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1日,萨杰·盖伊在巴黎郊区自己的住所中溘然长逝,享年95岁。盖伊在二战结束后移居到法国巴黎,并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漫画家。
盖伊1927年1月13日出生于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由于地处法德两国的交界处,该地区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一直都是法国和德国的兵家必争之地,并在19世纪的普法战争中成为德国的领土。相信大多数中国读者是从法国著名爱国主义作家阿尔丰斯·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了解到这个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德国的战败,阿尔萨斯·洛林又变成了法国的领土。1940年6月,德国使用闪电战仅用了六周的时间便迅速击溃了法国,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在法国投降后自然又变成了德国领土。
盖伊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忽而属于德国又忽而属于法国的地区。盖伊的母亲是德国人,而父亲则是阿尔萨斯地区的一名普通法国农民。这样的家庭结构也注定让盖伊在未来的岁月中面临一个让自己感到非常尴尬的民族归属感困境。
《被遗忘的士兵》一书,就是盖伊这个情感细腻敏感而记忆力惊人的年轻人对那场席卷全球的人类彼此疯狂屠戮事件的记录。该书1967年在美国出版,并立刻成为美国和欧洲军事类图书的畅销书。《纽约时报》评价说:“读完此书的任何人都永远不会忘记它。”许多读者认为此书是“震撼人心的战争回忆录”。该书一直被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列为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荐阅读图书。
这部书,与其说是一部最底层士兵对人类出于愚昧和自私而相互屠戮的记录,不如说是对贯穿人类历史的血腥与残酷际遇的拷问和反思。正如我在《被遗忘的士兵》译后札记中所说的,如果人们不去检讨自己在面对利益冲突时的自私和愚蠢,那注定会在未来重复20世纪上半叶的种种悲剧!
战争是人类各个族群为了所谓的民族利益或生存而实施的同类之间的骨肉相残。正如盖伊在书中所言:“在战争中,人类所谓的被‘造物主’授予的管理这个星球的角色受到了最大程度的嘲讽!”
实际上,只要有合适的诱因,战争的阴影就不可能离开我们。过去的一年,俄乌冲突继续延宕,加沙冲突外溢加剧,中东多地同时交火。萨杰·盖伊在乌克兰平原上的历程,不正是如今交战各方普通士兵正在经历的一切吗?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七十多年了,人类是时候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审视和反思这场战争留给我们的遗产了。我们不能再简单化地将历史划分为黑白两个部分,而是要更深地思索人性和人类的历史,避免类似的悲剧不断重演。
(杨泊谦)
《被遗忘的士兵:一个德国士兵的苏德战争回忆录》
[法]盖伊·萨杰 著
杨华钢 译
新华出版社 2016年9月
ISBN 978-7-5166-2826-3
定价:39.80元