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汇 >  正文

仅2小时跳涨600点!人民币汇率迎来大动作,终于重启逆周期因子,还在等破7?短期汇率悬念来了

2018-08-24 22:00 来源 : 券商中国        作者:孙璐璐

分享至

市场预期落地,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逆周期因子”回归。

8月24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发布公告称,近期受美元指数走强和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顺周期行为。基于自身对市场情况的判断,8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陆续主动调整了“逆周期系数”,以适度对冲贬值方向的顺周期情绪。

目前,绝大多数中间价报价行已经对“逆周期系数”进行了调整,预计未来“逆周期因子”会对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这是自今年1月逆周期因子调整至中性后,时隔7个月后逆周期因子再次重启。逆周期因子的回归,被看作是抵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继续贬值的“利器”。该消息一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便出现跳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涨破6.83关口,日内涨超600点。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8月以来,受人民币持续贬值压力影响,宏观审慎的外汇管理政策密集出台:

1、8月3日,央行宣布,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此举在当下人民币贬值压力愈发加大的背景下,旨在抑制彼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打击跨境外汇套利。

2、8月16日,央行上海总部通知,鉴于近期离岸人民币价格波动较大,即日起,上海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简称FTU)的三个净流出公式暂不执行,各银行不得通过同业往来账户向境外存放或拆放人民币资金,同时不得影响实体经济真实的跨境资金收付需求。

3、8月25日,逆周期因子重启。

在上述一连串抵抗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的工具祭出后,市场普遍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短期内几乎不可能破7,甚至还有望出现一波回升走势。

什么是逆周期因子?

2017年5月,为了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核心成员基于市场化原则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由原来的“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调整为“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引入“逆周期因子”有效缓解了市场的顺周期行为,稳定了市场预期。

究竟什么是逆周期因子?根据央行此前说明,报价行“在计算逆周期因子时,可先从上一日收盘价较中间价的波幅中剔除篮子货币变动的影响,由此得到主要反映市场供求的汇率变化,再通过逆周期系数调整得到‘逆周期因子’”,“逆周期系数由各报价行根据经济基本面变化、外汇市场顺周期程度等自行设定”。

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简单来说,逆周期因子就是先通过数学处理提取出前一日人民币收盘汇率变动中的市场供求因素,然后对这一成分进行打折过滤。

对于逆周期因子的作用,按央行其此前所说,就是根据宏观经济等基本面变化动态调整,有利于引导市场在汇率形成中更多关注基本面,可以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外汇市场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

实际上,央行引入逆周期因子,也是创造了一种干预外市场的新方式。钟正生称,随着逆周期因子作用于中间价公式中的“市场供求因素”,央行干预外汇市场也进入了新阶段。在逆周期因子引入之前,市场供求带来的人民币贬值力量无外乎有两个出口:

一是,央行消耗外储进行外汇干预,直接管理市场供求;

二是,抵消掉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公式中的保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稳定的力量,使得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呈现贬值。逆周期因子引入之后,央行又多了一种工具来管理市场供求带来的人民币贬值力量,即如前所述的通过逆周期系数对之进行打折过滤。

特殊情况的特殊手段

2018年1月,随着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趋于平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基于自身对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情况的判断,陆续将“逆周期因子”调整至中性。

彼时将逆周期因子调整至中性的背景是,今年年初,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了一波凌厉的涨势。14个交易日内涨幅高达1200点,此前外汇市场上存在的顺周期贬值预期已大幅收敛。

彼时将逆周期因子调整至中性时,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就表示过,未来若外汇市场情绪再出现明显的顺周期波动,人民币汇率脱离经济基本面,各报价行仍可能会根据形势变化对“逆周期系数”进行动态调整。

在最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又面临持续贬值压力之际,逆周期因子“重出江湖”也在市场预期之中。因此,可以看出,逆周期因子重启多是在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之际,一旦人民币贬值压力收敛,逆周期因子有望再次回归中性,这也就是所谓的逆周期调节。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认为,9月份前后是人民币贬值压力最大的月份,此时重启逆周期调节因子恰逢其时。

近期贬值压力大主要源于以下因素:

一是美对华商品关税正式付诸实施。23日特朗普不顾民意反对,正式对我160亿美元出口商品征收关税,照目前趋势推断,后续2000亿美元商品关税可能也将在9月正式推出,将对我国出口和国际收支带来较大压力。

二是美联储9月加息基本板上钉钉,美元指数再次强势反弹。近日,多位美联储高官不惧特朗普指责,强调美联储独立性,暗示9月将继续加息,美元指数逆转前几日疲弱走势,再次强势回升。

此外,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会议正在召开,今晚鲍威尔将发表关键讲话,预计将继续鹰派立场。新兴市场波动性料将持续,将拖累同为风险和新兴货币的人民币。

王有鑫称,此时重启逆周期因子,很好的显示了央行的主动性和前瞻性,可有效避免超调现象和羊群效应的发生,避免国际风险的波动和冲击。同时这也释放了几点信号,一是确定了风险底线,暗示目前汇率水平已接近短期均衡汇率,监管机构不希望汇率再次大幅贬值,冲击市场情绪。二是同样显示了央行稳定汇率的信心和决心,如果形势继续恶化,不排除继续使用其他手段。

IMF这样评价逆周期因子

央行是如何看待逆周期因子的呢?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公布的与中国的2018年第四条款磋商评估报告显示,(中国)当局认为,市场力量可能会在金融周期中造成重大扭曲(如“羊群效应”所致),从而导致与资本流动相关的金融稳定风险累积。这些情况与亚洲危机的情况类似,标准政策工具可能无法完全应对系统性风险。 因此,将资本流动管理措施作为一项额外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来应对资本流动导致的不断累积的系统性风险。但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使用资本流动管理措施,并且一旦特殊情况消失应即刻退出。

不过,尽管中国方面认为包括逆周期因子在内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利于应对市场的羊群效应。但IMF则认为,每日交易区间的中间价定价机制应当是透明和自动性的,必要时再通过外汇市场干预和公众沟通来影响汇率,而不是采取如逆周期因子等行政措施。

也就是说,IMF把逆周期因子更多地看成是一种行政措施。

同样,根据基金组织关于资本流动的机构观点,不应使用资本流动管理措施(包括“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来主动管理资本流动周期并取代汇率灵活性。为取消资本流动管理措施并进一步放开资本账户,应优先开展必要的配套改革(有效的货币政策框架、 健全的金融体系、降低财政主导、汇率灵活性等)。与此同时,进一步放开资本账户(特别是放开证券投资流动)在中期是可取的,但应该谨慎有序推进且具有针对性。

IMF强调,资本流动管理措施应按照一致、透明的方式予以实施,并为此开展清晰的政策沟通。同时,发布关于央行外汇干预的信息将会改善市场的理解,并增强政策框架的可信度。

人民币汇率短期内难破7

逆周期因子重启的消息一公布,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就出现跳涨,涨破6.83关口,日内涨超600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逼近6.84关口,较上日夜盘收盘涨近400点。

实际上,在上周央行上海总部要求上海自贸区各银行不得通过同业往来账户向境外存放或拆放人民币资金后,当天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甚至出现暴涨,CNH收复6.86关口,涨幅1.28%,较日内低点涨近900点,刷新了2017年1月以来最大涨幅。

在过去一周,人民币汇率走势就已平稳,主要在6.83-6.86窄幅区间内波动。此次逆周期因子重启,相当于给人民币汇率企稳再加码。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兑美元短期内几乎不太可能破7,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

摩根资产管理市场策略师朱超平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预计近期人民币汇率将保持在6.8附近双向波动。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重要因素,美元指数今年的强势局面是暂时性的。未来2-3年,美元将会持续贬值,相应的,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压力会有所减轻。

责任编辑:谢玥
相关推荐
  • 央行出手稳汇率 人民币渐稳成共识

    央行出手稳汇率 人民币渐稳成共识

    央行为何选在这一时刻出手?市场人士认为,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跌至6.90附近,或有进一步贬值压力。另一方面,6月下旬以来,CFETS(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hina Foreign Exchange Trade System)人民币汇率指数加速下跌至92.41,跌出了94-95...
    2018-08-06 11:27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