村社会研究》。此书可以看作前书的姊妹篇,也是社会史研究中心硕士生毕业论文修改而成。集体化时代的农村社会研究,是近年来中心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多篇硕士、博士论文围绕此方向展开。该书所涉内容包括两大类:一类为集体化时代的某个村庄问题的研究,典型农村如西沟、张庄,一般农村如赤桥、剪子湾、道备等;另一类为专题研究,如新区土改、医疗卫生、水土保持、农田水利、文化生活等。需要说明的是,正如前书的副标题一样,各篇论文的形成,都实践和体现了“走向田野与社会”的理念。论文“或以资料翔实见长,或以立题新颖取胜,各位都注意到充分利用田野调查和地方文献,下过一番苦功夫”。现经中心诸位教师讨论,从数十篇中选取十篇结集出版,接受读者的指正与批评。

五、《在田野中发现历史——学生田野调查报告.永济篇》

行龙主编、郭永平副主编《在田野中发现历史——学生田野调查报告(永济篇)》。走向田野与社会,是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多年来从事社会史和区域社会史教研工作中的追求与实践。田野工作是中心和历史学专业每一届学生的必修课,多年来,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一直坚持这一做法,学生收获良多。位于山西省南部的永济,是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与永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立的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近年来,山西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的教师结合《区域社会史研究导论》课程讲授,带领学生在永济进行了多次田野考察,该书收录的学生作品含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田野日记三部分,是多年来学生田野工作的一次集中展现。

六、《山西区域社会史十五讲》

行龙著《山西区域社会史十五讲》。该书从行龙教授近年来发表的数十篇有关山西区域社会史的论文中辑出,共分六个部分,涉及山西区域社会史研究的主要脉络,新的研究领域、田野考察、资料发掘、人物研究及山西大学校史的相关问题。这些论文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初次亮相”,进而吸收各方意见成稿,也可以说是作者“教研相长”的成果。

七、《区域社会史研究读本》

胡英泽、张俊峰主编《区域社会史研究读本》。这个“读本”,或可叫作“选本”,可作为区域社会史研究的一部教学参考书。分为理论探讨、民间信仰、水利社会、市镇、宗族、士绅、公共空间、社会生活、社会变迁几个部分。分别体现了区域社会史研究的方法论及其实践成果和国内学界同行在区域社会史研究方面的经典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和示范性。

责任编辑:黄采萧
相关推荐
  • 《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简明中国”系列近期又新推力作——著名历史学家张海鹏先生等所著的《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2018-07-13 06:55
  • 研究吴昌硕 还需有哪些方向

    研究吴昌硕 还需有哪些方向

    谈吴昌硕更不能忽视海派文化,研讨会由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上海市吴昌硕文化艺术基金会、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和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联合主办,虽是上海成就了吴昌硕。
    2018-06-04 10:22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