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技术从概念加速走向产业实践,工业领域正面临一场关乎效率重构与价值升级的深刻变革。工业软件作为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核心引擎”,却长期受困于智能化渗透率低、场景落地难、业务协同弱等问题,如何以AI技术突破传统工业软件的能力边界,激活数据价值、破解企业转型痛点,成为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
政策赋能,工业软件成AI融合核心阵地
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战略支持,正为工业软件与AI的深度融合注入强劲动力。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了两大阶段性目标:2027年实现AI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智能应用普及率突破70%;2030年推动AI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产业融合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
从政策演进轨迹来看,“人工智能+”的战略地位持续提升:2024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其成为国家重点推进的发展方向;2025年政策进一步聚焦“大模型广泛应用”,为技术落地提供更具体的指引。与此同时,工信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中推进的“人工智能+制造”行动,精准对接工业领域的数智化需求,而这正是鼎捷数智深耕多年的核心赛道,政策红利为其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AI驱动,打破工业软件转型痛点壁垒
当前工业软件行业的智能化进程仍存在显著短板。据IDC预测,2025年AI在工业软件中的渗透率不足10%,2028年才有望提升至22%,多数企业仍面临“软件功能单一、操作复杂、决策依赖经验”的困境,亟需能直击痛点的解决方案。
拥有超40年工业软件积淀的鼎捷数智,以“领先的数据和智能方案提供商”为定位,凭借“Data+AI”双轮驱动策略,成为破解行业困局的关键力量。从2015年率先提出“智能+”战略,到2022年推出雅典娜数智原生底座,再到2025年发布工业软件AI智能套件,鼎捷数智始终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变革,其核心逻辑在于:以“Data”筑牢行业数据资产根基,以“AI”激活数据价值,助力企业打造新质生产力,推动AI从“技术概念”转化为“实际效益”。
在“+AI”布局上,鼎捷数智已实现先发优势。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研发设计类业务领域推出业内首款融入AI技术的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这一动作恰好呼应了行业痛点。经多轮验证与迭代,该系统已获得近百家企业客户签约,数十家客户成功部署,不仅提升了客户业务效率,更带动产品客单价提升。同期发布的四大工业软件AI智能套件,针对企业使用工业软件时普遍面临的“难学、慢做、靠感觉”三大痛点,创新性地将AI功能融入ERP、PLM、MES、WMS四大核心产品,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进一步强化了产品竞争力。
在“AI+”层面,鼎捷数智围绕企业研发、销售、采购、制造等核心环节,推出文生设计、配方生成等AI智能体应用,以及AIoT指挥中心、工业机理AI套件。其中,AI配方智能生成技术的成效尤为突出——据鼎捷数智客户案例显示,该技术可帮助企业降低15%的原材料成本、提升8%的产品合格率。目前,鼎捷雅典娜数智原生底座已在汽配、装备、电子、家电、化工等行业沉淀出可复制的标杆案例。2025年上半年,公司A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5.91%,印证了其技术布局的前瞻性。
业绩稳健,多元布局夯实转型引领地位
从鼎捷数智2025年半年度财报来看,公司在AI领域的深度布局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5亿元,同比增长4.08%;归母净利润4502.67万元,同比增长6.09%,稳健发展态势凸显。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四大工业软件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力:研发设计类业务营收0.57亿元,同比增长11.05%;数字化管理类业务营收5.71亿元,同比增长4.32%;生产控制类营收1.38亿元,同比增长7.36%;AIoT类营收2.74亿元,同比增长3.51%,各业务线齐头并进,构筑起坚实的业务护城河。
从区域经营看,鼎捷数智两岸协同与海外拓展成效显著。中国大陆地区营收4.76亿元,同比增长4.61%,公司紧抓消费补贴、半导体国产替代机遇,在电子、汽车零部件等行业突破,同时强化中西部市场渗透,借AI工具降本增效;非中国大陆地区营收5.69亿元,同比增长3.65%,其中中国台湾地区深耕AI、绿色制造等趋势,持续拓展AI应用方案的广度与深度,已完成数十家客户签约并引入近百家AI生态伙伴。此外,鼎捷把握中企出海与东南亚数智化机遇,升级一站式解决方案,在多行业实现增长,带动东南亚在地收入同比大增60.87%。
工业数智化转型已进入“AI驱动”的关键阶段,鼎捷数智以AI为核心引擎,既破解了传统工业软件的转型痛点,又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未来,依托在AI领域的深厚积累、多元业务的协同优势以及对行业需求的精准把握,鼎捷数智有望开辟出工业数智化转型的新航道,引领行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