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托 >  正文

年内上市公司信托理财近130亿元 个别产品收益比肩P2P

2018-05-30 07:50 来源 : 证券日报     

分享至

随着今年以来信托收益的持续走高,对信托产品青睐有加的上市公司也越来越多。日前,软控股份认购中诚信托·智诚一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T3期次级信托单位,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11.5%,或刷新了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信托理财的收益率纪录。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54家上市公司进行了135次信托理财,合计金额为128.03亿元,增长趋势明显。

软控股份购入信托次级份额预期收益率高达11.5%

近期以来,信托产品收益率飙高趋势明显,不过市面上收益超过10%的信托产品仍较为鲜见。日前,软控股份一则信托理财公告,刷新了近期上市公司信托理财预期收益率的纪录。

5月24日,软控股份公告称,为提高公司自有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收益水平,合理利用自有闲置资金,在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公司拟与中诚信托签署信托合同,利用自有闲置资金1.16亿元认购2015年中诚信托·智诚一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T3期次级信托单位,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1.5%。

具体而言,该信托计划T3期募集规模预计不超过6.66亿元,预计存续期限为36个月,优先级信托单位预期收益率为9%,次级信托单位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1.5%。

由于购买的是信托计划相对风险较高的次级份额,软控股份对此也提高了风险应对措施:财务部设专人及时分析和跟踪理财产品投向、项目进展情况;内审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上报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核查;独立董事、监事会对理财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在定期报告中披露报告期内理财产品的购买以及损益情况等。

软控股份表示,此次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信托产品是在确保公司日常经营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不会影响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通过适度短期理财,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获得一定的投资效益,符合公司股东利益。事实上,如软控股份此次信托理财预期收益率能够如期实现,则在持有三年后,其获得的信托收益将接近四千万元。

54家上市公司“入手”信托预期收益超8%产品比比皆是

软控股份的超高收益信托毕竟是少数,但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购买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水平维持高位。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54家上市公司进行了135次信托理财,合计金额为128.03亿元,增长趋势明显。

具体而言,在54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2家公司选择了中融信托的信托产品,数量最多。从购买金额上看,单笔超过1亿元的信托理财共有48笔,其中,联美控股、华业资本两家公司购买的国投泰康信托·信天翁417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大业信托·盈富8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购买金额均在5亿元以上。

而从上述信托产品公布的最低预期收益率来看,共有114款产品公布了收益情况,其中有54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在7%以上,占比超过半数;收益在8%以上的信托产品共有20款,分别来自浙金信托、中航信托、中建投信托、大业信托等10家信托公司。

不过,在近期市场上部分信托产品爆出兑付危机后,上市公司对于信托理财的态度也较为谨慎。仍以软控股份为例,在认购信托次级份额后,5月28日,公司再次发布补充公告,对其风险投资的内部控制、投资风险及风险控制措施和相关承诺进行具体说明。

责任编辑:任梅子
相关推荐
  •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合理性分析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合理性分析

    近年来,理财产品作为现金管理的一种方式,凭借回报稳定、周期性较短、风险可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上市公司青睐。有市场观点认为,此类公告数量越来越多,发生总额不断上升,甚至影响上市公司发展主业。本文通过统计2015至2017年前三季度...
    2018-05-24 19:22
  • 信托收益率提前“破8” 有望继续走高

    信托收益率提前“破8” 有望继续走高

    目前市场上预期收益率8%的信托产品已不鲜见。集合信托收益率的上涨,一方面反映出市场的流动性预期,另一方面更是行业逐渐受资管新规落地影响的体现。
    2018-05-29 11:27
  • 四川信托设立“德格扶贫基金” 专项助力脱贫攻坚

    四川信托设立“德格扶贫基金” 专项助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重要战略部署之一。长期以来,四川信托将履行社会责任和脱贫攻坚相结合,将企业的爱心奉献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与当地慈善组织紧密合作,面向贫困地区开展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活动。
    2018-05-28 16:06
  • 典当资金流入楼市 部分来自“银行-信托”结构

    典当资金流入楼市 部分来自“银行-信托”结构

    去年以来,多个中央和地方监管部门严查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规范购房融资行为。强监管下,银行资金违规入楼市的情况有所遏制。不过,《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有部分购房者将目光转向了典当行,并寻求融资。
    2018-05-25 10:00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