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当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统筹推进

2020-02-28 20:59 来源 : 中国财富网        作者:王思洋 许中缘 原创

分享至

连日来,全国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数和疑似病例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治愈出院人数较快增长,不少省市呈现零增长的可喜态势。中央有关部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从金融、税务、交通、政务服务等多方面助力复工复产,一些地区从当地疫情实际出发,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对当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只有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才能在这次大考中书写合格答卷。抗击疫情是为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是头等大事,经济社会发展是为了人民生活幸福。因此,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两手哪一手抓不好,我们都无法通过当前这场特殊的大考。

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这个时刻,任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都是十分有害的。我们既要看到疫情形势出现的可喜变化,又要看到全国疫情发展拐点尚未到来,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一方面,随着返程返工的推进,人员流动量加大,人员密集度增加,加上新冠病毒潜伏期长,疫情防控面临新风险、新形势、新挑战。另一方面,只有重点地区疫情控制住了,才能从根本上尽快扭转全国疫情蔓延局面,当前湖北省和武汉市仍然是全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面临着提高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的突出任务。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手须臾不可放松。今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冲击。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还会持续,主要体现在加剧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延缓投资项目建设进度、抑制内外商务经贸活动、加大稳就业压力等方面。面对这些现实问题和潜在影响,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坚定信心、积极应对。综合来看,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我国经济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现在疫情形势出现可喜变化,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我们必须不失时机抓好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抢回来、补回来。

做好统筹兼顾的文章,要科学划分疫情风险等级,明确分区分级的防控策略。低风险地区尽快将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高风险地区要继续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这一切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做到有条不紊、从容有序。还要把握分寸,不能机械执行,要密切监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符合条件的省份要适时下调响应级别并实行动态调整。总之,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统筹做好各项工作。

统筹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要有序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使人流、物流、资金流有序转动起来,畅通经济社会循环。交通运输是“先行官”,必须打通交通运输“大动脉”,畅通生产运营“微循环”。疫情低风险地区要全面取消道路通行限制,恢复正常交通运输秩序。

运用辩证思维科学方法抓好统筹。要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只有科学冷静地研判疫情,精准制定和施行分区分级防控措施,才能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又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底线思维,在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懈怠疏忽,更不能留有盲区和死角。要坚持协调思维,善于“弹钢琴”,推动有序复工复产,决不能放松疫情防控工作,决不允许发生前功尽弃的情况。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扛起责任、经受考验,既要增强必胜之心,勇当先锋,敢打头阵,又要增强责任之心,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既要增强仁爱之心,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又要增强谨慎之心,对解决问题要一抓到底,切实把各项统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确保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法学院)

责任编辑:吴芃
相关推荐

关注中国财富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手机财富网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