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 >  正文

《中国文学课》:将文学归还于生活

分享至

在时代发展日渐高速化的今天,人们阅读文学作品的时间被大幅侵占,取而代之的是看起来更省力、更轻松的短视频、微博、微信推文。文学似乎在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许多经典作品也因此被束之高阁,成为只有高校学生和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学究竟还有什么作用?经典的文学作品是否还有价值?这都成为必须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中国文学课》一书的出现可以看作是解决这一困境的尝试:一方面,它“先声夺人”,以“音频+书籍”的形式适应当代人不同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选取现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以名家解读的方式进入,引导读者在阅读中融入个人经验,产生思考。这是将文学向社会开放,归还于生活的尝试,意义非凡。

《中国文学课》围绕文学和人生的大主题展开,以生命个体的发展阶段作为全书线索,分为诞生、童年、青春、女性、爱情与婚姻、在路上、困顿、生活的艺术、人性深处、超越生死十个部分,通过经典作品的解读,揭示个体在人生不同阶段会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困境的积极力量。我们也许在生命的最初就面临缺陷,但可以像郭沫若笔下的凤凰一样,完成生命的更新与再造;我们也许在按部就班的生活中感到乏味,但可以像张悦然笔下的裘洛一样,选择告别和重建生活的意义;我们也可能遭遇低谷,丧失生活的方向,那么不妨看看阿城笔下的棋王,学着寻找精神的寄托,比如思想,比如文学。

经典作品之所以能历久弥新,除了技巧和形式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拥有震撼人心,引发共鸣的力量。经典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而选择的权利不仅在时间手里,也在每一位读者手上。《中国文学课》在收录作品时,除了选择那些迄今仍在中国文坛享有大名的作家的经典之作,也选择了一些尚有争论,甚至在部分批评家眼中称不上经典的作品,例如韩寒的小说。这一选择体现了文学的开放性和严肃性——从流行的舆论声音中解脱出来,从纷杂的传媒话题和娱乐新闻中跳脱出来,用平等的姿态认真对待这些作品,倾听不同时代的声音,尊重不同个体的欲望。这一点不仅对学习文学研究的学生有重要意义,也启发人们,我们该用什么样的眼光去面对异己的经验和世界?

经典文学逐渐远离大众的生活,一个原因是时代的脚步走得太快,让人们没有时间和心思来欣赏、品味它们。而另一个原因,也在于部分作品展现的社会图景离今天实在太远,不免给人“隔阂”之感,加上一些作品在表现形式、表达方式上较为陌生,不少读者便望而却步,转头离开了。在《中国文学课》中,这一问题受到了关注,学者们将书中的故事和抽象的道理与生动鲜活的现实结合起来,帮助读者更好地感受作品的魅力,例如金理老师在分析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中梁太太身上“绿宝石蜘蛛”这一意象时,用《黑猫警长》中螳螂夫妇的案件作说明。同时,在面对大众较为熟知的作品时,也采用新的视点进入、分析,发掘文本新的价值和意义。例如陈思和老师在分析《雷雨》时,分别从剧本中的时间、被忽视的周朴园的第二任妻子等细节入手,进一步开拓文本,挖掘《雷雨》更深的价值。用生动活泼的现实还原文学现场,有简明易懂的语言阐述文学内涵,《中国文学课》在语言和文本研究上做出的努力,将推动文学进一步走出象牙塔,真正回归于大众的生活。

当然,仅仅让文学回归于生活,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让文学更好地发挥治愈和疗救的力量,又如何让文学在源于生活的同时又不深陷生活的泥潭,保持超越生活的力量,这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就《中国文学课》而言,它在扩大文学受众,普及源自五四的新文学和新精神等方面做出的努力,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尝试。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曾慧祺)

《中国文学课》(上下册)

责任编辑:黄采萧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